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信用債結構性牛市依然可期

  • 發佈時間:2014-10-14 00:31: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上周,超日太陽重整給低評級信用債市場帶來短期正向刺激,公募債剛兌預期再次抬頭。然而,信用風險不會從此遠離。10日以來,二重集團及其下屬上市公司貸款逾期的最新進展以及二重集團主體評級被再次下調的消息,暴露出在經濟調結構背景下,産能過剩行業中包括國有性質在內的個體企業仍面臨著沉重的信用風險壓力。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信用風險事件點狀爆發正在成為常態,但隨著經濟逐步企穩,系統性信用風險仍在邊際下降,與此同時,降低融資成本將成為債券市場持續走牛的重要支撐,未來信用債市場結構性牛市依然值得期待。

  風險事件點狀爆發成常態

  10月7日晚間,超日太陽公佈《重整計劃草案》。若該項草案獲得通過,“11超日債”將有望獲得全額受償。消息一齣,不少市場觀點將其視為公募債延續“剛性兌付”的信號。

  不過,綜合多家機構觀點來看,且不説超日重整草案能否獲得通過,即便是得以通過,也不會改變信用風險事件暴露逐漸成為常態的現實。海通證券光大證券中信證券等機構就紛紛指出,雖然公共小額債務剛兌短期難破,但未來維持剛兌的壓力越來越大,經濟弱勢格局下,部分行業將不斷爆出信用事件。

  事實也是如此。超日重整計劃尚未塵埃落定,二重集團及其下屬上市公司貸款逾期、二重集團主體評級被再次下調,又給低評級信用債市場的樂觀情緒迎頭一擊。最新公告顯示,二重集團本部于10月8日出現銀行貸款本金逾期、下屬上市公司二重重裝累計逾期貸款本息達11億元。此外,中債資信本月13日披露跟蹤評級報告,將二重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BBB+調降為B。市場人士表示,二重集團及其子公司經營和信用方面狀況頻出,反映出在經濟調結構背景下,産能過剩行業中包括國有性質在內的個體企業仍面臨著沉重的信用風險壓力。

  分析人士指出,超日債在今年3月份未能如期全額付息之時,就已經成就了其公募債市場“違約第一單”的事實,未來隨著我國債券市場日趨成熟,政府對單項債務違約容忍度上升,信用事件的點狀爆發將進一步成為常態。

  系統性風險邊際下降

  今年以來,雖然信用風險事件不斷爆發,但信用債市場的持續牛市並未因此受到阻礙,信用債收益率曲線整體下移、信用利差顯著收窄。對此,分析人士認為,經濟前景改善預期,成功抵禦了個體風險事件的衝擊,並成為信用債市場整體走強的重要支撐因素之一。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融資企穩托底經濟企穩,微觀企業有望重回改善通道,對衝系統性風險仍是政策底線,系統性信用風險仍在邊際下降。

  上海證券分析師進一步指出,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作的特徵是“雙過渡期”——經濟增長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的過渡期;産業發展紛紛進入由成長向成熟階段的過渡期。中國經濟的“過渡”特徵,使得離散性信用事件增加,但個別信用産品的信用事件“傳染性”大幅度下降,表明中國債市遠離系統風險臨界點,個別違約僅是表現為“踩雷”風險。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的信用債市場行情,目前多數市場觀點仍傾向於樂觀。上海證券指出,2014年信用債市場的大行情得益於信用利差下降和利率基準曲線下行,前者是對去年四季度風險預期的修正,後者是貨幣成本下行的結果,不過,目前市場對風險預期的修正過程已基本結束,未來債市行情演化將由“兩腳”行走變為“單足”跳躍,貨幣成本下降的進程和對市場影響將成為單一決定市場方向的基礎性因素。該機構認為,從經濟發展和金融體系運作機理看,央行未來仍將進一步引導貨幣成本下移,因而債市向好方向仍沒改變。

  與此同時,結合信用風險點狀爆發逐漸常態化的共識,機構普遍將未來信用債行情定義為“結構性牛市”,部分産能過剩行業債券成為重點防範對象。如海通證券認為,由於信用風險仍高、利率趨於下降、理財對於低風險有票息品種的充足配置需求,高等級産業債和城投債組合仍有利率下行空間;同時,鋻於鋼鐵、機械設備、化工、採掘等中上游行業的短期現金流狀況和長期償付能力指標繼續惡化,需注意相關行業信用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