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行業信用風險加速分化

  • 發佈時間:2014-09-03 00:31: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安信證券 袁志輝

  隨著二季度宏觀經濟短期觸底反彈,市場對上市公司業績改善預期升溫。從中期業績來看,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速略有回升,但行業間差異仍較大,反映出企業信用資質分化加劇。

  近年來宏觀層面一直在去杠桿,但杠桿率的下降極為緩慢,部分行業甚至逆向加杠桿。從中報數據來看,資産負債率在55%以上的行業佔比接近50%,其中房地産、公用事業、鋼鐵、化工、通信等行業杠桿率較高。資本結構影響企業長期長債能力,偏高的資産負債率加劇其信用風險。

  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影響較大的是資金流動性及利息保障能力。截至二季度末,從流動比率來看,通信、公用事業、鋼鐵、化工、採掘等行業偏差,且均在1以下,短期償債壓力較大;從利息保障倍數來看,鋼鐵、採掘、農林牧漁、交通運輸以及公用事業利息保障能力較差,鋼鐵、採掘行業利息保障倍數僅為5倍左右。

  當存量資産償債能力不足時,企業的經營獲現能力將很大程度決定企業能否應對債務風險。考察企業ROE,二季度末,採掘、鋼鐵、農林牧漁、有色金屬、化工行業的回報率偏低,均在0.5%以下,其中採掘和鋼鐵行業ROE在-0.7%左右。根據央行公佈的數據,截至二季度末,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7.26%,簡單年化的ROE超過7%的行業不到三分之一。因此,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偏差,而採掘、鋼鐵等行業受制于産能過剩,短期盈利能力回升的難度很大,但融資成本奇高,造成行業信用風險較大。

  信用風險對於高低等級信用債的等級間利差具有較好的解釋能力,測算行業信用利差,然後與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等財務指標擬合,構造的關係等式具有輕微顯著性。據此可以發現,房地産、鋼鐵、公用事業、採掘、交通運輸等行業信用風險明顯大於其他行業,但由於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國有性質明顯,外部支援將降低其風險程度。

  綜合以上分析,房地産行業由於債務負擔較重,且盈利能力惡化,信用風險較大;鋼鐵、採掘、化工等中上游傳統産能過剩行業去杠桿化進程緩慢,而下游需求改善有限,導致財務狀況不佳,走出行業週期性谷底之前,信用風險難以有效降低;由於享有隱形外部擔保,國有企業的整體信用資質好於民企,但是仍需警惕個別財務狀況差到持續虧損、財政實力羸弱的地方國企。另外,考慮到融資渠道的相對通暢及融資成本的相對低廉,從債券發行人角度來看,相同行業的非上市公司要比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略大。

  整體而言,上市公司中報顯示,下游的食品飲料、商業貿易、汽車等行業較快受益於需求改善,盈利水準、償債能力回升,而中上游傳統資金密集型行業信用風險突出,行業信用風險加速分化。由於下游需求較弱且向中上游的傳遞需要時間,如果信貸不能大幅放鬆進而有效降低融資成本,高信用風險行業的危局將持續。(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