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士"歸位"股市匯市樓市: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手段
- 發佈時間:2016-05-10 17:32:1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喬宇
步入新軌道的中國經濟正在適應自身的新角色。面對接踵而來的挑戰和變化,《人民日報》昨日再度通過與“權威人士”的對話,剖析答疑當前中國經濟運作的邏輯和方向。並且明確,“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的經濟運作軌跡將呈現出L型的走勢。”
這是繼2015年5月25日的《五問中國經濟》、2016年1月4日的《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權威人士”一年內第三次登上《人民日報》頭版解析中國經濟形勢,這篇名為《開局首季問大勢》的文章被認為帶有較強的二季度經濟判斷和方向指引性質。
談及股市、匯市、樓市的部分時,權威人士稱,“我們明確了股市、匯市、樓市的政策取向,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
首提股市匯市樓市各歸其位:不能用刺激手段
2016年伊始,中國匯市、股市同時出現劇烈震蕩,而樓市的波動亦動人心魄。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曾表示,在流動性寬裕、經濟下行、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較低、市場信心比較脆弱的情況下,過多的資金在各個市場遊走炒作,各市場之間極易相互傳染,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和脆弱性明顯上升,風險形勢更加複雜。即便是單一的個體風險,也可能因“蝴蝶效應”引發系統性風險。
那麼,對於股市、匯市、樓市該如何調控?權威人士在訪談中給出了具體答案。即“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發展規律,不能簡單作為保增長的手段。”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在一家券商電話會議上表示,“此次訪談對股市、匯市和樓市給出了明確的定位和説法,也指明瞭投資者資産配置的方向。應該説,股市、匯市和樓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發展規律,用刺激的手段是不行的,這種思路還是第一次提出,這非常重要。”
也就是説,我們應當謹防股市、匯市和樓市被工具化,尊重其本身發展規律和市場邏輯。
管清友稱,股市要去工具化,主要是強化監管,打擊非法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行為,防止出現類似于去年股市出現異常波動的情況,防止影響到流動性和金融安全。
在權威人士眼中,股市要立足於恢復市場融資功能、充分保護投資者權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加強發行、退市、交易等基礎性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提高資訊披露品質,嚴厲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等行為。
今年3月,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示,中國股本融資市場還不夠成熟,雖有強烈發展願望,但是不能拔苗助長。
權威人士還指出,宏觀調控本質上是預期管理。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更加複雜多變,導致預期不確定性加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注重加強預期引導。
首提股市匯市波動:專家稱指數並非監管目標函數
在權威人士看來,要避免把今年伊始發生的股市匯市動蕩這種“超調”行為,簡單理解成只是投機帶來的短期波動,而要從整個金融市場的內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桿是“原罪”,是金融高風險的源頭,在高杠桿背景下,匯市、股市、債市、樓市、銀行信貸風險等都會上升,處理不好,小事會變成大事。
談及高杠桿時,權威人士用形象的比喻明確,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這麼一比較,就知道工作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哪兒,就知道不能也沒必要用加杠桿的辦法硬推經濟增長。
這也向外界明確,當前的股市首要任務是恢復,恢復包括一方面是基礎性制度建設的完善,另一方面就是打擊內幕交易和股價操縱等違法行為。這正是這幾個月內證監會集中精力在做的事情。
深圳一大型私募總經理認為,從監管層面來看,要強化監管,而指數不再是監管的範圍,要防止股市的異常波動影響流動性和金融安全。也就是説,監管層主要是要強化監管,防止異常波動,防止系統性風險,股市漲跌、指數波動不再是主要監管目標。從這個思路來看,未來市場的監管將持續加強,而只有先把制度建設好,投資者的信心才會得到恢復,市場期望的健康市自然水到渠成。
管清友也認為,對於股市來説,指數的漲跌不應在金融監管之列,主要是強調製度的建設,打擊非法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行為。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權威人士上述觀點驗證了中國貨幣寬鬆週期結束,“在股市短期調整之後,隨著長期企業盈利的改善,無風險利率長期不變,股市將進入健康牛。”
至於匯市,權威人士提及,匯市要立足於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發揮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在保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同時,逐步形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作機制。
管清友表示,這意味著人民幣的強勢或弱勢應該更多反映市場供求,在防止劇烈波動的同時允許雙向波動,但是匯率的漲跌也不應該成為匯率政策的主要目標函數。
首提房地産泡沫:不應通過加杠桿去庫存
儘管經濟逐步進入了平穩期,但房地産市場卻異常火熱。總體上來看,一季度房地産市場供銷兩旺,去庫存明顯加速,但當下樓市火熱的背後也有泡沫風險加劇的隱憂。
權威人士指出,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應通過加杠桿“去庫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觀、地方為主體的差別化調控政策。
對此,管清友表示,這實際上是批評了一些地方通過提高杠桿率實現“去庫存”的方式,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而不是短期通過鼓勵居民部門加杠桿,借更多的錢,甚至出現零首付,杠桿炒房的情況去庫存,此次訪談應該説是對前一段時間一些地區房地産政策的矯正。
文中對於房地産的表態還指出,恢復房地産市場正常運作,去掉一些不合時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製造泡沫,這個教訓必須汲取。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解讀稱,此前出臺的一些樓市政策主要是出於短期內經濟穩增長的需求,但是今年一季度開始,經濟相對穩定。房地産對經濟穩增長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需要對房地産市場有個整體的把控,對於一些高風險、高杠桿行為應加以禁止,使得房價可以緩慢上漲。
實際上,自2015年初以來,我國房地産市場就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走勢。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價升量增,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壓力有增無減。
章俊指出,隨著一線城市以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樓市的回暖,存在價格偏高的現象,已經存在泡沫風險,因此通過一些有效的差別化導向以及調控可以將樓市回歸需求面,解決剛需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