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自貿區將成深化金融改革的“催化劑”

  • 發佈時間:2014-09-23 01:00:2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自貿區最近利好不斷。9月18日,上海自貿區首個面向境外投資者的“國際板”——上海黃金國際板正式上線交易。依託自貿區賬戶體系,黃金國際板實行人民幣計價,這標誌著中國黃金市場對外開放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上海金”開始走向全球。加上此前“上海33條”戰略性地對上海自貿區發展做出了四點明確部署,上海自貿區正在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最佳試驗田。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於資本市場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二是“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通觀全國,上海作為未來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方面的最好載體,而自貿區作為上海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則成為中國金融改革的基點。

  來自上海證監局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上海共有證券、基金、期貨等各類法人機構133家,約佔全國的25%,絕大多數種類機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此外,新型機構也正不斷涌現。對此,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屠光紹指出,如此多的市場要素在上海集聚,通過上海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完善,必然能提升整個上海服務全國的功能。

  據媒體報道,目前上海自貿區的部分成功經驗已經惠及安徽、廣東、天津、浙江等省市的部分城市,全國多個城市都希望複製自貿區模式,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在去年8月份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上海自貿區後,猶如金融改革中的一顆明珠,自貿區吸引了無數的關注,也被業內寄予厚望。自負面清單管理創造性地出臺後,自貿區散發的“正能量”已經輻射至改革的諸多領域,如證監會對證券化醞釀採用負面清單管理等。預計自貿區內的跨境人民幣債券市場、綜合化的人民幣金融期貨平臺、國際化的人民幣股票交易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開放格局也將逐漸形成。金融領域改革放開吸引的跨境資本有序回流,不僅能切實緩解國內“融資難、融資貴”,更能有效助推人民幣實現“結算貨幣”向“投資貨幣”的跨越,從而有望戰略開啟中國經濟的新繁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