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暴跌後機構投資者眾生相 券商自救集體看多
- 發佈時間:2015-08-17 01:02:3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楊菲
公募基金棄小從大調倉忙
當前公募基金倉位有小幅調低,尤其是公募偏股型基金的倉位降至60%以下,與2008年熊市底部水準接近。與此同時,7月份股票型産品收益率顯著下滑,2358隻有凈值更新的産品中,實現正收益的産品僅有384隻,佔比為16.28%。同時,7月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11.5%。可是,公募經理對參與短期反彈興趣不大,更主要的操作是利用反彈對倉位作結構調整。
上周滬指上漲5.91%,深圳成指上漲5.43%,中小板、創業板則分別上漲5.09%和3.77%。資金流向有從小市值品種轉移藍籌的跡象,但在目前A股就此形成新一輪上升行情的可能性不大。
在公募看來,風險還是集中在前期估值過高的品種。雖然前期小市值品種下跌超過五成以上,但一些看業績的基金經理感覺仍然看不見底。有公募基金經理認為,美國加息之前應該保持較低倉位,並以配置低風險品種為主。現在謹慎點沒壞處,錯過一點沒有問題,不會少賺多少錢。
私募基金忙於做短線
7月滬指下跌逾14%,近七成套利型私募基金獲得正收益。數據顯示,套利策略私募基金7月份收益相對超過股票型産品,347隻套利型産品中,獲得正收益的産品為231隻,佔比達66.57%。
在本次股災中得以全身而退的少數私募雖然有最充沛的“彈藥”,但他們相對卻又是最謹慎的,寧願守住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相對積極一些的反而是那些在“股災”中後段受傷離場、但又基本保全了本金的私募,他們會以“天”為單位靈活地參與反彈,高拋低吸,以爭取逐步修復凈值。
目前,大部分個股反彈幅度在20%-50%,而私募是融資的主力軍。有私募經理表示,從本週所處的時間來看,自3373點以來大盤都遵循著三周的規律,反彈三周,回落三周,而下周進入本次反彈的第三周,存在再次進入短線變盤點的可能性。從過往歷史看,當市場整體反彈到15%-20%以上,大部分私募都是“滑頭”。
券商自救集體看多
上周滬深兩市大盤衝高震蕩,國資改革加速及人民幣匯率貶值等因素交錯影響,市場表現較為搖擺,波動較大。多數投資者認為,上證綜指在4000點上方阻力較大,難以有效站穩,大盤指標股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近日橫盤震蕩,招商銀行四連陰,後市以震蕩反覆為主,箱體格局不變。但對於本週走勢,九家測評的券商無一看空。申萬宏源和銀泰證券兩家看平,民生證券、西部證券、西南證券、新時代證券、太平洋證券、信達證券、大同證券等七家看多。他們認為,經歷了前期暴跌之後,市場悲觀預期正在從自我強化轉向逐步消化。“外部力量”成為上周市場上行的主要推動力,國企改革概念炒作,而且從央企擴延到地方國企。
然而,券商集體唱多也許與券商自救有關。7月市場震蕩下行,引發了券商經紀業務、兩融業務和自營業務的全面收縮,對券商業績形成拖累。據已披露7月業績的15家上市券商數據顯示,這15家上市券商母公司7月合計實現凈利潤74.7億元,環比6月大幅縮減52%。
保險資金“入侵”房企
早在去年開始,包括金地、金融街、佳兆業、華業集團等大批房企,均在資本市場遭到險資大鱷們的舉牌或股權收購。今年以來,就連地産大佬也沒能“逃脫”險資大鱷手掌。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鉅盛華舉牌萬科,中國平安“牽手”碧桂園,新華人壽“現身”保利地産前十大股東……截至今年7月初,在133家A股房企中,被險資進入前十大股東的房企多達25家,佔比達到18%。
調查發現大保險機構和小保險機構的倉位有差異。很多大保險機構在一季度的倉位很低,4月以後有所加倉,而“股災”之後又響應號召進一步加倉,因此近期的倉位反而比較重了。而一些小保險機構比較靈活,很多在“股災”前後進行了大幅減倉,甚至接近零倉位,維穩主動加倉後目前倉位仍不重。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挺進房企外,保險資金又開始謀劃夾層基金。一些大型保險機構已經在組建相應的投資團隊對夾層基金進行佈局,夾層基金相對短的期限以及穩定的期間分配對險資吸引力較大。夾層基金目前被認為是保險資金幫助高科技行業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工具。
大中戶杠桿有加有降
“暴跌後遺症”在這個群體中反映明顯。股市前期的暴跌,給參與配資的個人投資者上了一堂教訓深刻的風險課,交過不菲的學費之後,多數配資客降杠桿遠離風險 。網上調查顯示,有損失慘重者如驚弓之鳥,無力再博反彈,近八成網友表示在反彈中不會加杠桿。
隨著大盤衝擊4000點,大盤也開始直面上方的壓力位,尤其是4050點上方存在著重重壓力位,反彈已經開始逐步進入壓力區域。但也有部分“賭性很大”的大中戶投資客正悄悄重拾杠桿上陣搏殺,以求翻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