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28公司IPO急停 券商基金聯手救市

  • 發佈時間:2015-07-05 07:22:06  來源:新京報  作者:郭永芳 李蕾 劉素宏 趙毅波  責任編輯:謝淩宇

  昨晚,上交所和深交所共披露了28家公司的暫緩發行公告,其中上交所10家,深交所18家,已經參與申購的資金將在週一陸續退款。據悉,這是證監會史上第九次暫停IPO。

  券商與眾基金公司昨日也陸續表態,出手救市。昨日下午,包括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等25家公募基金公司發佈救市公告,公募基金堅信資本市場能夠健康穩定發展;21家券商表示,出資1200億週一入市。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滬深兩市28隻新股公告暫緩發行

  昨晚,上交所公佈了安記食品讀者傳媒思維列控等10家公司暫緩發行的公告。深交所刊登萬里石三夫戶外等18家公司暫緩發行公告。當晚已有股民表示,已收到週一退款的通知。

  IPO暫緩早有徵兆,證監會7月3日表示,企業通過IPO募集資本金是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考慮到近期市場情況,將相應減少發行家數和籌資金額,7月上旬擬安排10家企業IPO,籌資金額也會較6月份減少。

  21家券商1200億元週一11點前入市

  昨日證券業協會官網發佈了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稱21家證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産15%出資,合計不低於1200億元,用於投資藍籌股ETF。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此舉表現出業界對維護股市穩定的決心與態度,對市場的穩定會産生一定的幫助。

  知情人士消息稱,證監會要求券商的1200億元在週一11點前到位,開盤先由證金公司墊資入市。

  25基金稱將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申購

  昨日下午,25家公募基金公司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開會商討救市方案。會議從15:00之前就已經開始,持續近4小時。18時許,基金高管陸續離開。

  19時過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方微信“中國基金業協會”發文表示,與會公司對資本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堅信集市場各方之力,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分析稱,很多股票已顯示投資價值,為數千億新增公募資金提供了難得的投資良機。同時25家基金公司稱,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的申購,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報和發行,並根據基金契約規定,完成新增資金建倉;參會的基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將會積極申購本公司偏股型基金,並至少持有1年以上。

  - 追訪

  投資者已收到打新退款通知

  昨晚,上交所和深交所連夜公告暫緩28家公司IPO。一家券商保代人士透露,28家在發行公司暫停,款項將退回。該人士向新京報記者出示的一份通知顯示:“因近期市場波動較大,發行人及主承銷商出於審慎考慮,決定暫緩後續發行工作。原披露的預計發行時間表將進行調整。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將及時公告本次發行的後續事宜。”

  股民割肉打新,心情如過山車

  昨晚,新京報記者聯繫的3位打新股民,均表示確實收到了週一退款的通知。其中一位股民表示,打新款錢要6號才能到賬。

  對於買的打新基金的基民來説,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機構人士向記者解釋直接平層(申購打新基金)贖回就可以了。但是對於機構參與結構化打新的,公司目前還不知道咋辦?“超出很多機構的預期,本打算去外地路演,暫時不去了開會討論轉標的的事情。”上述基金人士稱。

  看到暫停IPO的消息,北京股民郭先生坐不住了。他上周剛剛割肉去打新了。郭先生稱,因為前期虧了超20%,選擇了割肉打新。“現在心情如過山車,雖然暫時還沒收到退款通知,但都不知道找誰哭去了。”郭先生説,款退回來,大盤可能已經起來了,自己又要逢高入了,想想今晚可能要失眠了。

  “暫停IPO表明政府救市決心”

  一位機構人士向新京報記者稱,這次暫停IPO表明瞭政府的決心和意志。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分析,暫停IPO是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對二級市場資金需求端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也鼓勵中長線資金入市,倡導證券公司以自由資金申購ETF基金,向二級市場資金供給端“輸血”。李立峰稱“暫停IPO”與“真金白銀”的現金去維穩市場,這兩塊重量級救市政策本週末一一打出,可見政府救市的決心與力度之大,針對性極強。

  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向新京報記者解釋,暫停IPO意味著不會圈錢了,資金面寬鬆了,因為新股申購打新資金一佔用就是3個工作日,相當於稀釋了這個市場的資金。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師孫建波表示,暫停IPO一方面對於穩定市場的資訊,同時對於有效控制資金分流是有積極作用的,沒有暫停市場可能會陷得更深。

   A股歷史上的8次IPO暫停

  第一次

  ●1994年7月21日至12月7日

  背景:股市低迷行情持續一年半,市場信心極度渙散,1994年7月底,上證指數回落到325點,僅18個月時間,股市跌幅高達79.09%。

  影響:A股期間漲幅+65.75%

  第二次

  ●1995年1月19日至6月9日

  背景:1995年年初,市場資金多集中在國債期貨上,股市因為缺乏資金,延續了1994年末尾的消沉,每天成交僅幾十萬元,股指長時間在較小的區間內波動。

  影響:A股期間漲幅+18.36%

  第三次

  ●1995年7月5日至1996年1月3日

  背景:1995年到1996年初,大盤再度陷入低迷,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

  影響:A股期間漲幅-12.60%

  第四次

  ●2001年7月31日至11月2日

  背景:2001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實施,股市開始下跌,一直跌到2002年1月29日,股指跌回1339點。

  影響:A股期間漲幅-13.57%

  第五次

  ●2004年8月26日至2005年1月23日

  背景:2004年12月,中國證監會發佈了《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行詢價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而在方案正式出臺前,IPO被暫停。

  影響:A股期間漲幅-7.86%

  第六次

  ●2005年5月25日至2006年6月2日

  背景:因為股權分置改革的啟動,新股發行暫停了一年。

  影響:A股期間漲幅+49.53%

  第七次

  ●2008年9月16日至2009年7月10日

  背景: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A股也于2008年9月18日最低見1802.33點。在此背景下,IPO暫停。

  影響:A股期間漲幅+43.09%

  第八次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30日

  背景:從2009年8月開始,A股一路下跌,連續3年成為主要經濟體表現最差市場,而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歐美國家股市反而率先走出低迷,股指連創新高。

  影響:A股期間漲幅+4.67%

  分析1

  1200億投藍籌是否能起作用?

  真金白銀救市最有效果,加大市場反彈力度;中央匯金增持藍籌ETF護盤消息坐實

  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昨日發佈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決定招商證券等21家證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産15%出資,合計不低於1200億元,用於投資藍籌股ETF。

  據統計,這21家券商在行業極具影響力,凈資産超8000億元,凈資本超6000億元,優質流動性資産接近6000億元,行業佔比分別為66%、63%和85%。

  此前,中央匯金增持藍籌ETF護盤的消息最終坐實。截至7月2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等四大藍籌ETF在四個交易日內合計資金凈申購395億元。所謂藍籌股ETF,主要是上證50、滬深300兩個主要ETF標的。在1200億元資金涌入後,藍籌股ETF的下跌空間將被極大壓縮。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1200億從量上來看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此前有消息稱匯金100億認購藍籌ETF,大盤在該消息影響下出現反彈。現在是多家證券公司聯合出資1200億,所以市場的反彈力度會更大,效果更明顯。真金白銀買股票是最有效果的,比其他政策和喊口號的作用都要大。楊德龍説,1200億最關鍵的是體現政府救市的態度不遺餘力,再加上暫停IPO,政策的效果會體現出來,是否能夠扭轉趨勢不好説,但市場至少會出現反彈,平復恐慌心態。他認為,政府不遺餘力救市的原因是這輪股市下跌太快,參與人眾多,又是“杠桿牛”。不斷下跌會在市場上形成負反饋,越跌越平倉,越平倉越跌,造成大家的恐慌情緒,如果任由其發展會造成踩踏,很多人巨虧。所以現在必須靠政府救市,運用國家的力量扭轉預期。多項措施結合會對市場産生綜合性效果。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券商出資1200億維護市場以前從來沒出現過,再加上暫緩IPO,多管齊下共同維護市場,力度很大,穩定市場的力量在增加。

  分析2

  政策底:4000點還是4500點?

  多家證券公司報告稱,維持4000點為行情底部的判斷

  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發佈招商證券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決定在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餘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並擇機增持。市場此前認為,監管層所能容忍的底線可能是4000點。在21家證券公司表態後,有投資者稱,這可能才是監管層心中的政策底。最近三周以來,上證綜指接連失守5000點、4500點、4000點,累計跌幅近三成,週五收盤跌破3700點。

  在上周多空雙方圍繞4000點反覆爭奪時,東北證券策略研究經理沈正陽稱,政策底估計在4000點左右,至於市場底還需要繼續磨合。廣發證券認為,經過6月市場急速調整,年初以來單邊上漲行情告一段落,預計7月市場核心波動區間為4200點至4800點。

  齊魯證券最新發佈的策略報告稱,國家對“改革牛”態度不容置疑,市場本月將震蕩反彈。報告維持“4000點即為行情的底部中樞的判斷”。

  財經評論員麼志博則認為,21家證券公司聯合出資投資藍籌股ETF,短期對於大盤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這種人為“助漲”行為不具可持續性,對市場實際影響有限,市場的問題最終還是要交給市場去解決。

  - 猜想

  推平準基金?降印花稅?“政策工具尚有運用空間”

  昨日利好消息不斷,21家券商攜手護盤、基金大佬會商救市的傳聞先後被坐實。從上週末的降息降準、本週的放寬兩融等,一系列政策紅利在釋放。然而,長城基金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向威達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些政策還遠遠不夠,提振市場信心,政策工具尚有運用空間。

  近來,關於推出平準基金的傳聞四起,不過證監會以及相關部門並未對此表態。向威達建議儘快推出平準基金,恢復市場信心。

  平準基金是政府通過特定機構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可以逆向操作,可以在股市下跌時買進,等到股市狂熱時、大漲時拋售,達到調整股市、平穩股市的作用。

  在向威達看來,券商承諾出資1200億投資藍籌股ETF只是杯水車薪,需要政府更大幅度的調整力度,平準基金規模應不少於2萬億。

  不過,在多個股民微信交流群中,對政策利好的期待仍在一個接一個地拋出。股民方女士就告訴新京報記者,7月2日淩晨,在證監會“三道金牌”救市當晚,她看到朋友圈裏還在流傳財政部將降印花稅的消息。不過至今,也沒有出臺這個政策。

  在近幾日的股市下跌中,每次下跌都會伴隨著降低印花稅的傳言。此前,有外媒報道,中國正在考慮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不過至今財政部並未表態。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多次公開呼籲,降印花稅“有空間、有必要”。股票印花稅是指對新發行的各種形式的股票徵收的印花稅。在李迅雷看來,目前絕大多數券商給客戶的佣金都是萬分之三,而千分之一的印花稅可以説具有較大的下降空間。從歷史走勢看,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對A股市場能起到提振作用。

  盤點近期出臺的政策,“國家隊”入市等政策工具尚有運用空間。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政策層面上還有一定釋放空間。

  - 股民表情

  “一天的消息要用一個世紀來消化”

  用股民張女士的話,昨天一天的各種傳言、利好等資訊,“簡直要用一個世紀來消化”。她現在重倉南寧百貨,太想回本就走了,“可眼看著從上周開始各種利好都發了,就是不見股市回溫,一直跌個不停。”

  張女士2014年11月入市,第一隻股票買的是南寧百貨,5.5元左右的成本價。“剛開始不敢買多,5000股。”張女士説,今年3月漲到快8元時賣的,中間有加倉,小賺了2萬多元,感覺賺得很輕鬆,就開始增加本金。

  “結果在幾乎最高點17元左右的時候,滿倉了南寧百貨,現在已經跌到快8元了。”她説,每次剛想贖回就開始出利好消息,心想再等等,結果等來的依然是第二天的下跌。

  “感覺已經在油鍋裏炸了幾個來回了。”張女士表示,心力交瘁,對利好消息也有一些麻木了,怕等來的還是週一的繼續下跌。下週一不管漲跌成什麼樣子,計劃先贖回一半。

  八旬翁炒股 稱“依然等待救市反彈”

  84歲的王大爺,從剛開始有股票時就加入了炒股大軍,且退休前一直在銀行工作,對政策和市場走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昨天一天的利好消息,王大爺都是在廣播裏聽到的,沒一會兒就播放一點出來,“確實心裏聽了很著急。”王大爺説,一下子這麼多利好消息,還是相信國家希望股市平穩發展的。感覺週一應該會反彈。自己手裏現在重倉的TCL集團和一小部分中國石油,目前也虧了有15%左右了。

  “其實,前段時間股指連續震蕩下跌,泡沫按照常規看已經擠得差不多了。”王大爺解釋,炒股很多時候就是看信心,如果想讓市場有效地恢復信心,必須有更大的利好出臺,股指才會逐步恢復理性走勢。

  王大爺笑稱,年輕人經歷下這樣的走勢,其實也挺好的。對於今後在選擇股票上以及什麼時候離場再進場等,都是經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