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轉系統信披監管問詢 九公司對此作出回應

  • 發佈時間:2016-04-13 09:18: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穎

  針對新三板掛牌公司年報中所存在問題,全國股轉系統此前密集發佈監管問詢函,這些問詢函涉及9份年報、30余項問題。日前,9家公司發佈了回復公告.

  業內人士認為,全國股轉系統對新三板市場各參與主體監管升級趨勢今年還將延續,2016年整個市場將迎來規範化發展“大年”。

  規範典型問題

  整體來看,風險披露、關聯交易、數據的不一致性、表達含混等問題成為此前監管層關注掛牌公司年報信披的重點。

  以同濟醫藥為例,公司2015年年報顯示,醫藥許可證將在2015年12月31日到期,但公司並未提及藥品生産許可證的更新辦理情況。考慮到該公司主營業務是藥品研發、生産和銷售,藥品生産許可證是否辦理會對業務産生巨大影響,股轉系統要求如其仍未辦理完畢,需在“重要風險提示”中充分揭示風險。同濟醫藥在回復公告中表示,換證手續已經辦完。

  阿波羅公司則因為數據的不一致性收到了監管問詢。對於該公司“重要事項”中資産抵押、質押情況與附注中相關事項披露不一致,阿波羅回復,由於工作人員疏忽,導致披露出現遺漏。

  此外,全國股轉系統業務部發現,恒業世紀2015年第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為7230萬元,該收入金額已經遠超第一大客戶,且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無法查詢到該客戶資訊。恒業世紀對此表示,該客戶營業收入為723萬元係筆誤。

  相關券商人士認為,隨著新三板市場快速擴容,良莠不齊顯現正在凸顯,尤其是部分掛牌的中小企業資訊披露意識較為淡薄,監管層將企業財務、資訊披露等行為引向規範,有利於投資者保護。“通過對典型公司和典型問題的規範,有利於敦促掛牌公司健全公司業務管理工作優化業務流程,同時對其他券商和公司編制年報也起到警示作用。”

  本輪遭遇監管問詢的主體既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既有擬報IPO項目,也有擬進入創新層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問詢還涉及到九鼎集團、達仁資管、菁英時代3傢俬募企業,股轉系統對發行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現金流量數據和投資收益等相關問題提出了質詢。

  全國股轉系統指出,達仁資管掛牌以來,四次發行募集資金10.64億元,第四節“貨幣資金期末餘額4.34億元”和第七節“上市募集資金全部使用完畢”前後不一致,因此,要求公司説明發行募集資金是否使用完畢,並説明貨幣資金保證金的性質。公告顯示,達仁資管經過核查確認,掛牌後的實際募集資金已經使用完畢,並披露了收購子公司、作為GP投資私募基金、發起設立陽光私募基金等具體使用情況和金額。九鼎集團也對公司利潤表中“投資收益8億元”和現金流量表中“投資收益收到現金3.8億元”的不一致情況進行了解釋。九鼎集團表示,差額為尚未收到的退出款。

  監管更趨嚴格

  對於此番全國股轉系統監管問詢,業內人士紛紛稱其為新三板史上的“最嚴年報季”。

  相關券商人士透露,早在今年3月,全國股轉系統已召集主辦券商就年報披露工作進行了培訓,並聯合地方證監局對相關主體進行了抽查。本輪監管問詢,針對披露要求的嚴格程度可謂“全方位”。

  2015年底,監管層曾先後叫停私募股權機構和類金融企業在新三板掛牌融資。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部經理桂浩明指出,由於PE公司融資能力很強,這些資金以及由它們所撬動的受託資金,是否都進入到了實體經濟,以及受託資産的投資收益、期限與風險的匹配問題都仍有待研究。這些關係到PE公司發展的關鍵點,在資訊披露中明顯不足,需要首先加大規範的力度。“經過了必要的規範之後,PE公司的掛牌之門或會重新打開。”

  券商人士預計,倘若掛牌公司今年年報出現明顯錯誤,可能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繼續發佈一則更正公告就能免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