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三板 > 要聞 > 正文

字號:  

做市商壓低籌碼 新三板基金考慮延期

  • 發佈時間:2016-01-29 00:30: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對於想衝擊首批創新層的新三板企業來説,1月29日成為最後的時間窗口。根據股轉系統去年11月底發佈的《徵求意見稿》,尋求更多的做市商並至少提前60個轉讓日開始做市成為相對更容易實現的路徑。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面對有限的做市商資源,部分掛牌企業甚至拋出以凈資産價轉讓做市股份的“橄欖枝”,使做市商能一路壓低籌碼價格。不過,受限于做市商額度有限,選擇標的的門檻也進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部分新三板基金準備根據新的變化做出調整,由於所投標的中有些企業進入創新層的概率大,這些基金管理人已經在籌謀與投資人修改合同,計劃將産品延期,以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全力衝刺

  根據股轉系統此前公佈的分層方案徵求意見稿,分為“凈利潤+凈資産收益率+股東人數”、“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營業收入+股本”和“市值+股東權益+做市商家數”三套標準。最近有媒體報道,分層方案可能發生變化,其中,在企業的準入條件上並沒有修改,主要對部分條件的時間節點進行了明確,而1月29日成為衝刺創新層企業的最後時間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大市值和增加做市商數量無疑成為最佳發力點。

  Wind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月28日,新三板採用做市轉讓的掛牌公司家數已經高達1221家,做市券商超過6家的公司為398家,其中聯訊證券做市券商家數最多,高達36家。此外,華強文化、明利股份、九恒星、聖泉集團、聯飛翔也擁有超20家券商為其做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包括高衡力等在內的128家公司擁有5家做市商,離滿足第三套標準僅一步之遙。截至1月28日,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市值超過6億元的掛牌公司家數已經超過354家。

  同時,與企業全力衝擊相呼應的是,部分券商也開始對自己的客戶進行排查,對還能在最後節點衝刺創新層的企業進行全力的溝通。“目前,我們當然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挖掘符合條件的企業,以更低的籌碼拿到更好的企業,是最理想的結果。”深廣地區某家券商新三板業務部門人士表示。Wind數據顯示,目前做市轉讓股票個數超過200家的券商包括廣州證券、中泰證券、上海證券和光大證券。另外,20家券商的做市轉讓股票數在100-200之間。

  做市商額度有限

  但這些開足馬力“搶門票”的掛牌公司不得不面對的是,目前做市商資源相對有限。廣證恒生在去年12月中旬發佈的研報中表示,券商做市的資金都來源於自有資金,估計各家機構投入資金大多位於10億元以內。但新三板做市企業流通市值達到10億元以上的就有40家,20億元以上的有10家,30億元以上的有6家。目前,已經實際開展做市業務的做市商只有80家。

  面對有限的做市商數量和額度,一些掛牌公司甚至開出凈資産的價格轉讓做市股票,以此來吸引做市商。近日,某券商新三板業務人士就透露,在前述消息影響之下,近期不少新三板公司前來協商做市業務,其中一家公司甚至開出兩元的新低價。

  “公司老闆給自家親戚的入股價還是十幾元,給我們只有兩元。”前述券商人士説,“不過最終因為我們的做市額度用完,所以這單業務沒有做成。”

  對於用自家真金白銀提供做市服務的券商而言,選擇投資標的也有一定門檻。某券商投行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近期尋求做市的企業增多,其公司的投資門檻也相應提高,其中股價是一個重要的衡量因素。另據媒體報道,現在由於尋求做市的掛牌企業多了,做市股票的行情也一再走低,部分做市商甚至明確表示,只會考慮15倍市盈率以下的做市股票。再加上經過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大跌之後,部分做市商考慮到二級市場價格如果上不去,就儘量壓低做市股票的成本以減少未來的風險。

  部分業內人士擔心,上述情形或在短期內對新三板市場産生一定負面影響。由於做市商通常持有做市股票較少,一般按照最少10萬股認購,而這並不利於投後管理。如果做市價格高開,做市商會考慮儘早“出貨”。由於是以較低價格入股,所以做市商在較短時間盈利後,就可能不會放太多精力在相應股票的做市價格上。

  某券商投行部負責人就透露,一般掛牌公司也不願意多讓做市商入股,通常只能認購十萬股。不少券商的想法是,趁現在低價入股,等幾個月後再轉賣出去,以此獲得短期收益。

  部分三板基金考慮延期

  不過,部分投資新三板的私募基金負責人認為,上述情形對新三板投資的影響不大。某上海新三板私募董事長認為,做市商持股量並不大,即便低價賣出,也不會對市場産生太大影響。另一傢俬募負責人則表示,就其公司而言,對於新三板標的的選擇,主要還是看其基本面和發展趨勢。即便做市價格低迷,但如果公司的質地確實好,那麼犧牲暫時的流動性也是值得的。

  某公募專戶新三板資管計劃負責人透露,他們投了一些有希望衝擊創新層的新三板企業,正在接受券商輔導,對企業未來的利潤增長和估值空間很有信心,但考慮到創新層及其配套的政策紅利落地與當下尚有一定的時間差,有可能在今年啟動産品的延期,延期一年半到兩年,以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記者了解到,該資管計劃從去年一季度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優先級凈值在0.9元附近,而劣後級凈值已損失近半。

  上海某大型私募新三板負責人也對記者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新三板有一級市場的玩法,也有一級半到二級市場的玩法,不同的投資主體的傾向性不一樣。對於真正想獲得高收益而不是‘撿殘羹冷炙’的投資者來説,需要容忍3年或者更長的投資週期,在有政策紅利預期的前提下,延期是用時間換收益。”

  九泰基金産業投資部醫療消費行業組執行投資總監符浩認為,市場在靜待新三板分層落地,並對分層之後的配套政策紅利有一定預期,在缺乏增量資金入場和新的政策變化的情況下,新三板市場將進入一段沉默期。但從長期股權投資的角度,卻是一個非常良好的投資機遇期,大量優秀的企業不斷在新三板涌現,不少優質企業已經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