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三板 > 公司 > 正文

字號:  

金融類企業挂帥新三板 年報先行軍九成盈利

  • 發佈時間:2016-02-21 07: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此時已是淩晨五點了,公司的年報終於修改完成併發給督導券商,今年年報的審核,股轉的要求比主機板上市公司還嚴格啊!”2月4日的淩晨,春節前倒數第二個交易日,老沈在淩晨5點零8分發出了這樣一則朋友圈資訊。

  一夜未眠後,老沈提交了新三板第50份成績單,即使通宵趕工,仍有40多家掛牌企業的年報趕在了前面。

  每到年初,都是資本市場熱度最高的時候,年報披露大潮涌起。規模不斷擴大、分層落地在即的新三板顯得更為熱鬧,掛牌企業的積極性也相對較高。2015年剛剛過去12天,錫南鑄機就披露了2015年年報,想必也是公司財務和審計機構通宵達旦的結果。而就在年報大戲的前奏階段的1月份,29家掛牌企業曬出了2015年成績單。而股轉系統給出掛牌公司年度報告內容與格式模板時,已經有74家掛牌企業搶佔了披露先機。

  容納5000多家掛牌公司的新三板掀起年報披露帷幕的一角。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新三板官網已經公開披露了87份年報或年度業績預告。其中多以軟體開發及服務、醫療器械、網際網路資訊服務以及金融業為主。這些先行登場的弄潮兒,帶來了格外靚麗的成績單。

  金融企業亮眼

  老沈交出來的成績單,不但快,而且亮眼。老沈就職的公司是一家畜牧業公司,是蒙牛特侖蘇等高端奶的原奶供應商,在2015年裏,這家公司的業績實現了令同行生羨的增長。“營業收入實現2.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5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622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7.08%!扣非後凈利潤769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12.55%!”年報提交後,老沈在朋友圈這樣表達了公司業績增長的喜悅。

  儘管如此,老沈交出的年報並非目前已經披露的成績單中最優秀的。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新三板共有87家掛牌企業披露了2015年年報或年度業績預告,其中,74家掛牌公司的業績較去年同期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佔比高達85.1%。而由於業績百倍增長掛牌企業的存在,87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達511%。同時,這87家先行企業們的基本面也傳遞出了一種積極信號,僅有8家虧損,比例不足10%。對於不設財務門檻的新三板來説,這是一個值得稱讚的比例。

  包括8家虧損企業在內,已披露業績的掛牌企業在去年共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55.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47倍,平均盈利水準為6409.9萬元,去年同期平均值為2626.1萬元。其中,金融類企業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約34億元,佔比超過60%。在凈利潤的排行榜單上,經濟觀察報記者發現了一系列熟悉的名字:受益於去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東海證券實現了17.7億元的凈利潤,湘財證券以12.1億元排在第二位。除此之外,九鼎投資、商匯小貸等金融類企業也是盈利大戶。

  如果説盈利規模非金融企業莫屬,而具備成長性的黑馬企業則來自不同行業。數據顯示,87家披露年報的公司中,有42家企業凈利潤同比翻倍,15家企業業績增長幅度超過5倍,9家企業業績增長幅度超過10倍,贏鼎教育、金利股份、訊眾股份、智藍生物以及康萊米的凈利潤均出現了20倍的增長,幾家公司分別從屬教育、廢棄資源利用、軟體、農業和通信行業。盈利規模最多的企業集中在資本市場服務業即金融類企業上,虧損企業則集中在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行業和醫藥製造業。

  營業收入的增長一樣喜人。

  87家掛牌企業總共實現營業收入250億元,平均每家實現營業收入2.9億元,去年同期的平均值僅為1.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5家掛牌企業的營業收入在十億級別以上,凈利潤拔得頭籌的東海證券、湘財證券以及PE業務實現A股上市的九鼎集團位列前三甲,營業收入分別為45.4億元、30.2億元以及25.3億元。雖有大塊頭在,但也不乏營收僅為87.3萬元的袖珍公司;19家公司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翻倍,專注于高考報考線上教育服務的贏鼎教育實現了營業收入1.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727.59%,此外,鵬遠光電、博克森、復睿電力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均在4倍以上。

  輕裝上陣遠超中小創

  去年11月,新三板發佈了分層制度,最近兩年平均凈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以及最近兩年平均凈資産收益率不低於10%的標準一度被指高過創業板,同樣服務於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創業板有著怎樣的業績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16家創業板企業發佈了2015年年度報告,15家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34億元,平均營收8.4億元,共實現凈利潤22.7億元,平均凈利潤1.52億元。成長性方面,16家創業板企業的營業收入平均同比增長率為83.7%,凈利潤平均同比增長率為135.24%,較87家新三板企業的平均增長率低400多個百分點。

  再來看下中小板的業績情況。23家已經披露年報的中小板企業實現了營業收入503.9億元,平均營收21.9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1.77億元,僅為東海證券同期凈利潤的十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23家中小板企業在去年營業總收入的平均增長率僅為11.73%,凈利潤稍顯樂觀,平均增長率為81.82%。

  雖然在各個板塊都僅是很小一部分公司呈上了可比年報業績,但是從當前看,新三板的成績還是格外喜人的。

  對此,有市場人士曾表示不解,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未減,不少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受到了不景氣環境的影響,為何新三板的企業能逆勢穿過經濟週期獨善其身?

  在老沈看來,業績的快速增長是新三板的基因決定的,新三板企業大都是草根,規模都小,但無一例外都是成長性企業,沒有成長性,市場化下,哪個券商願意終身為其負責呢?再加上新三板融資功能強大,本身就是成長性企業,再加上資金支援和上市對經營聲譽的背書,業績持續爆發是必然的。

  一位投資于新三板的基金經理認為,除了融資帶來的外延式並購擴張主力了掛牌企業業績快速增長外,行業的前景也是重要原因,新三板很少有煤炭、鋼鐵等産能過剩的行業,大部分企業都為成長期的初創型企業,業績增幅較快實屬正常。但也不排除部分企業的逆勢大增有人為的嫌疑,例如很多企業是2015年掛牌,掛牌當年的利潤會如實反應,而由於新三板掛牌財務要求並不嚴格,掛牌前期的利潤並未全部釋放,甚至有所收斂,這也導致了2015年業績的快速增長。

  東北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隨著新三板持續擴容,掛牌企業數量激增,市場競爭加大,早于他人公開業績已經成為企業展示自我、提升關注度的可行辦法。加之新三板分層在即,有望衝擊創新層的企業更是打算用財務數字來留住投資者。因此先行披露的數據往往比較樂觀,但這並不能完全客觀的體現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業績全貌。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