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新三板 > 正文

字號:  

新三板公司首現借殼上市 華圖教育模式或後繼乏人

  • 發佈時間:2015-04-10 07:36:0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除通過IPO和被收購“升級”至A股外,新三板公司現又開闢了借殼上市這一捷徑,*ST新都昨日披露的華圖教育借殼重組預案便是首例。由此,新三板公司不再僅僅是A股上市公司的“選秀池”和“後備軍”,它們也開始主動出擊尋求並購,通過借殼迅速實現上市夢想。

  不過,今後一旦註冊制和轉板機制落地,則代價高昂的借殼上市對新三板公司的吸引力將陡然下降。華圖教育所開闢的這一新模式也極有可能“後繼乏人”。

   華圖教育借殼幕後

  據上證報記者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27家新三板公司陸續摘牌,絕大多數係轉戰A股IPO,或被A股上市公司並購。直到昨日,新三板掛牌公司華圖教育宣佈借殼*ST新都,成為新三板借殼主機板首例,其象徵意義與示範效應不言而喻。

  昨日,*ST新都在停牌逾八個月後終於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出售盈利能力較差的酒店資産等,同時發行股份收購新三板公司華圖教育,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將發生改變,構成借殼上市。

  華圖教育是一家涵蓋面授培訓、網路培訓、諮詢服務等業務的綜合性現代服務企業,目前已擁有遍佈全國的近200家分公司、2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擁有培訓師近千人,旗下有“華圖教育”、“華圖”、“華圖政信”、“優職”等44個註冊商標,在國內人才培訓市場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交易對方初步承諾,華圖教育2015至2018年利潤分別不低於1.8億、2.3億、3.1億及3.4億元。

  有意思的是,華圖教育原名華圖宏陽,2014年7月才掛牌新三板,8月即停牌籌劃重大事項,9月又更名華圖教育,其資本運作之急促由此可見一斑。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首先,從時間來看,華圖剛上新三板沒多久就停牌籌劃借殼,當初為何還要上新三板?借殼又是什麼機緣?其次,從華圖教育股東榜來看,除了142名自然人以外還有一家知名PE機構達晨創投,其在本次並購中是否充當了“月老”和推動者的身份?

  昨日,記者採訪了解本次重組的人士,對方表示:“一般想登陸資本市場的公司,目前的操作手法都是多個路徑並行,新三板、並購以及IPO排隊等,都會嘗試。而且,本次借殼並非達晨創投牽線,是投行找到*ST新都的。”

  不過,在殼公司的選擇上,已有多起違規擔保及債務糾紛且處於退市邊緣的*ST新都並不算是個“乾淨的殼”。對此,上述人士稱:“因為去年殼資源太過緊俏,找殼很難,好殼找不到,只好退而求其次,選了*ST新都,但是債務這塊在方案中是剝離的。”

  借殼上市僅是權宜之計

  華圖教育為新三板借殼主機板開了頭,這是否會形成趨勢?昨日,有資深創投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從短期來講,新三板借殼主機板的公司或許還將陸續出現,但是從長期來看不會成為流行趨勢,只是作為註冊制及轉板機制實現之前的權宜之策。畢竟借殼都要支付不菲的殼費,一旦註冊制實現,規模足夠大的新三板公司一定會更願意單獨IPO。”

  上述人士表示:“按照業內預期,註冊制或將於今年年底實現,證監會也曾表態,轉板機制將在註冊制實現不久後出臺,從中大致可以推測借殼流行的時間段。”

  無論借殼上市是否將形成長期趨勢,該現象透露的重要信號是,新三板公司的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後,不再甘於被別人並購,而是自己做主操盤資本運作。有業內人士表示,在2014年8月做市商制度落地之前,新三板公司更願意被上市公司收購;但隨著做市開展及股性活躍,尤其是今年以來,做市的新三板公司已經不甘於被別人並購,籌謀以“定增+現金”方式收購別人。

  更有新三板公司董事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目前新三板企業已經不願意被A股並購了,理由很簡單,新三板交易制度在不斷完善,分層制度等也會陸續出臺,企業如果能做市,PE平均已達到40多倍,基本上和創業板的市盈率差不多,而從之前被A股收購的新三板公司案例看,其收購時估值對應的市盈率均未超過20倍。”(王雪青)

新三板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新天科技 11.84 10.04%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麥達數字 13.43 9.99%
5 賽為智慧 18.52 9.9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科斯伍德 8.35 -4.35%
2 中環裝備 14.12 -3.81%
3 長園集團 17.19 -3.54%
4 上海鋼聯 74.30 -3.19%
5 長春高新 178.38 -2.8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