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牛股調研紀 > 正文

字號:  

中穎電子或已跌出機會 20余家機構扎堆調研券商看多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12:5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李喬宇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網財經3月9日訊 對比中穎電子去年漲逾210%的戰績,今年該股的股價著實顯得有些萎靡。截至3月8日收盤,中穎電子今年以來跌幅已達到37.43%,同期滬指下跌18.02%,深證成指跌23.15%。中穎電子股價走勢低迷的同時,機構對該股的關注卻在加強。公開資料顯示,2月共有23家機構調研中穎電子,平安證券、銀華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多個機構在列。

  資料顯示,上述機構最關心的,是中穎電子旗下産品方面的問題。

  對於公司鋰電池管理晶片的情況,中穎電子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有慢速車的解決方案,如平衡車、電動自行車,鋰電池晶片銷售第三季略有減少,主要受電動自行車的鋰電池市場價格提高及供應吃緊影響。與一線品牌筆電廠家的合作已經進入産品驗證的最後階段,由於該晶片的使用有安全考慮,進入門檻高,驗證完成後應會進行小規模試生産,後續有較好的機會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中穎電子方面表示,公司鋰電池管理晶片具有通用性,晶片都是帶方案的,價格具有競爭力,而且有貼近客戶服務的優勢,能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更多的功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公司晶片的製程是與晶圓廠合作開發的,鋰電晶片還能用在平板電腦和高端手機中,公司對未來發展相對比較樂觀。

  對於顯屏驅動晶片的情況,中穎電子方面介紹,AMOLED具有自發光、超薄、高對比度、色彩鮮艷、低功耗及可柔性顯示等諸多優越性能。公司AMOLED顯屏驅動晶片研發投入已有多年,在國內已屬技術領先,是國內唯一量産過AMOLED屏驅動晶片的廠商。目前研發産能非常飽滿,公司與和輝光電等AMOLED玻璃廠的合作非常緊密,去年公司AMOLED顯屏驅動晶片量産訂單是專為和輝光電量身定制的,不同尺寸需要不同的晶片。公司與不只一家玻璃屏廠有接洽,公司會加強自身研發實力,與客戶做好充分的配合,駐廠為玻璃廠調試良率,新産品也在不斷開發中,有貼近客戶的優勢。

  今年1月22日,中穎電子披露了關於控股股東減持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威朗國際自2015年6月15日解限以來,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5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9%。機構在對中穎電子的調研中問詢了股東減持現象。

  中穎電子方面表示,公司2015年6月曾預披露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公告,主要是為了保留給第一大股東較大的減持空間,但並不表示當時大股東一定會減持。任何股東如果因為自身任何原因而減持公司股份,只要合法合規,公司其實無權加以干涉。股東因為自身需求減持並不是不看好公司。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沒有影響。

  此外,有機構在調研中提及,中穎電子是否考慮利用外延式增長來發展。對此。中穎電子方面回應,稱公司會積極考慮合適晶片的設計公司或策略夥伴的外延式增長方式將公司做強做大,以前也曾洽談過,主要關注重要的核心技術與公司技術的相關性及互補性,及被購並公司研發團隊將來的穩定性。主要也要有協同效應及發展前景。只要兩岸關係持續良好的發展,繼續保持開放合作的趨勢,對公司的發展是有利的。目前晶片設計行業對於直接收購或投資台灣公司仍受限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難以實現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中穎電子似乎正在開啟外延式並購。3月1日,該公司發佈對外投資意向的公告,稱同意按意向書之約定收購上海晶亮不少於51%股權,具體比例再行議定,收購方式為股權轉讓或增資,由各方簽署正式的投資協議進行約定,不構成重大資産重組

  浙商證券研報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器件消費國,但是大多依賴進口。據中國産業資訊網發佈的市場報告,2014年國內IGBT市場規模約為80億,並持續增長,市場具有極大的進口替代空間。公司通過對上海晶亮的戰略投資,初步實現了積極切入大功率積體電路元件的戰略佈局。中穎電子將積極加速在該領域的産品設計開發,積累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中泰證券也表示,預計公司2015-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4.41億、5.56億和7.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80%、26.0%和28.9%。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百萬、62百萬和84百萬,分別同比增長50.06%、32.90%和35.12%,對應2015-2017年EPS分別為0.30、0.40和0.54元。給予目標價40元,對應2016年P/E100倍,70億市值,“買入”評級。

中穎電子(300327)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