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美股 > 美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ETF期權交易迅猛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1-13 02:1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在發達國家,期權市場已經是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期權的發源地和交易最活躍的市場之一,美國期權市場相對成熟,産品種類豐富,特別是近些年ETF期權發展迅速,已成為最重要的期權品種之一。

  期權市場快速擴張

  1973年4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成立,推出全球首個個股期權的看漲期權交易。交易首日,只有16隻股票的看漲期權掛牌,當天交易了911張闔約。美國證交會于1977年才允許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引進首個個股看跌期權。

  此後期權市場開始迅速發展。1983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推出市場指數期權,1990年推出了長期期權(LEAPS),1992年推出區域及國際股指期權,2004年推出被視為全球市場波動率晴雨錶的波動率指數(VIX)期權,2005年推出了期限為一週的短期期權等。目前在芝加哥期交所掛牌交易的期權約有2000種,其中個股期權佔比超過95%。

  隨著市場的不斷規範和發展,美國市場交易的期權品種愈加豐富,目前覆蓋的領域包括股票、股指、ETF、利率、匯率及商品和其他類別。與此同時交易量也迅速增長,2008年達到41.02億張的歷史最高水準,儘管金融危機後有所下降,但目前仍處於穩健的恢復擴展之中。

  在美國市場上種類繁多的期權品種中,最早問世的個股期權目前成交量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誕生至今不到20年的ETF期權增長迅猛。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統計,2004年全球ETF期權交易量為5164萬張,僅佔全球場內期權交易量的1%。2007年,芝加哥期交所擴充ETF期權合約,美國國際證交所(ISE)開始推出ETF期權合約,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也分別於2008年和2009年推出ETF期權合約,全球ETF期權合約交易量在這三年內暴增6倍。2013年全球ETF期權交易量達到14.6億張,佔全球場內期權交易量的15.54%,僅次於股票期權和股指期權。

  ETF追蹤的標的種類非常豐富,産品設計也靈活多樣,股票指數ETF期權是全球ETF期權市場的主要交易品種。全球前三大ETF期權都為股票指數ETF期權,佔全球ETF期權交易量的55.8%,其中僅標普500ETF指數期權的交易量就佔當年全球ETF期權交易量的40%以上。

  與現貨聯動效應顯著

  由於發展時間較長,整體比較成熟,美國期權市場中以機構投資者居多,具有完備的套期保值交易體系,與現貨市場的聯動性較強。歷史經驗顯示,股票期權推出前後幾個月時間內,現貨標的股票多數實現上漲。

  有機構統計顯示,美國市場股票期權推出的一個月內,現貨標的股票平均絕對年化漲幅達到50.4%,相對於標普500指數的超額漲幅達到45.5%,股票上漲概率接近60%。

  分析人士認為,期權産品推出後,短期對現貨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提升標的證券的估值水準。券商分析師認為,包括美國、歐洲、南韓等主要市場的實踐經驗顯示,在推出相應的期權品種後,無論是以短期還是中長期的視角來觀察,期權交易對於現貨市場的成交活躍度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大效果。同時,隨著市場各類投資者參與程度的不斷加深,期權逐步發揮出其市場穩定器的作用,提高了現貨市場的定價效率,現貨市場流動性的深度、廣度以及寬度均得以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