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分眾傳媒5560萬美元認罰 中概股回歸坎坷不斷

  • 發佈時間:2015-10-08 07:37:2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董禹含  責任編輯:楊菲

  曾被稱為“中國傳媒第一股”的分眾傳媒回歸A股變數不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披露,分眾傳媒同意支付3460萬美元罰金,同時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將支付2100萬美元作為罰金和不當獲利所得,了結一樁因涉嫌虛假披露而遭到SEC調查的官司。儘管分眾傳媒“花錢消災”了結官司,為登陸A股市場掃清了障礙,但對徘徊在回歸路上的中概股公司而言,從美股退市、借殼A股的較高成本和A股震蕩調整的風險註定了其回歸之路的坎坷。

  五年前收購案遭秋後算賬

  其實,分眾傳媒早在兩年前已經從美股退市,這次卻遭“秋後算賬”,是因為一樁涉嫌虛假披露的官司。

  分眾傳媒在2010年3月披露一項獎勵計劃,公司對其全資子公司Allyes(好耶)進行管理層收購,包括江南春在內的管理層將以1330萬美元買下Allyes38%的股份。以此推算,Allyes整體的公允價值為3500萬美元。然而,僅僅4個月之後,分眾傳媒披露,一傢俬募公司同意以1.24億美元收購Allyes 62%的控股權。這意味著,Allyes的整體估值為2億美元。

  短短4個月時間,Allyes的估值竟然增長了5倍多,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江南春等公司高管,明顯不合理的估值交易引發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調查。

  調查證據顯示,分眾傳媒在公司管理層收購Allyes股權的交易完成之前,就已在與私募公司進行洽談,交易談判時間存在著嚴重重疊。同時,江南春的身影也出現在兩宗交易的多個環節,並無法自證不知情。

  對此,分眾傳媒及江南春最終選擇支付鉅額款項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

  為借殼回A股閃電“改嫁”

  發掘了當時市場空白點的樓宇廣告,江南春在2003年創辦了分眾傳媒,並於2005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第一隻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廣告傳媒股,一時間風光無限。在接下來的三年裏,分眾傳媒進行了約60次收購,每一次收購後股價都會大幅飆升。但從2008年開始,分眾傳媒的股價開始走下坡路,甚至遭到機構做空重創,股價從80美元一路跌到只有9美元。2013年,分眾傳媒黯然退市。

  今年年初,分眾傳媒將採用借殼方式登陸A股的消息已被傳得沸沸颺颺。至於這個“殼”,分眾傳媒選擇了宏達新材。宏達新材從2014年12月起停牌,今年6月終於發佈公告,實現分眾傳媒借殼上市

  然而,借殼節骨眼上突生變故,宏達新材實際控制人朱德洪涉嫌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朱德洪立案調查。可急需融資用於結清私有化借款等債務壓力的分眾傳媒已經等不及,閃電“改嫁”,更換殼資源至七喜控股

  8月31日,七喜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重大資産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産及配套募集資金方式收購分眾傳媒。其中擬置出資産作價8.8億元,擬置入資産作價457億元,兩者差額部分由七喜控股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分眾傳媒全體股東購買。消息公佈後,七喜股份連拉7個漲停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分眾傳媒此次“花錢消災”了結官司,無疑是為登陸A股市場掃清障礙,此前已經將借殼方由宏達新材更換為七喜控股,回歸A股志在必得,不允許出現更多差池。

  中概股回歸熱度未減

  “分眾傳媒從美國退市後,卻被SEC開出3億多元人民幣的罰單,用於賠償投資者的損失,這表明美國證交會監管手段強硬。”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評價説。

  這次針對分眾傳媒的調查給所有在美國股市交易的中概股敲響了一記警鐘,任何上報證交會的文件、對公眾發佈的文件,一定要據實披露。

  中美科技觀察者文庚淼表示,中國公司在內部管理上還欠缺規範化和風險控制的意識,可能習慣於A股的財務遊戲,但在SEC掌控下的美國股市,公司披露的財報、年報乃至任何官方交易資訊必須翔實,並且在被追溯的時候,要具有可被驗證性。

  作為中概股回歸的標桿,分眾傳媒閃電“改嫁”的行為也表明其回歸A股的堅決。儘管A股近期調整不斷,但中概股回歸的熱潮並沒有退卻,如完美世界和中國手遊近期已成功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中星微在9月達成了私有化協議。昨日有消息爆出,美團、大眾點評合併的框架協議已確定,合併後的“新美大”選擇A股上市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興業證券認為,美股私有化回歸的長期態勢沒有改變。國外因素來看,由於文化不同、市場做空力量等因素,中概股在美國並不受待見,再融資難度往往較大;美股監管比較嚴厲,對於上市公司來説維持成本很高。國內因素來看,儘管A股近期調整很多,但是A股估值仍然要比美股高很多。另外,A股IPO不可能永久暫停,國家鼓勵新興産業公司上市的大方向也沒有改變。

  對於借殼回歸,也有投行人士認為,A股股價大幅下挫使得殼資源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借殼成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