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中概股回歸不能貪圖A股高估值

  • 發佈時間:2015-06-09 01:43: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受到暴風科技、分眾傳媒等中概股回歸A股後驚艷表現的影響,一大批仍在海外上市的企業正在積極考慮回歸融資的計劃,與此同時,在海外市場估值普遍低估、頻繁遭遇做空以及市場定位仍屬境內等因素也促使中概股企業私有化方案的加速。在註冊制放開以及戰略新興板等相關政策出臺的背景下,中概股企業掀起一股回歸境內資本市場的潮流。

  今年以來,來自電商、遊戲、醫療等行業的海外知名上市企業陸續傳出計劃私有化方案並折回境內資本市場融資上市的消息。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已經籌劃或計劃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公司已經超過11家。由於境內對創新公司包容性逐漸增強,業界預測,未來兩三年將可能有近千家未上市公司計劃拆除VIE架構而回歸境內上市公司。

  對於大多數中概股企業而言,尋求更高估值的空間,則成為其拆除複雜VIE架構、啟動漫長私有化進程以及重新登陸境內資本市場的普遍驅動力。據了解,在即將回歸的中概股企業中,既包括此前在海外市場頻繁遭遇做空、市值受到低估的中概股企業,不得不選擇退市操作;又有部分企業因受A股市場高估值吸引,由企業創始人聯合投資機構或其他投資方提出私有化方案。

  正是看中了中概股可能存在的高溢價空間,來自市場各方的資金也開始提前佈局由中概股回歸潮帶來的巨大投資機會。目前,來自中概股企業及合作投資方、手握殼資源的創投公司和券商機構以及其他市場參與主體正在積極商談如何為中概股回歸尋找合適接盤者,部分資本方甚至成立相關並購基金,目標直指紅籌股回歸的投資機會。

  毋庸置疑,當前A股市場固然願意給予網際網路企業及新型産業的相關公司更高估值水準,而從市場競爭能力看,一些中概股公司也可能優於同行業其他A股公司,如果重新登錄A股,不少中概股企業將獲得市場資金追捧,估值翻番並非難事。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政策鬆綁的背景下,一大批中概股企業的回歸,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場單純從企業套利角度出發的高估值遊戲。

  無論是高層明確鼓勵特殊股權類企業回歸境內上市的激勵措施,還是未來戰略新興板功能完善對VIE架構下企業回歸境內的承接,政策通道對中概股企業的開啟,實際上傳遞了境內市場對創新創業歡迎的積極信號。從宏觀戰略層面而言,國家對於科技創業型企業的支援不斷提升,中概股回歸A股則需要帶動這股創新創業的潮流。借助資本市場的平臺,中概股公司的行業機構和投資模式將可能發生變化,這些創新型企業也將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貢獻力量,這才是當前擁抱中概股回歸的初衷。

  與此同時,中概股公司的回歸還需要發揮自身的“羊群效應”,為新型産業的集聚帶去巨大影響。當前,大多數中概股公司多屬於具有發展潛力的民營企業和高科技公司,此前由於財務影響指標等因素影響,而不得不通過搭建境外紅籌架構籌集海外資金獲得發展,經歷海外市場的洗禮之後,這些公司的經營方式和商業模式也日漸成熟,借助回歸機會,中概股公司需要將這些成熟的市場經驗帶入境內市場,並在行業內發揮示範作用,不僅讓境內投資者獲得中概股企業的高成長性,也可以更快促進新興行業的發展。

  總體而言,中概股的回歸不能只是貪圖境內A股市場的高估值溢價,而是需要通過借助資本平臺為企業發展贏得市場機會、成熟商業模式、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同時也為助推境內的新興産業發展貢獻力量。對於中概股企業而言,“回歸,是為更好地走出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