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週刊》于3月25日刊發了《科華恒盛收購方案存缺陷 標的公司銷售數據失真》一文,指出科華恒盛在收購天地祥雲75%股權過程中存在銷售收入無法被印證的多項疑點。
事實上,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也曾于3月17日向該公司出具《關於對廈門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詢問該公司早在2016年10月28日披露的《關於收購北京天地祥雲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的公告》中,針對天地祥雲2015年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本次收購天地祥雲75%股權時發佈的審計報告並不一致。
科華恒盛專門針對兩版審計數據中關於天地祥雲2015年度凈利潤前後存在381萬元差異金額的事實,作出了詳細解釋,涉及到代收收入調出、營業成本重分類、營業成本補計提等多個調整事項。
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營業成本不計提事項,根據公告披露資訊顯示,相比2016年10月發佈公告中的天地祥雲2015年度營業成本,新的審計報告中補確認了539萬元,其中歸屬於網通寬頻網路有限責任公司寬頻資源成本340萬元,以及上海大千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網路服務成本199萬元。
從這段資訊披露內容來看,補計提的營業成本並非來自於會計核算科目的重分類,而是實實在在新增的營業確認,換言之,就是科華恒盛在2016年10月發佈的資訊披露中,少計了天地祥雲2015年度營業成本、虛增了該公司的凈利潤。
更何況,天地祥雲的財務數據矛盾恐怕還並不止於此。對於天地祥雲而言,在科華恒盛2016年10月資訊披露公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與今年3月發佈的發佈的審計報告,天地祥雲針對2015年末的註冊資本、資本公積等科目都不存在變動的可能;同時,前後兩次信披數據針對2015年度凈利潤的確認差異,就會導致所有者權益中的未分配利潤科目餘額出現同等金額的差異,最終導致天地祥雲2015年末凈資産在前後兩版資訊披露文件中同等金額的差異。
然而事實上,科華恒盛在2016年10月發佈的公告中披露的天地祥雲2015年末凈資産為1205.98萬元,而在今年3月披露的審計報告中列示2015年末凈資産則為1060.43萬元,兩組數據相差了145.55萬元。這一差異金額,明顯比兩版2015年度凈利潤數據差異要小,且小了2百萬元以上。
換言之,如果以科華恒盛2016年10月披露的天地祥雲財務數據,2015年末凈資産為1205.98萬元、當年凈利潤為381.39萬元為基礎,考慮到後來調減該公司2015年度凈利潤381萬元,則對應著調賬後的2015年末凈資産為824.98萬元。然而事實上,審計報告顯示天地祥雲2015年末凈資産還多達1060.43萬元。那麼多出來的235.45萬元凈資産又是從何而來?
不僅如此,科華恒盛並未披露前後兩版資訊披露文件中,針對天地祥雲對外負債存在差異。然而事實上,科華恒盛在2016年10月發佈的公告中披露的天地祥雲2015年末總資産和凈資産分別為8770.96萬元、1205.98萬元,對應總負債為7564.98萬元;而在今年3月披露的審計報告中列示2015年末總負債則為7537.85萬元,兩組數據並不一致,相差了27.13萬元。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天地祥雲總負債數據中存在差異?
上述疑點數據恐怕還是要有科華恒盛來進一步解讀。
(更正:《紅週刊》3月25日刊發的《科華恒盛收購方案存缺陷 標的公司銷售數據失真》一文中,“科華恒盛所需支付的8.5億元收購款”文字應為“科華恒盛所需支付的6.375億元收購款”)
(責任編輯: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