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巨無霸”的繽紛時代:百億級重組盛宴開啟

  • 發佈時間:2016-05-06 07:10:2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十億級並購已成尋常事,百億級重組時代正悄然開啟。

  據統計,今年前四個月,已有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交易價值突破百億的重組方案,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交易總價值高達近2400億元。這場由中概股回歸、A股公司出海大並購構成的資本盛宴,無疑會對中國資本市場産生深遠影響,這既是資産證券化的過程,也是産業全球化的征程。

  從另一個角度看,饕餮盛宴終有散場,潮水褪去裸泳者必將現形,一些以跳漲式業績承諾撐起的百億級重組,已經引起監管層重點關注。因此以理性視角審視這些百億級重組,找尋真正的産業協同效應,或許才不失重組的真義。

  “巨無霸”的繽紛時代

  4月份密集的方案僅是年初至今“百億重組”潮涌的縮影。數量迅速膨脹之時,重組方案設計思路也在翻新。

  “從永達汽車借殼揚子新材艾派克收購Lexmark,再到陸家嘴收購陸金髮,連續出現的大重組讓人有些應接不暇。”滬上某券商投行人士對記者抱怨稱。

  4月份密集的方案僅是年初至今“百億重組”潮涌的縮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就有13家公司披露百億級別的重組方案,交易總價值高達近2400億元,即每單重組的交易均價約為200億元。

  單獨來看,平均1個月三單的數據並不算驚艷,但與此前數據對比,不難發現其中的爆髮式增長。

  2015年前四個月,發起百億重組的上市公司僅有4家,交易總價值僅為517億元;2014年前四個月,發起百億重組的上市公司僅有兩家,綠地控股方正證券;2013年同期,A股沒有一起百億重組方案出現。

  在A股浸淫多年的市場人士感嘆,僅在三年前,單價超百億的重組肯定能被列入年度十大方案,一個月連出數單更是不敢想像。

  數量迅速膨脹之時,重組方案設計思路也在翻新。例如,同樣是汽車資産證券化,永達汽車、眾泰汽車目標均為實現證券化,但其路徑卻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具體來看,金馬股份“蛇吞”眾泰汽車並不構成借殼上市,相當於在原有金馬股份的基礎上,實現眾泰汽車整體證券化。

  與之相比,已在港股擁有上市平臺的永達汽車,則是將部分資産拆分出來,置入估值更高的A股上市平臺揚子新材。

  作為中概股回歸案例,搜房網借殼萬里股份的方案同樣頗為創新。

  不同於以往中概股回歸“私有化-拆VIE-回歸A股”的傳統操作思路,搜房網選擇將旗下部分資産進行剝離,以獨立主體與萬里股份進行重組。而這將直接省去搜房網整體拆除VIE的過程,執行起來更加快捷。

  與“百億級重組”同行的,還有各路資金的搭車狂歡。

  記者從多個渠道發現,已有一些基於中概股回歸、港股私有化的産品向外發售,在預期收益方面,不少産品甚至給出“25%年化保底收益”,遠超市場其他産品,交易各方參與鉅額重組之強烈意願由此可見一斑。

  三大“時代烙印”

  這些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資本跨境流動受惠于金融改革之時,既是證券市場化的過程,也是産業全球化的進步。

  在A股資本市場20多年曆史中,並購重組向來是一條主脈絡,每當政策、市場發生變化,其肆意流淌之中,往往夾雜著浪花。在“百億重組”頻出的2016年,金融改革風起雲湧的時代烙印同樣鮮明,而這些印記也必將成為展望下半年重組的重要線索。

  第一個鮮明特點就是中概股回歸頻落地。如果説中概股“私有化”浪潮是2015年的關鍵詞之一,那麼在數月之後,已有一批先行者順利搶灘,踏上了A股的土地。

  5月4日復牌的綜藝股份就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以101億元的代價從納斯達克“迎娶”中星技術,變相促成了中星微旗下安防視頻監控業務的A股證券化。不過該方案尚未過會。

  不僅是中概股,部分港股公司也在“百億重組”中大顯身手,迅速啟動A股證券化。計劃借殼揚子新材的永達汽車和借殼中房股份的忠旺集團均屬此例。

  與中概股回歸類似,“百億重組”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跨境並購涌動。經過此前多年的不斷探索,國內企業在出海並購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隨著時機漸趨成熟,規模巨大的方案也在顯現。

  年初,青島海爾就曾高調宣佈,擬以54億美元現金收購老牌電器巨頭GE的家電業務,而這也成為中國家電業迄今為止最大一樁海外並購案。而僅僅三個多月後,艾派克就公告稱,公司擬與太盟投資及君聯資本共同籌劃收購紐交所上市公司Lexmark,預計交易價值將高達260億元人民幣。

  在分析人士看來,無論是中概股或港股回歸A股,還是A股公司出海並購,這些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資本跨境流動受惠于金融改革之時,也無疑會對中國資本市場産生深遠影響,這既是證券市場化的過程,也是産業全球化的進步。

  與此前相比,今年“百億重組”另一個亮點是民營資本的崛起。不同於以往鉅額重組總由國資主導,今年披露的重組方案中,僅有不足四分之一為國資操盤,剩餘均來自民資力量,眾泰汽車、圓通速遞的方案均精彩紛呈。

  “國資改革依然是A股的重要題材之一,但民營資本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長出一批類似圓通速遞這樣的優秀公司,其在A股啟動證券化,無疑將為市場注入更多新鮮血液。”有熟悉國資改革的人士表示。

  盛宴背後的思考

  百億級別的估值也理應對應著高達數十億元的未來業績承諾,倘若未能達到,留下的巨大包袱將足以壓垮上市公司。

  在資深投行人士看來,“百億重組”頻出有著深刻的內在邏輯。面對不斷跳價的借殼成本和愈加刁鑽的炒作風潮,十億級別的重組已經入不了主流資本的“法眼”,有了充裕流動性的支撐,宏大重組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A股市場。

  “由於一些政策因素,‘殼費’大有上漲趨勢,在最近的市價中,亂七八糟加一起的‘殼費’甚至超過10億元。”有投行人士對記者坦言,儘管價高量少,但仍有不少企業願意放手一搏。“每個企業的巔峰時期就那麼幾年,如果不能一氣呵成及時上市,完成資本結構和公司架構的雙重蛻變,後面的路並不好走。”

  即使意願明確,但高額“殼費”也不是誰都能承擔得起。“手裏有不少公司能估到二、三十億,這種我們都不建議借殼,否則證券化的浮盈都用來買殼,搭上的不僅是公司,還有白手起家的老闆。”有私募人士告訴記者。

  據市場人士分析,小公司不願借殼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當下市場對規模的推崇。“儘管經過反覆證偽,但並購重組依然是屢試不爽的炒作題材。只不過經過歷練的市場已經不再敏感,十數億的並購往往難以吸引資金關注,後續上漲空間無法達到預期要求。”

  正因如此,“百億重組”幾乎成了市場最關注的題材之一,只要不是停牌位置過高,復牌之後往往都能“漲聲一片”。

  然而,並不是所有小規模並購都不夠精彩,也不是所有的“百億重組”都能拉出10個漲停。從估值規則來説,百億級別的估值也理應對應著高達數十億元的未來業績承諾,順利完成固然皆大歡喜,倘若未能達到,留下的巨大包袱也足以壓垮上市公司。

  事實上,監管層已經注意到了“百億重組”的潛在風險。記者注意到,在今年以來的13個案例中,監管層幾乎無一例外發出詳細而專業的問詢函,要求公司給出更多資訊披露。

重組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藍英裝備 10.95 10.05%
3 西部黃金 21.48 9.98%
4 中航沈飛 37.41 8.50%
5 越秀金控 10.83 6.3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和科達 19.24 -4.71%
2 領益智造 7.21 -4.50%
3 韻達股份 47.84 -4.32%
4 中環裝備 14.12 -3.81%
5 富控互動 10.10 -2.9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