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無錫尚德唐駿失聯始末 多晶硅走私利益鏈浮現

  • 發佈時間:2016-04-19 09:44:0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連日來,光伏圈內盛傳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風光電”)執行總裁兼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無錫尚德”)總裁唐駿協助調查,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4月12日,唐駿所在的無錫尚德母公司——順風清潔能源(01165.HK)媒體公關總監張建敏向時代週報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並指出唐協助調查與順風及尚德無關,公司生産、經營一切正常。

  公開資料顯示,唐駿從事光伏行業長達22年之久,其在光伏圈內聲名遠播,被指係“抄底”光伏的神秘富豪鄭建明所器重的一員大將,在後者欲構建的新能源帝國中扮演著業務操盤手的角色。

  此外,唐駿曾先後在Renesola,鎮江/揚州榮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鎮江/揚州榮德新能源”)擔任副總裁及總裁職務。

  此次唐駿協助調查事件,還被指牽扯了國內光伏巨頭天合光能(TSL.NYSE)和 隆基股份 (601012.SH),對此這兩家企業均向時代週報記者予以否認,並稱公司未有人員涉查。

  業內有猜測稱,此次唐駿被帶走協助調查,或與近日海關密集調查硅料走私有關,引發外界對多晶硅産業鏈關注。這一産業涉及到進口走私,利益鏈條十分驚人。

  長期監控多晶硅市場行情的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我們徵收了比較高的關稅,但一些不法貿易商還是通過利益交換的方式,將多晶硅運到中國來,以逃避關稅。”

  “光伏能手”協助調查

  由於唐駿“協助調查”的敏感性以及事涉光伏巨頭無錫尚德,此事迅速發酵,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唐駿所在的無錫尚德係順風光電的子公司,這兩家公司均由香港上市公司——順風清潔能源(01165.HK)控制。

  “我是這兩天剛知道這個消息(唐駿失聯)的,他目前只是協助調查,具體是什麼樣,只有海關那邊清楚,我們這邊(順風國際)不清楚。”順風清潔能源媒體公關總監張建敏在回應時代週報記者時稱,對於順風公司來説,沒有什麼影響。

  無錫尚德官網的管理團隊一欄裏,至今列著唐駿的工作履歷,顯示其係文理通才,擁有凝聚態物理和工商管理雙碩士,曾先後在Renesola,鎮江/揚州榮德新能源擔任副總裁及總裁職務。

  唐駿在光伏科技領域頗有建樹,還曾協助國家科技部從事太陽能領域科研項目管理和規劃工作;主持國家“九五”和“十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課題;建立了中國第一條多晶硅片生産線;共同主持國際“太陽能電池用多晶硅片/塊”國家標準的制定。

  據悉,榮德新能源在業內可謂大名鼎鼎,不過出名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榮德”二字。業界盛傳,其中“榮”字取自前中國首富,也是榮德新能源的創始人施正榮,而“德”字取自施正榮一手締造的中國光伏曾經的翹楚——無錫尚德。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7年6月份的榮德新能源專注于多晶硅片的生産銷售。目前的硅片總産能為2.6GW,員工2500余人,現有兩大研發、生産基地,分別位於鎮江揚中經濟開發區和揚州出口加工區。

  4月13日,有鎮江榮德公司的內部人士,尚還不知道唐駿協助調查一事。

  “唐總最近一般都在無錫辦公,(不過)他每個星期會有一到兩天在我們這邊,要過來開會。”上述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唐駿平常為人不錯,挺隨和,每次員工和其打招呼,都會笑臉相迎。

  對於是否受到唐駿調查一事影響,鎮江榮德新能源公司相關人士指出,“這個不知道,公司目前生産、經營一切正常,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據媒體報道,唐駿擔任無錫尚德總裁的時間並不算長,他平時為人低調,很少參加業內會議併發言。

  不過鎮江榮德新能源公司官網的消息指,3月14日,揚中市召開全市創新人才大會,唐駿與當地政府主要人士共同出席。

  作為企業代表,唐駿上臺發言時表示,榮德新能源的發展離不開揚中各界人士的鼓勵和支援,將持續提升自主創新實力,研發低能耗、高效率的榮德硅片産品,為上下游客戶增值。

  多家上市公司躺槍

  此次唐駿被海關帶去協助調查,引發了光伏圈震動,多家上市公司被曝有人涉及其中,首當其衝的當屬唐所在的母公司順風清潔能源。

  順風清潔能源媒體公關總監張建敏回應稱,“順風及尚德只有唐駿一人被要求協助調查,目前公司、工廠一切運作正常。”

  此外,在唐駿被曝協助調查的當天,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指出,“被海關請去調查的還涉國內另一大光伏巨頭——天合光能。”

  次日一早,天合光能向時代週報記者緊急發來澄清聲明稱,“報道涉及天合光能的內容嚴重失實,公司並不存在有任何員工‘被海關請去調查’的情況。”

  天合光能媒體總監葉超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業務都是合理合規的,以後也不會為了規避“雙反”稅率,而涉及到違規違法的案件中去。

  “我們進口多晶硅,但這部分完全是按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進行,我們1萬多人的企業,犯得著幹這種事情嗎?而且硅(片)環節在我們的産能中所佔比例很小。”葉超進一步重申道。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産業常識判斷,天合光能只有很少的一點硅片産能,作為光伏巨頭,其更沒有必要為那點硅片産能,鋌而走險的通過走私降低成本。

  而無錫尚德則是集中在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生産乾脆不需要進口多晶硅,因此,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若説無錫尚德、天合光能涉案其中,的確是冤枉了。”

  同樣喊冤的還有另一家企業隆基股份。4月13日,《證券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指,“此次海關調查的的確不只唐駿一人,還包括陜西西安的兩家企業,其中一家為從事單晶矽片生産的A股上市公司。”

  隆基股份當天中午緊急發佈公告澄清,“鋻於西安從事單晶矽片生産的 A 股上市公司僅為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故上述報道有關內容被認為涉及我司。”

  隆基股份稱,“公司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展多晶硅料進口業務,如實申報並依法繳納相關稅款,不存在偷稅情況;公司未接受海關調查,也沒有員工被要求協助調查。”

  隆基股份董秘辦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重申,公司多晶硅料進口都是合法合規,不存在任何走私的情況。

  不過,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唐駿所在的無錫尚德與隆基股份曾是長期的合作夥伴,雙方一直保持著業務往來關係。

  此外,無錫尚德還曾是隆基股份的重要股東(持股4.442858%,截至招股書籤署日),鋻於施正榮在光伏行業的影響力,隆基股份還曾提名其為公司董事。

  作為全球單晶産業鏈龍頭企業,隆基股份于2012年登陸上交所,據其彼時披露的招股書披露,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無錫尚德及其關聯 方係隆基股份的第一大客戶,隆基股份向其銷售額分別為5.17億元、4.52億元和8.54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7.61%、27.37%和 42.32%。

  對此,4月13日,隆基股份董秘劉曉東致電時代週報記者時確認,隆基股份與無錫尚德仍存在業務往來,但現在已不是什麼重要客戶,業務量也不是太大。

  不過,劉曉東重申,“那是另外一事兒,業務往來與走私不走私沒有關係。”

  有業內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實際上大的光伏龍頭企業,不太可能做這樣(逃稅)的事情,因為幾萬的工人、龐大的廠房、生産設備都在這片土地上,不可能為了一點利潤去撈補貼,得不償失。

  多晶硅走私利益驚人

  據外界披露,唐駿此次應海關要求協助調查,可能涉及的正是多晶硅進口調查。連日來,這不僅讓多晶硅成為搜索高頻詞彙,也讓潛藏在光伏圈內的多晶硅進口不法利益鏈漸漸浮出水面。

  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的消息指,去年下半年,浙江海關查獲了一批被偽裝成工業硅粉從美國進口的顆粒硅,數量可能達到了幾百噸甚至更多,而這是唐駿目前最有可能牽扯其中的案件。

  據業內人士介紹,多晶硅是太陽能光伏産業的基礎原料,由於中國多晶硅的生産成本遠高於國外,中國多晶硅進口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準。

  2014年1月,中國開始實施“對美國進口太陽能多晶硅徵收53.3%-57%反傾銷稅”、“對南韓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徵收2.4%-48.7%反 傾銷稅”;同年8月,商務部及海關總署發佈《關於暫停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的公告》,聲明中國將暫停受理太陽能級多晶硅加工貿易進口業務申請,但考 慮到下游企業發展,將給予加工貿易一年的延緩期。

  在政策壓力下,一些貿易商採取“規避”措施,將大量的美國進口多晶硅虛報金屬硅(工業硅粉)走私通關,以逃避關稅。

  據業內人士介紹,金屬硅(工業硅粉)的進口稅率只有百分之幾,相比超過40%和50%的稅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按照目前國內太陽能多晶硅1噸售價12萬元計算,從美國進口多晶硅,需繳納57%的稅率,僅1噸的偷稅額度就將達到6.84萬元,數量十分驚人。

  一名國內光伏行業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通過偷稅以逃避雙反稅率的主要還是一些小的不良貿易公司,“這類公司本身沒有資産,只做貿易,對他們來講,做一筆是一筆。”

  “這些不良貿易商,想方設法地把硅料弄進來,之後,按照市場價交給下游的加工廠,繼而産生暴利,南韓的硅料能夠賺3個點,美國硅料就賺得更多了。”上述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事實上,多晶硅在進口過程中的貓膩確實不少,近期最為常見的現象則是偷換“原産地”,如多晶硅産量較大的美韓已被中國徵收高額“雙反”稅,因而不良貿易商就將中國台灣作為原産地的辦法來進口。

  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的消息指,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2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依舊維持在萬噸以上,達到10372噸,同比增加37.2%。

  “2月份從中國台灣進口多晶硅1317噸,佔總進口量的12.7%,仍舊位居我國第三大進口地區。”來自硅業分會的消息稱。而眾所週知的是,台灣沒 有多晶硅生産商,但海關數據中發現台灣作為原産地出現,“一種可能是偽造原産地證,另外則是需要徵收高額關稅的美國企業將多晶硅轉口台灣,加工成鑄錠出口 大陸,從而規避關稅。”

  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硅業分會副秘書長馬海天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證實了上述現象。馬海天進一步補充道,不管是低價虛報多晶硅價格,還是通過虛假合同等利益交換的方式,目的都是為了在過關時躲避關稅。

  多晶硅走私如此猖獗,馬海天所在的硅業協會,早在半年前就已將企業繞道中國台灣,規避關稅等問題反映至商務部溝通,“但對於涉案人員,還需進行充分的調查、取證等環節,還要走過程。”

多晶硅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大港股份 11.45 4.28%
2 協鑫整合 4.58 3.62%
3 航太機電 6.09 2.52%
4 拓日新能 4.03 1.00%
5 東方日升 11.77 0.6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盾安環境 7.21 -2.44%
2 福星股份 9.47 -1.15%
3 向日葵 3.23 -0.92%
4 三峽新材 6.84 -0.73%
5 國電電力 2.95 -0.6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