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三桶油被指補貼全球消費者 高層遊説能力下降

  • 發佈時間:2016-03-11 11: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三桶油”在高油價時代大舉收購海外資産,“補貼”了全球石油企業;在低油價時代,它們又以高生産成本“補貼”了全球消費者

  “三桶油”為何“補貼”全球消費者

  從2014年底至今,石油行業始終在低油價帶來的寒冬中瑟瑟發抖。説起低油價,供給側的原因是美國爆發頁巖油氣革命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拒絕減産,需求側就是中國消費增速降低。

  不僅如此,作為原油消費大國,中國事實上在高油價時代“補貼”了全球石油企業;作為産油大國,中國又在低油價時代以高成本“補貼”全球消費者。

  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在2009年和2012年兩次全球經濟衰退期間,曾大舉出海收購了1000多億美元的資産,以高價接盤了同時期國際石油公司(IOC)剝離的大量非核心資産,隨後又提高了産量。因此,從某種角度看,中國是在補貼全球石油生産者。

  進入低油價時代後,中國的補貼仍在繼續。過去十年,中國油企在全球多個産油區投資了近1500億美元,直接拉動了各大産區近600萬桶/天的産量。且在進入低油價週期後仍不減産,堅持1000多萬桶/天的産量(國內400多萬桶/天+海外600多萬桶/天),其中海外産量絕大部分都就近銷售。

  與沙特、伊朗等當前仍堅持産量的資源國不同,中國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的原油生産成本均遠高於當前國際油價,而沙特石油與資源部長前不久剛剛宣佈該國生産成本僅4美元-5美元/桶。但在銷售時,大家均按照統一的國際油價銷售。

  因此,中國是在以很高的成本增加全球原油供給量,消費者雖可消費更多的原油,卻並不多出錢,所以中國的生産商無疑在變相補貼全球消費者,甚至是補貼著全球經濟。

  三大公司的尷尬之處在於,儘管不喜歡低油價,卻只能硬挺著不停産、不減産。原因在於之前並購的海外項目都是以貫徹國家“走出去”和“保障石油安全”戰略的名義高位接盤,是重大政治任務。這些花了大價錢的重大跨國並購當時對於三大公司是標桿性政績,很難一句“油價跌了”就叫停。

  以最具代表性的並購——中海油151億美元收購Nexen公司為例,如減産甚至停産,必然面臨大幅裁員以及員工安置、工會抗議等隨之而來的諸多問題。此舉對外,會讓剛剛在海外立足的中國公司信譽大大受損,也會喪失花大價錢獲得的海外市場。對內,難以解釋當初的戰略失誤,並會暴露對世界石油市場規律的缺乏認識。

  並購之外, 中國石油 公司還與伊拉克等國的公司簽訂了許多技術服務合同,通過提供技術服務收取桶油酬金。按照合同,如果中間停工,前面的工作量就都作廢,此前投入都會打水漂。

  因此儘管經濟性很差,但三大公司並沒有在海外減産的動力。同時,由於高價接盤後油價跳水,三大公司再難找到接盤者。

  當然,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主要産油國也可能在微利甚至略虧的油價下堅持生産以堅守市場份額。但這些國家生産成本畢竟遠低於中國企業,不存在補貼其他生産商的問題。

  中國之所以面臨這種“獨特尷尬”,原因在於獨特的石油體制和能源安全觀念。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觀念和模式始終局限于單一進口模式,即:資金流出去,油氣流進來,眼中只有資源。而IOC們早已著眼全球市場,全球開採、全球銷售。因此,中國公司大部分海外油氣項目既不能減,又沒法賣,只能被動補貼,除了等待市場回暖,似乎難有好的解決之道。

  三大石油公司補貼了全球同行和消費者,並不是因為能拿到中國政府的補貼。儘管全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喜歡在低油價時期與政府討價還價,但當前形勢下,無論經濟領域還是政策領域,中國國有石油企業與政府討價還價的能力都已很低——高油價時期,三大公司不斷出海以高價接盤,政府認為是在保障中國石油安全,儘管成本高,但屬於“政治正確”,此時供給嚴重過剩,政府不再擔心石油安全。

  另一方面,石油窩案之後,石油行業的高層遊説能力也在下降。因此,“三桶油”目前只能咬牙繼續“補貼”全球消費者,企盼冬去春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