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中融人壽陳遠回歸疑雲 舉牌浮虧償付能力不足

  • 發佈時間:2016-02-29 08:36:4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2月25日,保監會發佈監管函稱,因中融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融人壽”)2015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15.95%和74.62%,償付能力溢額-23.49億元和-2.82億元,屬於償付能力不足類公司。

  根據《關於規範保險機構股票投資業務的通知》有關規定,責令估算即日起不得增加股票投資,並採取有效應對和控制措施,切實防範投資風險。在償付能力符合監管規定後,需向保監會請示,經同意後方可開展新增股票投資業務。

  去年險資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作為後起之秀的中融人壽也不甘人後。截至去年年底,中融人壽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成為1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並接連舉牌 真視通天孚通信鵬輝能源 3家上市公司。雖然舉牌數量在險資中不算多,但是所舉牌的三隻股票悉數浮虧,此時保監會一紙令下,讓這家成立剛滿六年的險企再次引起市場關注。

  此前,中融人壽創始人陳遠2014年被調查帶走,隨後高管頻頻變動,直到去年7月才確定陳曉紅出任公司董事長一職,同年9月,中融人壽又因違規投資、虛增償付能力而遭保監會處罰,時任董事長陳遠被禁入保險業一年。

  日前,參加中融2016年年會的消息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透露,消失一年多的陳遠出席了年會,並以實際控制人身份發表長篇致辭。他在講話中直指“不歡迎大股東 中天城投 ”。

  中融人壽股權變動頻繁與公司業績快速發展、需不斷外部增資來保證償付能力充足率不無關係,而不斷增資又帶來股權混亂等弊端。對於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分析人士表示,中融人壽更希望公司並列大股東之一的清華控股進一步增持。

  傳聞稱陳遠歸來

  據傳,中融人壽創始人陳遠于2014年中秋節前後因涉嫌資本運作違規而被抓,中融人壽並未就此發佈公告,《投資者報》記者發現,2014年當年年報中法定代表人一欄仍為陳遠。

  資料顯示,陳遠2004年至2010年任中科英華公司董事長,中科英華此前為中融人壽大股東之一惠州聯合銅箔的母公司。

  陳遠之後,中融人壽董事長一職長期懸空,直到去年2015年7月,保監會通過陳曉紅擔任中融人壽董事長至今。

  近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透露,陳遠出現在中融人壽2016年年會,併發表長篇致辭,涉及公司發展、對股東的態度等問題。

  該消息人士表示,陳遠在致辭中提出,由於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中融人壽面臨著非常大的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目前我們面臨著又像2010年我們啟動初期的狀態,中融人壽幾乎不能再做所有的業務。中融下一個五年或六年到底會走成什麼樣子,目前又出現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陳遠提到,大股東中天城投也已經通過相關渠道希望和他本人及清華控股進行洽談。他表示:“作為善意股東我們歡迎任何股東,但是想要作為惡意股東,首先,我們不歡迎;其次,我們也不怕;最後,我們有辦法。”

  從這份致辭來看,雖然距離陳遠解除回歸保險業的禁令還有9個月時間,但是並未影響他對中融人壽的實際控制。

  對此,《投資者報》記者向中融人壽方面確認,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陳遠已經不在公司任職,並沒有回來。”但對上述消息人士的言論未予回復。

  股權變動過於頻繁

  中融人壽的股權頻發變動由來已久,成立僅三年,兩大股東海南愛科制藥和霍氏文化就轉讓了股權。隨後幾年為提高償付能力,中融人壽進行了幾次增資擴股,當前並列大股東之一的清華控股就是2014年新進入,最初持股比例為11.2%,成為其第四大股東。

  去年9月7日,保監會發批文,同意中融人壽原有股東啟迪控股將持有的4400萬股轉讓給清華控股,清華控股股權比例上升為20%,順利躋身與惠州聯合銅箔並列大股東。此外,清華控股表示會進一步增持。

  而僅相隔10天,中天城投發佈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子公司貴陽金控收購聯合銅箔100%股權。聯合銅箔持有中融人壽1億股股份,佔其總股本的20%,中天城投與清華控股為中融人壽並列第一大股東。據了解,這家不受“歡迎”的大股東前身為一家地産公司,收購中融人壽股份旨在提高公司在金融領域的收益。

  至此,中融人壽持股超過5%的股東股權結構為:清華控股和中天城投持股比例各佔20%、吉林信託持股佔比16%、中潤合創持股佔比14.2%、寧波杉辰持股佔比7.6%。

  對於中天城投是否屬於陳遠認為的“惡意收購”,外界仍不得而知。而陳遠的清華情結卻是有目共睹,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的陳遠曾在2011年的百年校慶之際為母校捐贈1億元成立“清華大學潤物基金”。中融人壽也被外界視為清華大學的校友企業,目前公司高層中就有三位“清華係”校友,分別是董事雷霖、獨立董事高建以及監事薛嘉麟。

  投資助推業績增長

  中融人壽股權變動頻繁,但業績不錯。

  據公司官網資訊顯示,2015年上半年,公司保費收入103.8億元,同比增長118%;投資收益近30億元,凈利潤11.41億元,提前完成2015年全年利潤目標。截至6月30日,公司總資産達到334.91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3.8%。

  與多數新成立的壽險公司一樣,中融保費依賴於萬能險等銀保渠道的理財型産品。

  據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中融人壽2015年的原保費收入只有34.5億元,降幅達到27.48%,在壽險公司中排名第38,理財型産品收入則高達142.78億元,在行業中排名第14。

  2016年這一經營策略顯得更為明顯,數據顯示,中融人壽在1月份共實現原保費收入18.39萬元,但同時則獲得了高達23.51億元的理財型保費産品收入。

  此外,在公司業績貢獻上,投資收益佔比較大。中融人壽成立三年即實現盈利,而當年營業收入為5.45億元,投資收入則達6.26億元,而保費收入則為-1.55億元。

  舉牌股票浮虧

  去年險資在二級市場開啟“掃貨”模式,舉牌此起彼伏。中融人壽去年年底連續發佈三條舉牌資訊披露公告稱,該公司分別舉牌真視通、天孚通信、鵬輝能源。此外,中融人壽還躋身1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

  截至去年12月25日,中融權益類資産賬面餘額為76.83億元,佔上季末總資産的24.29%,資金均為自有資金及保險責任準備金。

  對於選股標準,中融人壽方面曾表示,公司選股主要關注兩點,一是新興行業,積極關注國家政策鼓勵發展和具有高成長性的新興行業;二是看公司是否有健康的財務指標,主要關注諸如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毛利率、ROE、ROIC、每股凈資産和資本公積等公司財務指標。

  而這三隻股票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截至今年2月25日收盤,天孚通信為74.24元、鵬輝能源為103.13元、真視通為75.67元,除了鵬輝能源跌幅較小,其餘兩隻跌幅均接近30%,目前三隻股票悉數浮虧。

  股票投資被限

  陳曉紅就任中融人壽董事長後,提出工作重心為主抓中融人壽合規性,對於觸犯紅線的經營行為一票否決,同時著力改善業務結構,提升內涵價值。

  中融人壽在投資上則採取“資産驅動負債”的激進投資手法。儘管在去年三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跌至-115.95%,但中融人壽在第四季度依然迅猛出手舉牌。

  有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通過銷售理財型産品獲取的保費收入,在監管層的統計口徑中只是被列入“保護投資款新增交費”,從而會降低其償付能力充足率的計算水準;而激進投資策略,則使得公司在尚不能改用權益法記賬時,面臨更多的準備金計提,這成為中融人壽想要發展不得不一再增資擴股的原因。

  側重理財型保險一方面可以迅速做大業績;另一方面也與中融人壽股東構成密切相關,公司排名前五的股東中,除了吉林信託屬於金融行業,其他多從事科研、地産等領域,擅長資本運作,卻沒有保險經營背景。

  此次中融人壽被叫停股票投資,意味著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無法購買或增持上市公司股權。為提高償付能力符合監管要求,中融人壽新一輪增資擴股迫在眉睫,而種種跡象表明,大股東清華控股增持的可能性極大。

  中融人壽被監管部門“限制不動産投資、股權投資、金融産品投資各1年”期限未到,又遭遇股票投資叫停,目前僅剩以債券為主的固定收益類投資可正常運作。面對如此艱難的一年,中融人壽何去何從還需拭目以待。

量子通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博創科技 49.61 10.00%
2 神州資訊 17.19 3.87%
3 科華恒盛 28.56 3.29%
4 盛洋科技 11.95 2.75%
5 綜藝股份 7.33 2.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百利電氣 5.86 -3.62%
2 天海防務 7.20 -1.37%
3 銀輪股份 9.17 -1.19%
4 凱樂科技 32.56 -1.03%
5 浙江東方 21.41 -0.9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