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生命藍光”未來要唱主角

  • 發佈時間:2016-01-22 07: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謝振宇  責任編輯:李喬宇

  楊鏗多年前就在心中埋下了做大健康的“種子”,也曾想過做醫院。最近,3D生物列印成為他一手創立的藍光未來的新戰略方向之一。

  作為四川最大的地産商,藍光正加大全國佈局,2015年,藍光發展(600466,SH)實現借殼上市。3D生物科技加上醫藥,構成了“生命藍光”的業務板塊。

  藍光集團董事局主席、藍光發展董事長楊鏗希望,未來“生命藍光要唱主角”。他還透露,3D生物列印業務預計今年就能進入産出階段。

  當前,房地産仍是公司“看家本領”,對此,亦有了新的定位——“人居藍光”,即房地産開發+現代服務業。

  近年,國內地産行業再次走到十字路口。過去主打剛需牌、追求高週轉的藍光,已明確提出未來“改善型産品佔到住宅産品的90%以上”,並將物業部分視為公司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承載。

  轉型與市場變化分不開。在楊鏗看來,從剛需到改善,這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變化。“剛需是一個階段,”楊鏗説,前幾年房企一哄而上做剛需,到如今已供大於求、僧多粥少,而改善型産品有更多附加值。

  藍光最新提出“人居藍光+生命藍光”的雙輪驅動戰略,謀轉型、業務多元化,這仿佛是藍光的“二次創業”。就藍光的轉型、進軍3D生物領域等。日前,《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楊鏗。

  二次創業:轉型是順應大勢

  NBD:2015年,對公司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地産等資産實現了借殼上市,同時藍光也完成了多元化佈局。從傳統房地産企業,到進軍3D生物列印領域,再到最新提出“人居藍光+生命藍光”“雙輪驅動”發展,這背後的考慮以及您對企業未來展望如何?

  楊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新歷史時期、新經濟形勢下,創新已經是一個勢不可當的大趨勢。傳統産業+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金融+傳統産業,這是大趨勢。如果不去適應這個時代,不去適應這種大潮,就可能被淘汰。藍光新的戰略,一定是適者生存,適應社會進步,適應新趨勢。

  對藍光而言,房地産仍是看家本領,但簡單用傳統房地産手段,僅發展房地産有很多局限。過去我們剛需做得好,做出了藍光的特色。現在進入改善型産品,提出“人居藍光”,是在過去基礎上提升房地産的運營能力。

  大趨勢來看,傳統産業目前是我國GDP的重要構成,但在未來五年或十年以後,一些新興行業,如新能源新材料,還有生命科學、大健康等,或傳統行業+網際網路、金融,這些將是主流。生命藍光,以3D生物技術、人造血管、幹細胞技術等為主。我們已把3D生物作為藍光的重要發展戰略,一手傳統産業,一手現代生命科技,兩者並駕齊驅。

  NBD:2015年10月,藍光發展旗下藍光英諾發佈了全球首款3D生物印表機,使得器官再造成為可能。這亦被認為是公司的佈局收到一定效果。進入3D生物科技等新興領域,這是不是藍光的再次創業?

  楊鏗:企業到一定階段,一定會發起二次創業。做3D生物列印,我們既是風投,也是創業,只不過自身有一些基礎和條件。

  3D生物列印,藍光怎麼做?我們定位為投資人。怎麼投資?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科學家+企業家,核心技術+資本。

  現在科學技術轉化率不高。科學家專注于科學技術的研究,企業家就可以把這些技術、産品市場化。核心技術和資本,過去有很多很好的科研項目,沒有跟資本結合,我們來轉換,像我們的首席科學家,3D技術公司核心管理班子都有相應股權。

  我們有很多項目還在孵化,還沒有納入上市公司,後期如果這些項目市場效果非常好,盈利能力非常強,那未來也可以上市。

  核心技術+資本,科學家+企業家,實現優勢互補,解決了缺陷,形成了核心競爭力,這也是今後的趨勢。

  NBD:對3D生物列印在公司的未來發展,您的設想如何?進入新領域,前期一定高投入,您預計何時能産出?

  楊鏗:我們希望生命藍光今後要唱主角,而且我堅信它的成長性會非常厲害。當然,我永遠對房地産充滿激情,雖然現在這個行業問題還比較多,困難比較大。

  3D生物列印,未來在繼續保持技術全球領先的同時,將加大産品和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並強化産業投資並購力度,以期實現並增強藍光英諾的盈利能力。比如,2015年,我們申請的專利上百個,任何人要用這些專利就得付錢。這之中,未來的盈利點很多。

  地産轉型:轉向改善是差異化競爭

  NBD:您説對房地産充滿激情,您對行業未來發展怎麼看?2016年,行業有哪些機會?

  楊鏗:房地産行業的發展機遇仍在,畢竟我國還有一半人口,約6億~7億人在農村,國家提出要脫貧,而這須通過城鎮化來脫貧。城鎮化給房地産帶來機遇。

  我認為,房地産還是會好轉,國家繼續開放和深化改革,首先是經濟的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是不是整個房地産都好?也不一定。可能幾家歡樂幾家愁,如三線城市供貨量太大。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以市場為導向是核心。我們加大在需求量大、存貨少的城市投資,存貨量大的城市減少投資。藍光現在進入全國很多城市,但都是存貨量少的,蘇州存貨量消化約6月,南昌6個半月,合肥約7~8月,以及看重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

  NBD:過去主打剛需、高週轉牌,現在藍光提升改善型産品的佔比,這是否是基於對市場的判斷?

  楊鏗:一定是以市場為導向。

  過去,外界曾稱藍光是“剛需王”。我認為剛需是一個階段,比如在成都做剛需,藍光把這一市場淘得比較乾淨,最厲害時,一天賣3000套剛需産品。後來所有公司都在研究剛需,一哄而上。都上了以後,就供大於求,你還做剛需行嗎?僧多粥少之後,再這麼做就不行。

  這就需要做到差異化,引領市場。哪個市場有增加值,更能夠創造客戶價值,就做這樣的産品。以市場為導向,任何時候要敏銳把握市場趨勢。

  並購為王:並購是最快的發展方式

  NBD:公司旗下的嘉寶物業近期掛牌新三板,把它推出是不是看到物業板塊會在地産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最近,藍光也提出了轉型“生活服務商”的口號。

  楊鏗:嘉寶所做的,傳統地看是物業,現在來看是現代服務業。過去物業就收點水電費,承擔保安功能,但現在是O2O,物業是最後一百米。最後一米對客戶直接服務。嘉寶2015年表現非常不錯,嘉寶做了很多增值服務,直接反映到了業績表現上,進步明顯,今年的目標和動作還將是大刀闊斧的。

  從2015年呈現的一些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幾個詞來概括:第一,集中化;第二,分化;第三,回歸。

  集中化,大規模資本進入,競爭力更強,發展更快,有獨特的區域龍頭、行業龍頭,聚焦很快。分化也很快,管理差、産品差的逐步被淘汰。分化還體現在,有優勢、産品做到精細化、服務好的企業,行業地位開始上升。

  行業回歸到新常態,心態也要回歸,沒有暴利,就是普普通通的利潤,做服務、做産品,踏踏實實做好産品,踏踏實實做好服務,沒有其他捷徑,只有做好了才有捷徑,規模大了,紅利就來了。

  NBD:2015年,藍光發展實現借殼上市,登陸資本市場,接下來,藍光是否會借助資本優勢擴大並購?

  楊鏗:上市公司一定要並購為王,並購是發展最快的方法,上市公司就是資本平臺。有了這個平臺後,如果不做並購,上市公司的價值可能會打折,並購一定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2015年,藍光大概有7個並購。今年我們設想要達到50%~60%的項目並購。剛剛在武漢、長沙收購了兩個項目,正在談的有五個項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