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首批22家失信上市公司名單曝光 鼎泰新材上榜

  • 發佈時間:2016-01-19 05:00:39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夏芳  責任編輯:楊菲

  編者按:2016年1月17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上交所、深交所共同發佈了去年“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承諾履行失信榜”,榜單顯示有22家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涉及25項承諾失信行為。今日本報聚焦這些上市公司失信行為,希望給以較為深入的解讀,為投資者提供有益的價值參考。

  曾經對於上市公司違規事件,監管部門多數只是對它們進行點名批評或處以罰款,為了營造“守信激勵、失信受限”的誠信市場環境,監管部門通過“失信榜”將“不聽話”的上市公司再次公諸於眾,首次上榜的上市公司多達22家。

  失信榜曬違規上市公司

  據了解,此次的“上市公司相關主體承諾履行失信榜” (以下簡稱“失信榜”)是由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共同發佈的,是對違法失信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主體的懲戒行動。發佈失信榜的目的,是為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的履約守信意識,引導、激勵上市公司加強自律約束、強化誠信建設。

  對於監管部門首次公佈上市公司“失信榜”一事,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目前我國股市處於一種不確定性相當強的震蕩格局,市場信心也嚴重缺失,因此大股東減持行為或是失信行為會造成個股乃至市場整體非理性的恐慌式波動,所以,不僅監管層連續發佈大股東減持新規,是有目的的抑制減持對市場形成的拋壓風險,也已有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主動公告不會很快減持以維護股價穩定,但實質上在市場行情看跌、公司業績下滑的環境下,大股東特別是進行了股權質押融資的大股東,對於股價波動和減持就看得非常重,畢竟咬著牙打腫臉充胖子的後果可能是經濟上的嚴重損失,這也就導致不少上市公司鋌而走險,在被監管處罰與鉅額經濟損失之間兩害相權取其輕。

  而在22家上“失信榜”的名單中,鼎泰新材上榜的理由是公司現任高管的違規減持。

  事件要追溯到2015年3月23日,公司現任高管吳翠華在減持公司股票後,年度合計減持公司股票達到16萬股,超過其在上市時所做承諾,即“在其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計算的每年可減持股票數155198股。因此,吳翠華的行為違反了上述承諾。

  鼎泰新材業績下滑高管減持

  值得一提的是,鼎泰新材于2010年1月15日登陸資本市場,按照規定,公司高管所持股票鎖定期3年,2013年1月15日是鼎泰新材高管持股解除鎖定期的日子。而從公司高管近幾年來的持股變化情況來看,鼎泰新材部分高管在公司解除鎖定期後的3月份,包括董事長在內的多名高管便開始減持股票。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此次被點名的公司副總經理吳翠華,在2014年共減持8次,累計減持公司股票數量約為11.86萬股,而在2015年共減持6次,前5次減持16萬股,6月30日,其又一次性減持公司股票16萬股,也就是説在2015年,吳翠華共減持32萬股股票。

  同時,自2013年至今,鼎泰新材的高管減持公司股票的數量和次數不斷增加,這其中不乏董事長劉冀魯,董秘劉淩雲及董事會秘書黃學春的身影。特別是在2015年5月-6月份公司股價瘋狂上漲的月份裏,劉冀魯減持126萬股,減持成交價格在56.42元/股,而當日公司股價最高達到59.88元/股,而在6月11日,股價走出年內最高點59.95元/股時,公司副總經理袁福祥以57.06元/股的價格減持公司股票4.72萬股,而在6月9日、6月10日,袁福祥也都在減持公司股票。

  對此,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去年上半年,整個股市在場外高杠桿配資催動下處於一種非理性行情,一些上市公司高管處於短期利益考慮,不顧及此前對中小投資者的承諾,違規進行減持獲利,這是屬於監管層強調資本市場突出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新的監管體系出臺後,公然失信的行為。不僅僅是違規減持,這種減持在瘋牛行情下或許不會對外部投資者造成投資損失,但依然不應縱容這類行為,也恰恰是因為當時的違規並未造成投資者損失、才更應該加重處罰,才可能真正樹立資本市場信披制度的權威性。

  上市公司高管減持的背後,是公司業績的持續下滑。根據鼎泰新材近幾年來的業績表現來看,公司凈利潤在2014年出現大幅下滑後,2015年的1魚粉-9月份的凈利潤並未好轉。業績的不理想,公司高管的減持被外界看做是公司高管曾對上市公司未來信心不足。

  時下,國內資本市場再次不振,監管部門要求上市公司增持股票,而鼎泰新材公司高管在今年1月4日至1月6日也加入到增持大軍中,不過,公司4名高管增持公司股票累計4.94萬股,與公司高管減持比例相差甚遠。

順豐控股(00235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