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18號文即將到期 部分公司股東減持計劃曝光

  • 發佈時間:2015-12-31 07:48: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明年1月8日,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持股5%以上的股東以及董監高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的“18號文”即將到期,市場由此擔憂套現大潮將至。不過,統計顯示,這一擔憂似乎有些過慮了。自11月以來,僅有約10家上市公司發佈股東減持的提示公告,且減持規模一般也較為克制。此外,在市場人氣尚需進一步鞏固的情況下,一些減持意願強烈的股東往往也不會選擇在二級市場上直接拋售,帶來於人于己皆為不利的砸盤效應,而是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渠道,力圖不對市場産生直接影響。

  減持計劃零星出現

  明年1月8日,規定了半年“時效”的“18號文”即將到期,但上市公司主要股東的減持意向卻並不踴躍。據上證報資訊統計,11月以來,僅有1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股東減持的提示公告。

  如12月23日,牧原股份發佈股東減持計劃公告,公司第三大股東國際金融公司將於明年1月28日(解除限售)起,且在正式減持公告發佈三個交易日後,通過二級市場或大宗交易平臺轉讓所持2.12%上市公司股份。

  從公開資訊看,國際金融公司為原始股東,牧原股份2014年1月28日上市後,國際金融公司持股比例為4.24%,此後經首輪減持(上市滿一年後可減持一半持股),截至目前的持股比例降為2.12%,也在解禁後選擇套現。

  無獨有偶,金貴銀業日前也接到了二股東招商致遠資本的減持計劃告知函。公司于12月10日公告披露,招商致遠資本的減持量將不超過其當前持股數的90%,即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約為1509.37萬股。減持時間則是從正式發佈減持公告之日起三個交易日後至明年7月28日。

  除此之外,道氏技術羅頓發展印紀傳媒江南化工易聯眾國禎環保菲利華東方電纜等公司也發佈了股東減持的提示性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發佈減持計劃的股東大多是持股比例較低,這些股東本身對上市公司運營就沒有太多決策權,更像是財務投資者套現離場。

  比如,印紀傳媒11月24日就公告稱,公司第三大股東張彬因個人資金需求,擬通過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在六個月內減持其所持8009.52萬股公司股份,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7.24%。

  此外,也有原大股東“退居二線”後的繼續淡出,如易聯眾,公司12月23日公告,出於個人投資新項目以及理財需要,公司曾經的實際控制人古培堅在多次減持之後宣佈,將於明年1月11日至7月10日內,計劃通過二級市場或大宗交易減持不超過4200萬股(佔總股本9.77%).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印紀傳媒目前正停牌籌劃定增,而易聯眾則剛剛完成易主並正推行定增計劃。由此,張彬與古培堅的退出恰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合拍,其影響將更為有限。

  市場影響相對有限

  “因為早有預期,相比市場面臨的拋壓,更多的影響是在投資者心理層面。”有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其實,減持並不會只在二級市場進行,大宗交易以及協議轉讓等方式的結合對股價的影響不會太大。”

  從近期披露的股東減持計劃來看,大部分都具有較長的緩衝期。易聯眾、金貴銀業、印紀傳媒等減持週期達到半年。這也從一定程度上釋放了股東集中減持所帶來的壓力。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從近期A股的走勢來看,整體行情還是以窄幅震蕩為主,並未出現單邊性的上漲趨勢。在偏謹慎的基調下,很多個股還沒有實現預期收益。在此前提下,投資者所擔心的大規模集中性的減持潮發生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區別來看,那些股價漲幅相對較高的公司,加之“18號文”到期,主要股東計劃實施減持的動力或許更高,投資者屆時需要注意甄別;但反之,那些股價仍處低位的公司,減持動力反而會“倒逼”主要股東抬升股價以求更高收益,至少從近期來看不會對市場造成大的影響。

  具體操作上,有市場交易人士表示,重要股東減持一般不選擇在二級市場直接拋售,而是走大宗交易通道。有些專業機構從大宗交易接過股票後,會盡可能“溫和”地在二級市場拋售。

  海通證券則在其研報中直言,對“18號文”到期不用過度焦慮。其分析稱,今年下半年限售股解禁市值約為1.24萬億元,其中大股東佔比67%,即8300億元。經其粗略估算,明年1月大股東解禁部分的減持金額預計為1400億元,相比今年5、6月減持高峰期産業資本對應減持額1469億、1256億,尚在可承受範圍內。而從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股東減持計劃來看,則遠未達到券商所預計的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有市場人士指出,若“18號文”到期後有大規模減持潮衝擊市場穩定,則不排除證監會將再度出臺相關規定進行緩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