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廣匯能源借錢逆勢佈局LNG 高負債運作不懼虧損

  • 發佈時間:2015-12-19 08:0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吳清  責任編輯:王斌

  一方面繼續融資借錢,另一方面在國內LNG産業嚴重過剩背景下依然逆勢大舉佈局。

  12月10日,廣匯能源收到證監會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恢復審查通知書》,重新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來融資70億元;而就在兩天前,廣匯能源剛發佈2015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票面利率公告,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 20 億元(含)公司債券。短短幾天內,廣匯能源四處出擊籌錢。

  與此同時,廣匯能源仍在大舉佈局LNG産業。12月7日,廣匯能源與世界500強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以下簡稱馬石油)簽署《LNG購銷框架協議》。廣匯能源在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提問時也坦承,目前能源行業形勢較為嚴峻,市場也時有質疑,廣匯能源是否能在困境中依舊依託自身獨特的 資源優勢 ,繼續借力政府能源改革政策發力,還有待考究。

  四處出擊LNG産業

  依據協議,從2017年開始,馬石油向廣匯能源出售交付LNG。LNG來自於馬石油的全球LNG供應資源池。廣匯能源擁有的江蘇啟東LNG接收站為主要接收站。目前,該項目仍在建設中。

  “最快明年10月份正式建設完成並展開試運營,”卓創資訊分析師劉廣彬告訴記者,此次與馬石油簽署長供協議正好趕上項目完工,一方面可以提前鎖定低價氣,一方面拓寬氣源、滿足公司LNG下游需求。

  據了解,馬石油是一家由馬來西亞政府全資擁有的石油公司,擁有整個馬來西亞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中宇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1月份,我國從馬來西亞進口LNG達267.6萬噸,LNG進口量佔總量的16.99%。低於從澳大利亞、卡達的進口量。“但這兩個國家比馬來西亞距離中國更遠,與馬石油合作縮短了遠洋運輸距離,能提供更近距離的LNG供應,”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陽表示。

  而就在三個月前,廣匯能源還和世界石油巨頭殼牌達成了LNG全産業鏈合作,涵蓋LNG的採購、儲存到銷售,以及下游業務的開發。

  廣匯能源與中石油在LNG終端領域的合作則更為直接,根據廣匯能源早前公告顯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廣匯液化天然氣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與中石油新疆、甘肅酒泉銷售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將分別在新疆、甘肅地區開展油氣終端銷售領域的合作。而按照計劃,2013~2018年,廣匯能源計劃建設908座LNG、L-CNG(壓縮天然氣)或民用加注站。預計到2018年年末,加注站數量將達1000座。廣匯能源拓展下游終端的雄心展露無遺。對比歷年報表也可以發現,天然氣業務所佔比例不斷提高,自2012年以來,天然氣業務利潤佔比從37.35%一躍提升至56.45%。實際上,廣匯能源已成為國內經營規模最大的陸基LNG供應商之一。

  高負債運作

  不過這一切都還只是美好規劃,無論是LNG接收站還是下游加氣站的建設都耗資巨大。

  一位加氣站人士告訴記者,一座常規LNG加氣站的投資平均在1300萬元到1500萬元之間,LNG市場欣欣向榮之時預計十年可收回成本。“而由於自2014年油價狂跌導致LNG經濟性削弱,下游客戶重新選擇燃油汽車,LNG汽車增長停滯,LNG加氣站效益變差,回收成本時間變長。”

  這也意味著,廣匯能源未來幾年發展700多座加氣站(現有200多座加氣站)投入的直接成本將達100億元左右,下游需求乏力則讓其回收鉅額投資成本的時間大大拉長,甚至出現長期虧損經營的局面。

  此外,廣匯能源的江蘇啟東LNG接收站建設也是典型“燒錢”項目。該項目將分三期建設,一期具備每年60萬噸的LNG存儲與轉運能力;二期具備每年150萬噸的LNG進口接卸能力;三期具備每年350萬噸的氣化管輸系統設施與管道外輸能力。其中一期項目投資18億元。“一般建一個LNG接收站成本都在50億~100億元左右,預計廣匯能源啟東項目整體預算成本也會十分可觀。”劉廣彬説。

  LNG領域鉅額的投資即使是財大氣粗如中海油也持謹慎態度,對於民營企業廣匯能源來説更是如此。實際上,廣匯能源一直是高負債運營。記者注意到,截至2015年9月30日,公司資産負債率為68.32%,高於同行業48.31%平均水準;處於相對較高水準,且呈現緩慢上升勢頭。

  廣匯能源公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發行的尚未到期的公司債券和銀行間債務融資工具共8筆,合計82億元。

  由此,廣匯能源近年來每年均需支付大量利息支出,直接影響到公司經營業績。對於居高不下的公司債務,廣匯能源方面回應記者稱,最近三年,公司處於向能源業務轉型的過渡期,建設項目投資金額大,公司債務融資增長的確較快。2015年,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不超過70億元A股股票將對公司維持穩健的財務結構産生積極影響。

  豪賭未來

  而可預見的幾年內,LNG領域的供應過剩、需求乏力仍將持續。

  2014年,全球LNG接收站總能力7.24億噸/年,是貿易量的3倍。多數國家LNG接收站利用率處於較低水準,産能嚴重過剩。歐盟天然氣消費量在2010年就達到峰值,LNG接收站利用率大多在30%以下;中日韓三國的LNG接收站為滿足季節調峰需求,利用率在40%~50%之間;美國頁巖氣革命導致進口需求銳減,目前LNG接收站利用率僅為1%。

  與此同時,目前全球仍有1.28億噸/年的LNG生産能力在建,由於歐洲需求下降、美國開始出口,日本、南韓LNG需求也將隨著核電的發展而下降,可以預見未來五年全球LNG市場都將處於過剩狀態。

  “需求增速放緩、資源嚴重過剩、競爭日益激烈、價格低位徘徊會是未來較長時間內LNG行業常態。”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王海博對記者直言。

  在此背景下,廣匯能源的天然氣版圖仍然在高速擴張,怒砸幾十億元,卻未曾想到遭遇今年天然氣市場的“寒流”。隨著國際油價的斷崖式下跌,LNG價格也一路走跌。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的長協LNG價格跌幅超過30%,現貨LNG價格跌幅則更大。

  同時,油價、煤價的暴跌,天然氣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進一步抑制了下游需求。2015年前9個月天然氣消費累計增速僅為2.5%,而2000年至2013年,中國天然氣年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705億立方米,年均增速曾高達16.1%。

  為此,多家研究機構也發出警示——中國LNG産業産能將出現比較嚴重的過剩局面,而未來LNG進口氣價格也存在波動,市場風險不容忽視。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興坤直言,産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廣匯能源依然在LNG領域投資百億元逆勢佈局。“廣匯能源敢這麼做,一方面是國內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進口廉價LNG能賺取部分差價;另一方面,供應自身下游氣站,賭未來LNG消費會回升。”上述加氣站人士表示。

  不過這一切依然只是美好的期待。金銀島分析師梁津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LNG進口量1473.6萬噸,同比下滑4%,下游需求持續疲弱致使LNG工廠開工率常年低位運作于30%~50%之間,就連採暖季的到來也難以帶動調峰需求回升。同時發改委11月下調了車用天然氣0.7元/升,不過車用天然氣市場依然低迷,11月份國內天然氣卡車市場合計生産861輛,比去年同期的4644輛大幅下降81%。

  這表明,LNG産業持續低迷,車用天然氣市場在降價利好刺激下依然維持下滑趨勢未變。此時,廣匯能源百億元佈局LNG市場不啻為一場豪賭。

  不唯LNG領域,煤炭、石油行業都早已陷入低谷。而作為國內少有全面涉足煤、油、氣三種資源的民營能源企業,廣匯能源的壓力可知。廣匯能源2015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營業收入為37.96億元,同比下降24.14%,1~9月公司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下降77.97%。

廣匯能源(600256) 詳細

LNG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重慶燃氣 15.76 3.89%
2 廣州發展 8.47 0.83%
3 富瑞特裝 16.66 0.06%
4 升達林業 8.31 -0.12%
5 東華能源 15.11 -0.2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大通燃氣 13.50 -4.73%
2 四川美豐 9.33 -2.30%
3 三聚環保 46.68 -2.28%
4 通源石油 8.94 -2.08%
5 新疆浩源 15.90 -1.6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