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紫光成並購土豪 屢次上演“蛇吞象”

  • 發佈時間:2015-10-22 07:34: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騫爻  責任編輯:楊菲

  資本市場向來對科技題材有著敏銳的嗅覺。9月29日,清華係旗下紫光股份(000938)全資子公司紫光聯合與西部數據簽訂了《股份認購協議》,擬投資37.75億美元,以92.50美元/股的價格認購西部數據新股4081萬股。交易完成後,將持有西部數據約15%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將獲得西部數據一個董事會席位。

  這是科技界又一樁錢砸得令人眩暈的並購。儘管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是一樁合算的買賣,但這著實讓紫光股份在資本市場又閃亮了一回。

  另據最新消息,西部數據週三宣佈,將以190億美元收購存儲晶片廠商SanDisk,紫光入股西部數據將更受關注。

  海外並購如火如荼

  公開資料顯示,紫光集團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骨幹企業之一,其前身是清華大學于1993年成立的清華紫光,當時是基於大學應該獨立賺取運營預算的政策而設立的。公司利用清華大學擅長理工科的特點,主要面向高科技領域投資。綜觀紫光的發展歷史,它的産品除了面向最終用戶的掃描器、電腦、快閃記憶體盤、光碟等,還有軟體和系統整合業務,以及面向餐飲、交通等行業的解決方案。

  幾年前的紫光一度默默無聞,國內外知名度一直遠低於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直到2014年,一則超過200億美元的收購傳言,讓紫光名聲大噪。今年7月,紫光集團非正式地向晶片存儲巨頭美光科技提出金額高達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但遭到了美光的拒絕,據悉是因為美光擔心美國政府基於資訊安全方面的考慮阻撓此樁交易。

  然而這樁收購並沒有真正畫上句號。上個月有爆料稱,在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就出現了紫光的身影。

  此前,紫光曾幾度上演蛇吞象的戲碼,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7月,紫光集團先後完成對中資背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展訊、銳迪科私有化,分別作價17.8億美元、9.07億美元。交易完成以後,紫光集團一舉成為中國晶片設計龍頭企業。2014年9月,紫光獲得了英特爾15億美元的投資和20%股權。2015年5月21日,紫光股份以不低於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公司51%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

  此外,紫光集團旗下各投資平臺也在資本市場頻頻出手。今年6月,紫光國際以1.24億美元入主500彩票網。7月,紫光國際宣佈以1億美元的首輪投資入股移動作業系統創業公司Acadine。

  據悉,Acadine是一家位於香港的移動作業系統公司,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宮力為前火狐中國董事長,他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要産品為H5OS移動作業系統,類似于Firefox OS,可應用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以及物聯網等領域。

  觸角伸向同門兄弟

  紫光係並不滿足於在海外瘋狂掃貨,今年10月有傳言曝出,紫光股份擬收購兄弟公司同方國芯(002049)。

  同方股份10月13日晚間公佈了停牌進展,同方股份稱,此次重大事項可能涉及公司將持有的同方國芯部分股權出售給公司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同方國芯的最大股東是同方股份,而同方股份是紫光集團的關聯公司。公告特別指出,此舉意在“落實國務院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的精神”。同方國芯和同方股份(600100)的股票目前均在停牌。

  業內人士認為,同方國芯和同方股份的停牌意味著清華係內部資産整合將加速,未來將有更多的資本運作預期,如理順股權關係、消除同業競爭等。

  財報顯示,紫光股份2012年總收入為65.3億元,凈利潤為7232萬元;2013年總收入為85.20億元,凈利潤為1.01億元;2014年總收入為111.45億元,凈利潤為1.26億元。從財報可以看出,紫光股份經營呈現穩定增長態勢,但仍有一些投資者為公司的未來捏一把汗。因為無論怎麼看,這樣數目龐大的收購都像是紫光吞了一頭大象。

  讓人眼花繚亂的一樁樁收購,背後昭示著紫光的野心,除了在主營的晶片業務上欲成為國內第一、世界前列的晶片巨頭,紫光還打算在物聯網、雲服務等新領域嶄露頭角。

  眾所週知,紫光的國企背景,根正苗紅,有政府撐腰,還有清華係支援。作為一家備受各方重視的資訊科技國企,紫光肩上的重擔顯而易見。一位熟悉紫光的人士告訴記者,未來紫光可能將整合全球資源,輔以內地政策、資金和市場,不斷壯大業務版圖,成為IT領域的一面大旗。紫光的擴張路徑越來越清晰,清華係晶片帝國版圖也逐漸浮出水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