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企業家隨習近平訪美 馬雲列榜單首位
- 發佈時間:2015-09-22 14:14:49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楊菲
今天(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赴美進行國事訪問,隨行的15位企業家亦備受關注。
根據美國保爾森基金會官網此前公佈的名單,這15家企業是阿里巴巴、萬向集團、騰訊、聯想集團、新奧能源、中遠集團、中國建築、雙匯集團、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伊利集團、百度、海爾集團、玉皇化工以及天津鋼管集團。
一些國家元首出訪會帶數百位工商界人士隨行,東道國參與交流的企業勢必更多,名額充足,想參加的企業多半可以如願。而此次中美雙方各出15家企業,是一次“精品交流”,中美雙方篩選企業時要花一番功夫,更要有一套邏輯。我們不妨還原一下從眾多優秀企業中篩選出這15家企業的邏輯。
與美國企業“勢均力敵”
根據東道主的安排,將與中國企業家交流的美國企業有蘋果(市值6470億美元)、微軟(市值3478億美元)、亞馬遜(市值2528億美元)、IBM(市值1416億美元)、思科(市值1293億美元)、伯克希爾、通用汽車、波音、杜邦、迪士尼、星巴克等15家。除了谷歌和FB(這有些耐人尋味),美國頂尖公司盡在其中。僅蘋果、微軟兩家的市值就將近1萬億美元。
外交講究對等。美方的陣容超強,參加對話的中國企業在規模、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必須盡可能與之對等。如果是公眾公司,市值最能體現其綜合實力。下表列出了隨訪企業家以及各家企業旗艦上市公司的代碼、市值(按9月20日收盤價)。
13家企業集團的“旗艦”上市公司市值合計5.66萬億(約合8900億美元),其中中遠、中國建築等眾多企業集團只將部分業務上市,而玉皇化工、天津鋼管沒有上市。如果完整統計,15家企業集團的總市值約為1萬億美元。
在13家公眾公司中,有4家市值超過1萬億人民幣,依次為工行、中行、阿裏和騰訊,其中阿裏和騰訊都是1萬億出頭。
如果拿出中石油、中移動等巨無霸,15家企業的總市值將顯著提高,但在已經有了兩家大銀行的情況下,不宜再讓壟斷行業央企入選。
市值的懸殊説明中美企業的差距還很大,但也從另一個方面説明美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及潛在合作夥伴的重視。
靚麗的成績單
僅僅體量大還夠,真正優秀的企業應當具備很強的盈利能力。隨訪公司中的13家公眾公司,2014年營收、凈利潤總額分別達到3.38萬億和5671億。另外兩家非上市公司的業績想必也非常靚麗。
不過靚麗中也有隱憂,那就是金融業一枝獨秀,其他企業相形見絀。
13家公眾公司年均營收2600億,而BAT三家營收合計僅為1805億,相當於工商銀行的27.4%。盈利能力的差距更大:BAT三家凈利潤總和為577億,僅相當於工商銀行的20.1%;工行、中行凈利潤率分分別為42%和37%,兩家的凈利潤合計達4447億元,佔13家凈利潤總和的78.4%。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企業盈利能力遠高於金融以外的其他行業。BAT中阿裏凈利潤率最高,達45%;百度最低,也有21%;聯想、海爾凈利潤率分別只有2%和6%;雙匯、伊利均為8%。
平衡之道
中國人最講究平衡,這15家企業不僅要突顯所有制和資本的多元化,還要體現傳統與新興産業互補、健康發展。
從企業産權性質來看:15家企業裏中遠集團、中國建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天津鋼管集團為國有企業,其餘10家均為民營企業。
從資本來源看:阿裏、百度利用外資發展壯大並在美國上市;騰訊、聯想、新奧能源在香港上市;工行、中行、雙匯發展等在A股上市。
從行業屬性看:BAT代表新興的網際網路經濟;工行、中行代表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的金融業;雙匯、伊利體現居民消費升級;聯想、海爾代表達到國際化水準的中國製造業;其他6家企業分別代表物流、建築、能源、化工、汽車等行業。
總體來看,BAT代表著蓬勃發展的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而工行、中行的作用是“充數”,不是湊企業之數,而是拔高15家企業的總市值、營收、利潤。
務實
隨訪不是請客吃飯,中美企業需要相互對接、取得實質性成果。估計次此隨訪的中國企業都有在美國發業務的明確意向,至少與一家美國企業有業務交叉點,而且合作的可能性較大。説不定有“幾對”已經談妥合作意向,只是在等一個好的契機對外公佈。
BAT、聯想及工行、中行都有意擴展海外業務;
伊利、雙匯則希望尋找品質可靠、供給有保障的海外奶源、肉源;
新奧、萬向都在尋求與美國能源巨頭合作,將清潔能源技術和産品打入美國市場。
其實一些企業早已飛赴美國。根據據媒體掌握的資訊,雙匯集團、玉皇化工的老總已在美國,等候習主席及其他隨訪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