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出臺

  • 發佈時間:2015-09-01 02:31:2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劉楊  責任編輯:楊菲

  配網投資上調正式落地。8月31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通過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有效加大配電網資金投入;預計在2015年至2020年,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於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於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於1.7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能源網際網路帶動配網升級需求,預計長期配網自動化和通訊領域受益顯著,短期將對農網改造帶來的網架一次設備構成利好。

  加快建設現代配電網

  根據該行動計劃,到2020年,我國中心城市(區)智慧化建設和應用水準大幅提高,供電可靠率達99.99%,鄉村及偏遠地區全面解決電網薄弱問題,基本消除長期“低電壓”。

  在加快建設現代配電網方面,行動計劃提出五項具體措施,具體包括:提升供電能力實現城鄉用電服務均等化;構建簡潔規範的網架結構,保障安全可靠運作;應用節能環保設備,促進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推進配電自動化和智慧用電資訊採集系統建設,實現配電網可觀可控;滿足新能源、分佈式電源及電動汽車等多元化負荷發展需求,推動智慧電網建設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預計到2020年,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101萬公里。

  同時,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包括電網電源統一規劃,優化電源與電網佈局,加強規劃銜接,促進新能源、分佈式電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等多元化負荷與配電網協調有序發展,開展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大中城市加快啟動地下綜合管廊示範試點工程,部分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設綜合管廊項目;推進用電資訊採集全覆蓋;加快智慧電錶推廣應用,全面建設用電資訊採集系統,推進用戶用電資訊的自動採集,2020年智慧電錶覆蓋率達到90%等。

  行動計劃還提出探索能源互聯平臺建設。探索以配電網為支撐平臺,構建多種能源優化互補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實現能源、資訊雙向流動,逐步構建以能源流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能源與資訊的深度融合,推動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其中包括:滿足新能源和分佈式電源並網,實施用戶智慧友好互動工程,以及開展微電網示範工程。

  在行動計劃政策保障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加大財政資金支援力度,完善電價政策,發行配電網建設改造專項企業債券,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配電網投資,鼓勵多種方式購售電,加快研究稅收扶持政策等多種方式支援行動計劃的開展。

  産業鏈較長

  行動計劃的出臺是“穩增長”背景下的重要投資拉動舉措之一。此前建設慢于市場預期的電網投資有望上調。

  電網投資帶動産業鏈長,是逆週期投資的重要選項之一。其中,在補短板和産業技術升級兩大趨勢影響下,配網農網領域需求空間巨大。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本輪配網農網建設在城鎮化和穩增長大背景下啟動,後續新電改落地的增量投資主體有望涌現,建設力度有望超出市場預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啟動實施了2015年新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926億元投資項目;國家電網在年初900億元農網投資基礎上,再新增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673.8億元;浙江、湖北、河北、山東等省也紛紛上調農配網建設規模。因此,“十三五”期間,配網投資預期從此前的1.46萬億元上調至2萬億元。

  行業人士指出,初期農網啟動建設將帶給一次設備需求增長;中長期看,配網自動化(包括主站、通訊和終端)將享受遠超行業的複合增長。

  此外,行動計劃的出臺更令“能源網際網路”概念由四部分構成的輪廓顯現:推進能源生産智慧化、建設分佈式能源網路、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以及發展區域電網的通信設施和新興業務,而電力應用則是其中的核心。

  安信證券分析師對此表示,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金額約2.5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預計能源網際網路市場至少在3萬億元以上。該市場的商業機會在電力調配、交易市場和微電網為中心的網路中傳遞,後期有望受益於政策的加速落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