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央企整合仍處風口 航運業巨無霸或兩年內重裝上陣

  • 發佈時間:2015-08-19 07: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矯月  責任編輯:楊菲

  中金公司認為,如果中遠和中海兩集團合併,運力將達158萬標箱,佔全球8.2%,排名全球第四,較第五名的Evergreen的運力高64%

  繼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重組中國中車之後,航運業央企重組一直被寄予厚望。8月7日晚間,中遠集團(又稱:中遠)和中海集團(又稱:中海)旗下的中海集運中海發展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科技5家上市公司同時公告宣佈停牌,原因均為接控股股東通知,其正在籌劃重大事項。

  此外,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又稱:中航係)旗下有中航電子中航機電中航飛機中航資本4家上市公司皆以“籌劃重大事項”為由停牌再次掀起市場對央企整合的預期。

  不過,不論是中遠和中海的整合傳聞還是中航係的整合傳聞,至今皆未有確實消息。

  對此,中國遠洋董秘郭華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於公司停牌與控股股東有關,涉及到集團層面,因此,具體情況公司這邊無法回答。其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收到消息”。

  同樣,中海科技董秘楊憶明也向記者表示,公司方面並沒有收到控股股東方面下達的相關消息。

  兩集團整合猜想

  繼中遠和中海旗下5公司同日停牌後,市場中傳遍了關於兩家集團的合併猜想。尤其是有媒體報道“中遠和中海兩大航運央企擬於近日聯合組建集團層面的改革領導小組”之後,兩集團的整合消息更是被傳的沸沸颺颺。

  據報道,該領導小組由五人組成,將於近期商討兩集團整合改革事宜並將在三個月內制定出初步的改革方案。這五人中,中海集團佔三位,中遠集團佔兩位。其中,中海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許立榮為組長,另外兩人從中海集團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徐文榮,中海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黃小文和副總會計師楊吉貴中選派。而中遠方面,其中一人是中遠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成員李雲鵬,另一人則可能是總會計師、黨組成員孫月英或者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孫家康中的一位。

  另據報道,在兩大集團之外,國務院國資委也將派人參與。消息人士稱,此次“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只是兩家央企整合的第一步,如果一切順利,完全整體合併預計在2017年前後。

  據報道,有航運界人士向媒體記者透露,“我們得到的消息,可以確定的是第一這個領導小組確實存在,第二這個小組是以中海為主導的”。該航運界人士表示,“我們在向中遠核實的時候,中遠的人説我們這邊是比較低調的,因為負責人是中海那邊的,我們也問過馬澤華董事長為什麼不在小組之中,對方回復可能是由於年齡原因”。

  目前,中遠和中海旗下上市公司停牌依舊。其中,中國遠洋稱,“目前該事項正在籌劃過程中,尚存在不確定性”。對此,中國遠洋董秘郭華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公司收到控股股東的消息的話,將會發佈公告,一切以公告為準。

  兩集團整合或排全球第四

  事實上,在航運業長期低迷的情勢下,多數業內人士更希望中國的航運企業能夠通過整合實現自身的強大,並在國際競爭中爭取話語權。不過,對於中遠和中海的整合事項,業內出現多種猜測。

  “中遠和中海可能會先從業務板塊進行整合,然後再進行集團層面的整合。”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申正遠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中遠和中海均屬於綜合性的航運集團,兩者在業務模式和內部管理上相差不大,尤其是運價和航線設置接近的集裝箱業務,因此兩者未來的業務整合很可能從規模化效應明顯的集裝箱業務入手,並逐步擴展至散貨、油輪等主幹業務,最終達成集團層面的整合。”

  自2014年9月份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後。這份文件的出臺對促進航運及相關産業央企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月,招商局集團與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宣佈合資成立國內最大油輪運輸企業“中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1.1億美元。今年5月份中海發展與中國遠洋的全資子公司中散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在新加坡成立合資公司“中國礦運有限公司”,專營鐵礦石海上運輸及相關幹散貨業務。

  上述合作被市場視為航運企業在業務方面的合作達成了共識。正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兩集團在業務上的合作可能性更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中遠和中海若實現重組,規模化效應明顯的集裝箱運輸將是最核心的板塊。

  中金公司分析,在航運央企中,從事集裝箱運輸的主要是中遠集團旗下的中國遠洋和中海集團旗下的中海集運。若整合實施,將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具體説來,中遠和中海將從三方面受益,分別是:航線網路資源整合、碼頭資源的整合和成本節約大有空間。”

  公開數據顯示,中遠集運和中海集運合計佔全球運力的8%。其中,中遠和中海的集運運力分別佔全球的4.4%和3.8%,全球排名第六和第七。

  中金公司認為,如果中遠和中海兩集團合併,運力將達158萬標箱,佔全球8.2%,排名全球第四,較第五名的Evergreen的運力高64%。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次兩集團的整合將是從集團開始。安信證券判斷集團層面先定方向,子板塊後續陸續跟進整合,整個重組過程最樂觀也要1年左右。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對上述停牌上市公司的採訪,也皆表示公司披露的重大事項是與控股股東有關,公司也在等控股股東的進一步消息。

  “一帶一路”戰略助推整合

  其實,在南北車合併之後,央企整合的市場預期就一直持續高燒狀態。

  對此,國金證券發佈研究報告分析,央企整合仍處風口,現在的合,是為了摒棄國內巨頭之間的內耗。其認為,央企整合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以及各方的官方表態等,均體現了央企整合風口正盛。從政策方面來看,今年5月份《關於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制定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方案。2015年8月9日央行發佈2015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骨幹船舶製造企業實施兼併重組。

  “央企合併符合我國走出去戰略。”國金證券認為,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核心關鍵。互聯互通包括路上互聯互通——高鐵、海上互聯互通——海運(造船)、空中互聯互通——航運。而實現這海陸空“三通”,首要的就是我國這三類企業要具備走出國門、與國際優秀同行企業競爭的能力。

  對此,中投顧問高研究員申正遠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下,交通運輸業和裝備製造業是最可能産生整合的兩個領域,其中航運業屬於國際化産業,“合二為一”後能夠明顯增強國際競爭力,屬於國家重點鼓勵走出去的行業,因此航運業的整合在“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下進展迅速。

  “行業的整合不僅要從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角度考慮,還要從企業産業鏈的角度出發進行業務整合以産生更好的經濟效益。”申正遠如是説。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