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1400億資金出逃 後證金時代首現千股跌停

  • 發佈時間:2015-08-19 07:26:4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昊  責任編輯:楊菲

  8月18日,A股市場遭遇“後證金時代”的第一次大跌,兩市跌停的個股達到1600隻,滬指單日成交額由前日的6263億元上升到7225億元。

  上週五(8月14日),證監會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證金公司在今後若干年不會退出市場,並將向匯金轉讓一部分股票,由其長期持有。然而,看似已經回歸常態的A股市場,卻在昨日(8月18日)再遭逾6%的重挫,兩市1600隻個股跌停,其中近期領漲市場的國企改革概念股、證金概念股更是大面積折戟。

  單日245點的大跌,讓滬指衝擊4000點的願望成為泡影,由國企改革概念聚集起來的人氣,也因這次殺跌遭到巨大打擊。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兩市資金凈流出1400億元,創下近3個月來最大單日凈流出紀錄。

  “國企改革”領千股跌停

  8月18日,A股市場遭遇“後證金時代”的第一次大跌,滬指全日重挫6.15%,連破3900、3800重要關口,報收3748.16點。個股方面,兩市跌停的個股達到1600隻,滬指單日成交額由前日的6263億元上升到7225億元。

  從盤面情況看,近一段時間領漲市場、且為帶動市場人氣立下汗馬功勞的國企改革概念,昨日大面積折戟:國企改革板塊單日下跌7.92%,前期強勢的洛陽玻璃際華集團、中糧係等全線跌停。此外,證金概念股“一號種子”梅雁吉祥,則是經歷了從漲停到跌停的蹦極式下跌。上述兩大熱點板塊的大跌對市場人氣産生極大打擊,截至收盤,幾乎所有行業板塊都大幅下跌。

  據Wind資訊統計,昨日滬深兩市資金凈流出1398.53億元,環比週一245.30億元的凈流出規模大幅增加,不僅連續第六個交易日實現凈流出,同時也是5月28日以來最大單日凈流出規模。且資金在開盤凈流出170.78億元,尾盤凈流出200.83億元,全天維持凈流出格局。

  消息面上,雖然央行昨日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為市場投放了700億元的流動性。但一些不靠譜的市場傳聞卻更有威力:比如市場謠傳的烏龍研報宣稱“改革牛”結束,又比如午盤突然傳出漢能可能導致國信證券東方證券在港子公司破産的消息。在上述傳言的影響下,尾盤國信證券亦是幾乎被砸至跌停。

  百萬元以上賬戶減55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有不少與股市密切相關的7月份數據出爐,由於股災的嚴重影響,相關數據大多極為慘澹。這些數據顯然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

  首先是中登公司發佈的7月月報。根據月報披露數據,7月份,滬指暴跌14.34%,空前的股災讓不少中等收入人群財富大幅縮水。100萬元以上賬戶7月減少近39萬戶,而此前的6月份,100萬元以上賬戶已經減少近16萬戶。6月和7月,A股100萬元以上賬戶合計減少55萬戶。

  此外,反映市場熱度的新增投資者數量,也在持續減少。7月新增投資者數為204.87萬,較上月減少55.89%,減少超過一半。截至7月末,期末投資者數為9269.75萬,其中自然人9243.06萬,非自然人26.69萬。

  另一方面,7月也出現了“基民大逃亡”的局面。據《中國基金報》報道,7月份股票市場大幅震蕩,公募基金同樣經歷罕見巨震。股市大震蕩使得資金瘋狂流入貨幣市場基金,貨幣基金在7月份規模暴增8077億份,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則出現接近萬億份的天量凈贖回。凈贖回比例預計達28.69%。偏股基金單月遭遇接近萬億份凈贖回和接近三成的凈贖回比例,這在公募基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對於昨日市場的暴跌,有私募人士認為,昨日放量大跌顯示了4000點左右拋壓依然較多,不過股指再次回歸到3373點上方的箱體震蕩,市場期待的二次築底時間可能進一步拉長。海通證券在最新的策略報告中表示,市場新的持續主線需要確認兩個因素:第一,9月16~17日美聯儲會議塵埃落定,在此之前,投資者對利率、匯率的擔憂始終存在;第二,10月政治局會議討論“十三五”規劃,這有可能成為新的投資主線,國企改革與“十三五”有可能類似于2014年11月的“一帶一路”、2015年上半年的“網際網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