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關聯方佔用資金量説法不一 *ST安泰墜落軌跡

  • 發佈時間:2015-08-04 08:47:4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處在退市邊緣的*ST安泰(600408.SH),在披星戴帽後又受到上交所的公開譴責,一時之間命運難測。

  上交所的公告顯示,此次對*ST安泰公開譴責的原因是由於其與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以及關聯交易應收賬款逾期時資訊披露等方面存在違規情形。根據公告顯示,2014年度,*ST安泰與新泰鋼鐵等關聯方佔用累計發生金額73.45億元,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仍被佔用的資金為17.69億元。

  事實上,2014年全年,*ST安泰就深陷債務泥沼,銀行的債務預期、遭銀行起訴以及大股東持股被凍結等債務問題突出,與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消息對*ST安泰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時代週報記者致電*ST安泰董秘辦公室,對方以書面形式回復時代週報記者稱,目前關聯方正在與*ST安泰積極協商制定還款方案,解決方案中的有關事項對*ST安泰構成了重大資産重組。“截至2015年6月底,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餘額為14.01億元。”根據解決方案,未來*ST安泰將與新泰鋼鐵等關聯方通過資産置換的形式抵消相應的非經營性欠款。

  “煤炭行業已告別黃金髮展期,未來也難有鼎盛時刻出現。另外,從國家大的政策導向來看,煤炭後期市場的發展一定會受到制約。”卓創資訊煤炭分析師張敏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在行業持續下滑的情況下,*ST安泰連續虧損兩年,如今債務問題又亟待解決,前途未卜。

  無名無實的關聯交易

  日前,上交所發佈消息對*ST安泰及其實際控制人李安民等相關責任人公開譴責。上交所查明,*ST安泰與實際控制人李安民控制的關聯方在2014年發生數額巨大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且公司在關聯交易應收賬款逾期時未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根據上交所公佈的資訊顯示,2014年度,*ST安泰在無真實交易的情況下,先向供應商支付用於採購原材料鐵礦粉和精煤的預付款,後由關聯方控股股東下屬子公司山西新泰鋼鐵有限公司(下稱“新泰鋼鐵”)從上述供應商處拆借資金,與新泰鋼鐵發生鉅額非經營性資金往來。

  根據立信會計事務所出具的資金往來匯總表顯示,2014年度,公司與新泰鋼鐵等關聯方佔用累計發生金額73.45億元,佔2014年末公司凈資産的489%。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仍被佔用的資金為17.69億元,佔公司2014年經審計凈資産的118%。

  “截至2015年6月底,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餘額為14.01億元。”*ST安泰董秘辦公室在對時代週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時代週報記者曾以投資者的身份致電*ST安泰董秘辦公室,該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截至去年年底,關聯方佔用*ST安泰的資金還有30多億。這與上交所及*ST安泰公佈的數額並不一致。

  此外,由於經營情況欠佳,新泰鋼鐵未能按照*ST安泰與其簽訂的日常關聯交易協議的約定,在下一季度末前將上季度的應付款項支付給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新泰鋼鐵累計應付公司及關聯方日常管理吸納交易價款共計18.19億元,其中逾期支付的款項達12.55億元,佔2014年末公司凈資産額84%,金額十分巨大。但*ST安泰在新泰鋼鐵未能按期支付款項的前提下,仍向其銷售貨物,且未及時披露前述重大逾期事項。

  因上述兩項事項,立信會計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公司2014年度財務報告出具了帶強調事項端的非標準無保留意見,認為公司應收關聯方款項金額較大,款項能否收回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同時對公司2014年度內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見,認為公司未能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相關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上交所指出,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的李猛和財務負責人趙永梅因參與公司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對公司重大違規負有主要責任;時任董事的武輝、張德生、冀煥文、董事兼董事會秘書郭全虎仔履職過程中雖不夠勤勉,但對於關聯方新泰鋼鐵與*ST安泰供應商之間的資金拆借事項並不知情,對*ST安泰重大違規責任相對較輕,應付次要責任。

  基於上述情況,上交所決定對*ST安泰及其實際控制人李安民、關聯方新泰鋼鐵、時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猛、財務負責人趙永梅予以公開譴責;對時任董事武輝等人予以通報批評;此外,還將對時任獨立董事李福林等人採取監管關注的監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資金佔用過程中,關聯方新泰鋼鐵的董事長李猛即*ST安泰現任董事長,與*ST安泰前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李安民為父子關係。而*ST安泰回復時代週報記者稱,目前暫未考慮李猛等董事的更換問題。

  漩渦中的李氏父子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ST安泰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李猛,同時李猛也是公司法人,實際控制人則仍為去年10月辭去董事長職務的李安民。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根據*ST安泰公告顯示,李安民辭去董事長職務的日期是2014年10月21日,而10月份正是*ST安泰債務問題集中爆發的一個月。其間,*ST安泰曾發出多則公告。

  根據*ST安泰發佈的公告顯示,由於公司經營業績受到宏觀環境的嚴重影響,以及期間公司高爐停産、焦炭限産的實際情況,公司流動資金緊張,致使部分銀行貸款未能如期償還,到期承兌匯票不能按期兌付。截至去年10月,*ST安泰有累計3.44億元銀行貸款等債務已經逾期。其中,包括流動資金借款2.1億元,銀行承兌匯票敞口8000萬元,商業承兌匯票5362萬元。

  此外,*ST安泰實際控制人李安民也牽連其中。李安民向上市公司在招商銀行太原分行申請的授信業務項下的1億元借款提供了擔保,而這筆錢在李安民辭職前已經逾期。因此,在李安民辭職前,招商銀行太原分行向太原市法院申請,將李安民所持有的*ST安泰全部3.18億股股份及其孳息凍結,凍結期限為2014年9月30日-2016年9月29日。

  對於上述情況,*ST安泰在今年1月30日發佈公告稱,招商銀行太原分行在今年1月撤回訴訟,李安民所持股份也解除凍結。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去年10月爆發的債務危機中,還涉及此次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關聯方新泰鋼鐵。根據*ST安泰的公告顯示,截至去年10月,*ST安泰為新泰鋼鐵擔保的銀行債務中,有合計本金9624.98萬元的銀行債務逾期。加上此前的擔保額,截至去年10月,*ST安泰為新泰鋼鐵合計提供了10.21億元的擔保。

  在債務問題集中爆發的時候離開,李安民辭職的動機引人猜想。

  在債務問題及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事件中頻繁出現的新泰鋼鐵,根據工商註冊資料顯示,2005年由山西安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成立,註冊資本20億元,法人為李安民。經營範圍為生産鋼系列産品及合金鋼幫材等。此外,時代週報記者發現,根據新泰鋼鐵在工商登記的資料顯示,2013年6月20日,安泰控股曾認繳20億元,並於當日實繳完畢。

  根據工商註冊資料顯示,安泰控股成立於2006年11月,註冊資本為1億元,法人為李安民,兩個自然人股東為李安民和兒子李猛。經營範圍為以自由資金對外投資、並對其子公司進行管理。換言之,新泰鋼鐵的管理方為安泰控股。

  此外,新泰鋼鐵的對外投資資訊顯示,其先後投資了山西安泰集團冶煉有限公司和山西晉商飛行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山西安泰集團冶煉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法人為楊錦虎,股東為*ST安泰和新泰鋼鐵,*ST安泰持有其51%的股份。

  上述李氏父子成立的“安泰係”公司中,除了山西安泰集團冶煉有限公司併入到*ST安泰的報表中,新泰鋼鐵、安泰控股等均未併入報表。

  根據公開資料,*ST安泰有比較濃厚的家族經營色彩。

  *ST安泰前身為山西安泰國際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公司發起人為義安焦化廠、義安鎮洗煤廠和義安鎮精煤發運站。其中,主發起人義安焦化廠的前身義安安民焦化廠是由李安民個人投資設立的個體工商戶,成立於1984年。

  根據*ST安泰的招股説明書,*ST安泰的自然人股東中,李安民之弟李光明及妻弟范青玉都在列其中。李安民之子李猛,目前已穩坐*ST安泰董事長之位。

  退市邊緣扭虧難期

  “(退市)肯定也有這個風險,但是這個風險不大。”時代週報記者以投資者名義致電*ST安泰董秘辦公室時,對方工作人員如是解釋道。

  不過,對於*ST安泰來説,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8月13日的復牌問題。

  “本次重大資産重組停牌以來,公司及有關各方積極推進重組相關的各項工作,組織各仲介機構對相關資産開展相應的審計、評估、法律、盡職調查等工作。目前,上述各項工作尚在進行中,公司管理層將積極督促各方,爭取早日完成本次重組並申請股票復牌。”*ST安泰在給時代週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並未正面提及8月13日是否能如期復牌。

  *ST安泰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ST安泰主要著重于解決新泰鋼鐵此次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根據解決方案,擬定為新泰鋼鐵的鋼鐵業務相關資産或股權,置出資産初步擬定為*ST安泰所擁有的山西安泰集團冶煉有限公司51%股權及部分對關聯方應收款項,資産置換的差額將首先抵消關聯方對*ST安泰的非經營性欠款。

  根據前述時代週報記者查詢的資訊,資産置換過後,新泰集團將持有山西安泰集團冶煉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李安民父子將通過安泰控股間接持有山西安泰集團冶煉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

  至於資産置換抵消差額以外的欠款,*ST安泰董秘辦工作人員並未詳細説明隨後將如何補齊。

  “這是市場優勝劣汰的一個過程,適者生存。現在幾乎所有的煤企微利的微利,虧損的虧損,盈利的幾乎沒有,不僅僅安泰,90%以上的企業都是在連續虧損。”卓創資訊煤炭分析師張敏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時代週報記者查詢*ST安泰歷年來利潤表發現,*ST安泰首次出現虧損是在2006年的一季度,當年一季度*ST安泰凈利潤報虧2322.48萬元。事實上,在2009年以前,*ST安泰都保持著較為穩定的盈利水準。

  根據*ST安泰歷年的利潤表顯示,2009-2011年,*ST安泰連續三年虧損。連續三年虧損後,*ST安泰在2012年曾扭虧為盈,但從2013年開始再度陷入虧損。

  “産能過剩,經濟不景氣,高耗能行業對能源需求萎縮,下游終端需求增速在放緩,跟我們國際經濟的基本面有很大關係。”張敏表示,“所有的大煤企,利潤都在下滑,煤價也沒有反彈的跡象,這種情況太普遍了”。

  金銀島煤炭分析師陳泉金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行業處於低迷狀態,煤企會選擇涉足其他行業。“很多選擇去做旅遊業、食品還有煤化工。轉型後,煤化工屬於新上的一個産業,投資比較大,但是回饋的利潤和投資並不是很對等,轉型並不是很穩定的出路。”陳泉金補充道。

  對於未來的扭虧規劃,*ST安泰在給時代週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表示,公司已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優化生産組織方案、抓好安全生産、制定經濟科學的行銷策略、大力開展節能減排、深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公司還將圍繞行業整合、産業升級、轉型發展等長遠規劃,進一步延伸和完善迴圈經濟産業鏈,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至於具體的措施,對方並未透露。

安泰集團(60040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