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張藝謀背書 三湘文化全資收購觀印象謀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7-08 09: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傳統企業跨界收購文化傳媒公司的熱度仍在延續。昨日,曾推出《印象麗江》、《又見平遙》等實景演出、情景劇的觀印象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觀印象”),就被主營房地産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三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湘股份”)擬作價19億元收購。此次收購也意味著三湘股份將涉足文化領域。

  全資收購觀印象

  三湘股份昨日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股權的方式收購觀印象全體股東持有的觀印象100%股權,總對價19億元。同時,公司擬通過鎖價方式向公司實際控制人黃輝、雲鋒新創等10位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9億元,用於支付本次收購的現金對價和補充流動資金。本次交易完成後,觀印象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據悉,標的公司觀印象自成立初便形成了以張藝謀、王潮歌和樊躍三位導演為核心的團隊,自2004年的《印象·劉三姐》項目至今,觀印象已成功打造了“印象”和“又見”兩大品牌,已是國內實景演出項目製作的標桿企業。

  為了收購觀印象,三湘股份此次達成的19億元股權交易對價較之前的預估值16.67億元有一定的增值。對此,三湘股份則表示,公司與觀印象存在因協同效應實現業績增長的可能,以及觀印象對接旅遊資源的獨有性和稀缺性,考慮到具有品牌價值和以張藝謀為首的核心導演團隊的聲望,而且參照了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水準。

  對於此次跨界收購,三湘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房地産開發經營。交易後,公司將新增旅遊文化演藝類業務,積極謀求進軍文化、旅遊行業等創意和服務領域。

  張藝謀背書

  張藝謀作為重要股東為觀印象背書是保證此次順利收購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次收購中,觀印象全體股東做出承諾,觀印象2015-2017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元、1.3億元、1.6億元。目前,觀印象的盈利模式為“演出創作+智慧財産權許可”模式,截至2014年底,觀印象所有演齣劇目已累積演出超過1.5萬場,觀演人次逾3000萬。

  一定的收益基礎和同步的發展方向也為三湘股份下一步轉型做了鋪墊,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在傳統企業跨界收購文化傳媒資産中,上市公司會拿並購事件做資本概念,尤其是文化板塊,傳統産業與文化産業的融合度高,適應力更強,這種炒概念的情況下主營業務是不變的。同時,也有上市公司是為轉型,主營業務需要調整,而利用現有的資本並購來實現調整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三湘股份為了保證收購後觀印象的順利發展,也與觀印象的核心創作團隊達成協定。據公告顯示,交易達成後,張藝謀自本次交易交割完成之日起在觀印象的服務期限不少於三年;王潮歌、樊躍自其承諾出具之日起在觀印象的服務期限為三年且各自完成一個“印象”或“又見”系列項目。此外,上市公司預留300萬股權激勵股份,用於激勵新加入上市公司的核心員工。

  對此,魏鵬舉認為,人才的核心價值意味著資源與業務,觀印象的品牌效益以及包括張藝謀等名人在內的人才團隊正是三湘股份非常看重的方面。

  水土不服的先例

  儘管文化傳媒板塊的跨界並購仍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跨界並購也會産生水土不服的情況,去年上市公司禾盛新材跨界收購老牌影視劇製作公司金英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失敗案例。在金英馬沒有完成業績對賭的情況下,禾盛新材出現首次虧損,投資減值損失高達1.5億元。

  深創投華北大區總經理劉綱表示,上市公司出於經營壓力或者為追求投資關注,會選擇相對更有知名度的文化傳媒産業,但是産業鏈並購是雙方面的問題。“除了雙方自身的發展模式、經濟形式會影響結合後的格局外,對選擇並購的對象了解不精準,調研不深入,也很難真實反映業績狀況。即使對象選對了,並購後管理、整合不到位,也會産生震蕩。”

  “文化傳媒作為輕資産以人為本,相對其他投資而言風險較大,其藝術性的特點帶來了收益的不確定性”,魏鵬舉強調,對投資方而言,不僅要對整個文化産業有充分了解,而且要對其産業特徵有一定的準備,不同行業的經營模式不同,收益與風險也相應不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