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寶光股份終止重組再掀爭議 借殼方稱保留訴訟權利

  • 發佈時間:2015-04-21 07:19:56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4月20日晚間的一則公告,意味著剛剛宣佈終止重組計劃的寶光股份(600379.SH),將於21日開始復牌交易。

  而圍繞著此次重大資産重組終止的爭議還遠未結束。

  4月20日,寶光股份為此專門召開了一場投資者説明會。寶光股份董事、代理董秘楊天夫、資産注入方恒信正隆代表李曉東、獨立財務顧問長城證券代表李若馨等均參與其中。

  説明會上,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重組終止的真實原因、3000萬違約金等。

  終止原因受爭議

  4月16日,寶光股份連發6份公告稱已終止本次重大資産重組,而“借殼方”正是曾三度闖關IPO的恒信璽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信璽利),其控股股東恒信正隆的實際控制人為李厚霖

  “我們當時從七八個殼裏選中寶光股份,也實實在在的推進了4個月,沒有顯示出任何不往前走的意思,但對方突然單方終止,感覺很突然。”李厚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説。

  對於終止緣由,寶光股份4月16日披露的其控股股東北京融昌航《告知函》顯示主要有兩點。

  分別是“資産置入方和財務顧問從未就工作具體進展和重大問題等方面事宜與其他重組各方有過正式溝通,財務顧問也從未組織重組各方參加過工作會議等”。

  以及“對上市公司的資産、負債等估值差額和員工安置補償事項金額分歧較大,寶光集團向北京融昌航報價7161萬元,而北京融昌航和恒信正隆協商,但無法就上述金額及承擔主體達成一致。”

  在前述説明會上,針對第一個原因,李若馨回應投資者稱,“重組草案階段召開了多次仲介機構協調會,亦有上市公司代表參會,均形成會議紀要。”

  楊天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説,“重組4個多月了,沒有開過一次所有重組各方參與的會議。”

  對於第二個終止原因,有投資者詢問“恒信正隆和北京融昌航就寶光集團要求的7161萬元的職工安置補償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是否存在承諾前後不一致的情況?”

  李曉東回應稱,“根據相關協議,融昌航向寶光集團支付補償金是其法定義務,本就不該恒信承擔,但為了順利推進重組,我司主動承擔了”。

  據其介紹,恒信正隆曾在4月9日向寶光股份致函承諾“如北京融昌航確實缺乏支付能力,為保證本次重組的順利推進,我司願意代融昌航先行墊付”。

  據恒信正隆方面人士透露,李厚霖在列席寶光股份4月14日召開的董事會時,亦明確表態願意全額代融昌航支付上述補償金,且事後不再向融昌航索賠。“所以,這種説法完全不成立。”

  “對7000萬補償金的問題上,我們也是一步步退讓,從先行墊付保留追索權力到先行墊付並協商承擔問題再到最後的願代全額支付不再索賠。”李厚霖表示。

  小案例折射大問題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如此,仍未能令上市公司方面回心轉意。

  “第一個理由有點牽強,就算真的溝通不夠也完全可以商量解決,沒必要直接翻臉,第二點同樣如此,對方已同意讓步,還要堅持終止,不能不讓人懷疑終止背後的真實目的。”上海一位重倉持有寶光股份的投資者認為。

  在該投資者看來,恒信正隆方面如此讓步的做法也頗讓人“看不懂”,“聽説馬上就要搞註冊制了,而且不是早就説借殼上市的審核等同於IPO嘛。”

  “不説別的,最起碼的借殼上市有IPO所不具備的時間優勢,借殼快的話幾個月就能上市,而IPO呢?弄不好要等幾年”上海某券商一位投行人士對此認為。

  在其看來,這也是李厚霖屢次放棄IPO排隊轉而尋求借殼的原因,也同樣是因為如此,賣殼方才能顯得如此的強勢。

  “我擔心的是,以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大家壓根不把註冊制當回事,要知道如果真的實施嚴格意義上的註冊制,想上市的企業誰願意去借殼?到時這些殼公司都將一文不值,,但現在還有部分資金瘋狂炒作垃圾股,不能不説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悲哀。”上述投行人士稱。

  後續訴訟已在醞釀

  在前述説明會上,針對“此次終止重組是哪方違約,是否有違約責任?”的疑問,李曉東表示,“融昌航單方面提出終止重組,寶光股份董事會在終止重組理由不成立的情況下通過終止重組的董事會議案;所以,我們認為北京融昌行和寶光股份明顯違約。”

  楊天夫則表示,“我們簽署的協議是有多個生效條件的,目前條件一個也沒有達成。生效條件不具備的話,內容就沒有意義了。因此,我們不認為存在違約。”

  “從雙方口徑看,對違約條款爭議頗大。雙方到底是哪方違約,需要多少違約金額,最終需要法院判定。”廣東一位證券律師表示。

  李厚霖對記者表示,“具體方案還在商討中,目前保留訴訟的權利。”

  相對於雙方糾纏不清的恩怨,投資者顯然更關注寶光股份接下來的重組計劃。

  對於此次方案終止3個月後,是否有新的重組計劃,楊天夫回應稱,“請關注公司發佈的公告。”

  在前述投資者看來,寶光股份單方面終止重組,不排除是其想尋找更加誘人的重組標的。甚至已有媒體以“補漲給力,終止重組股‘黑天鵝’變鳳凰”為題加以預測。

  但北京一位私募人士對此並不認同,“寶光現在的市值已經高達41億元,作為殼的價值已經不大,更何況優質的資産完全不愁找殼。”

  正因為如此,該私募人士提醒投資者應該注意風險避免盲目跟風。

寶光股份(600379)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