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長虹受壓網際網路中報預虧 寄望混改難跨國資屏障

  • 發佈時間:2014-08-17 07: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身處充分競爭的家電行業,行動卻深受國資控股的掣肘,這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在長虹[微網志]半年報預虧的業績面前日益凸顯。而混合所有制改革,讓曾經失去過改制機會的老牌國企長虹集團再次看到了希望。

  改革路線圖曝光

  8月12日晚間,四川長虹(600839.SH)發佈公告,透露了大股東長虹電子集團的改革路線圖。

  公告顯示,改革的主要方案包括將長虹電子集團改組為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後簡稱長虹集團),積極引入各類戰略投資者,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同時擬研究中長期激勵管理辦法,通過改革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等6點。

  有接近長虹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四川省政府正在研究長虹的改革方案,審批結果還沒出來。但他對記者透露,據説綿陽市政府本週要對外正式公佈改革方案。“長虹改革的目的就是減負加放權,但具體要怎麼改,本週可能就有一個清晰的分析結果。”

  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提法,使長虹這場改革備受關注。

  業內有觀點認為,將長虹集團改組為控股公司,目的就是為在資本層面引進多元化戰略者鋪路。這也意味著,大股東今後將更多地聚焦在資本操作層面。

  資本市場對大股東的改制持樂觀態度。8月12日,四川長虹以3.76元漲停。

  事實上,長虹集團的這份改革方案並非突然拋出。今年5月28日,身兼長虹集團董事長與四川長虹董事長的趙勇已經在四川長虹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長虹將加快推進以“理順三個關係”(即長虹與政府的關係、董事會與經營層的關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為主的國有企業體制改革。

  但四川長虹對大股東即將進行的改革表態很謹慎。

  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對記者説:“這是涉及集團層面的改革,要以公告為準。從上市公司層面,無法對國企改革做解讀和詮釋。”

  但以上市公司在集團中的分量,集團改革對四川長虹帶來的影響毋庸置疑。

  劉海中對記者透露,長虹集團去年的營收為916億元,而四川長虹當期588.75億元的營業收入,佔到集團總營收的64.27%。

  需要跨越國資屏障

  被國資絕對控股的長虹,此前一直被詬病跟不上市場的步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長虹在去年年底高調推出啟客電視,此時,距離他的對手們聯手炒熱網際網路電視概念的那個夏天,已過去半年。

  而從四川長虹目前的股東結構也體現出了國資對上市公司的絕對控制。

  記者查閱四川長虹歷年年報後發現,四川長虹的前十名股東呈現出長虹集團控股下,自然人散戶、機構投資者以及本地國資並存的局面。數年間第二大股東的持股都沒能超過2%。

  以2014年一季報為例,長虹集團持有四川長虹23.2%的股權,處於絕對控股地位,第二大股東自然人孟令翠僅持有1.95%的股份。而四川長虹的董事會成員也均來自綿陽國資與長虹集團。

  事實上,早從10年前的長虹掌舵人倪潤峰時代起,長虹便開始了改制的嘗試。

  倪潤峰曾在2002年對媒體表示,“因為彩電行業是競爭性行業,未來國有股會逐步退出,長虹將成為民營企業。”但倪時代的改制均宣告失敗。據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長虹此前改制失敗,與當地國資的態度有一定關係。

  外資力量曾被看做長虹引進戰略投資者的首選。2002年,外界熱傳四川長虹已經與飛利浦達成了實行交叉持股30%的合資計劃,但這個計劃最終流産。

  7年後,長虹集團又曾經通過股票轉讓,使IBM[微網志]中國以1.08億元的價格持股1.56%,為四川長虹的第二大股東。但2011年8月,IBM賣掉手中的股票,不再是長虹的股東。

  倪潤峰還曾經試圖推行過MBO(管理層收購),但也無疾而終。

  2003年初倪潤峰在北京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黯然地説道:“管理層持股長虹還談不上,我們沒有別人幸運。”

  而在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看來,這次改革是長虹的“最後一次機會”。他對記者説:“目前長虹是家電企業中唯一明顯受體制束縛的企業。他的家電業同行們早已完成了改革。”

  來自網際網路的衝擊

  在試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呼聲下,是長虹遭遇到的困境,這個盤踞西南的老牌家電巨頭,已經意識到了網際網路給自己帶來的衝擊。

  正如劉海中對記者所説的那樣,“長虹變化從去年開始一直就有。”從去年10月開始,長虹一反常態地高調發佈了家庭網際網路戰略,併發布了一系列啟客電視、冰箱等智慧産品。長虹的股價也隨之迎來一波大漲。

  但這一系列變化卻沒能為長虹的業績增加些許顏色。

  7月5日,四川長虹發佈了2014年半年報的預虧公告,宣佈虧損額將達到1.7億-1.9億元的規模。而在早先發佈的一季報中,長虹的凈利潤已經劇減了93.75%。

  長虹將虧損的原因歸結于國內家電市場需求下滑,導致公司彩電、冰箱業務國內銷售未達預期,以及産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效益顯現滯後,彩電業務當期利潤貢獻大幅減弱等。

  而一個不容長虹忽視的事實是,在彩電、冰箱這些較為強勢的産業下滑之外,長虹的IT、通訊、數位影音等主營業務長期處於毛利低的狀態,甚至虧損。

  一季報中,其中數位影音的毛利率為-3.33%,通訊産品的毛利為0.54%,IT産品的毛利也沒能超過5%。而通訊、數位、廚衛的營收也均低於去年同期。

  事實上,多元化業務的發展,使長虹已經成為擁有數百家公司的龐大體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長虹的包袱。趙勇在股東大會上也説,長虹現在擁有將近兩百家公司,許多連他也叫不上名字。

  劉步塵也對長虹勢在必行的改革表示了擔心。“長虹改革成功與否取決於綿陽市政府,國資委[微網志]對改革是什麼態度。真正推動改革的還是政府,如果政府不放權,企業的改革就推不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