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證券被立案調查 20億款項仍去向不明
- 發佈時間:2015-09-11 08:12: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楊菲
繼被北京證監局暫停自營業務之後,方正證券全資子公司——民族證券再因20.5億元自有資金投資違法違規問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方正證券此前曾公開相關調查結果稱,這20.5億元曾以銀行為通道投向7筆信託計劃,但截至目前,除追回3.08億元外,該筆款項仍去向不明。而這7筆信託計劃中的部分信託計劃,與民族證券前控股股東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或存在潛在聯繫。
不得不提的是,在方正證券與政泉控股纏鬥看似平靜的背後,是民族證券越來越多的問題被動曝光。據北京證監局此前發佈的《關於對中國民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下稱《決定》) 民族證券主要存在三大問題: 一是去年9月至今年3月的財報及年報中,均將20.50億的投資定性為銀行存款,導致相關披露違規;二是2014年9月至今,民族證券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市值與其總市值的比例超過監管標準;三是大額資金使用的決策以及相關審批存在手續不完善。
20億問題款“前世今生”
自去年7月,方正證券收購民族證券後開始,由於前者與政泉控股在改選董事會以及整合方案等方面存有較大爭議,雙方纏鬥不止,互相“揭短”,直接導致財務無法合併,相關業務也各自獨立經營。
民族證券的20.5億元款項問題最早由方正證券披露。2015年4月28日,方正證券在年報審計時,對民族證券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認為其賬上20.5億元的同業協議存款未取得符合要求的詢證函,對該筆存款沒有獲取審計證據。
5月12日,方正證券公告披露,民族證券20.5億元款項涉嫌違規投資,並向監管機構申請介入核查。同月19日,方正證券公告稱,經北京證監局核查,民族證券確實存在20.5億元款項投資違規行為以及此外兩大問題,民族證券被勒令在6月15日之前進行改正,並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隨後的7月24日,北京證監局決定對民族證券採取監管措施,暫停民族證券除固定收益證券以外的自營業務,並對民族證券董事長趙大建、財務總監楊英等關鍵人物實施相關行政監管措施。
方正證券此前調查透露,20.5億元最早被民族證券定義為存入恒豐銀行的協議存款,但實際並不存在,而是于2014年9月至12月期間,以恒豐銀行作為通道和受託人,分別七筆投向了四川信託,這些信託計劃分別為“光明石化股份流動資金貸款信託計劃”共三期、“金輝商務流動資金貸款信託計劃”共一期、“鄭州熹曼股權收益權信託計劃”共兩期、“週口銀行股權收益權信託計劃”共一期,期限均為一年期。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注意到,20.5億元實際上對於民族證券來説並不是小數據。
記者查閱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的相關數據發現,截止到2014年年底,民族證券凈資本62.28億元,當年獲得營業收入19.35億元,凈利潤則為5.77億元。而20.5億元遠遠超過了當年民族證券的凈利潤,甚至超過了其2014年全部收入所得。
此外,來自4月30日方正證券會計差錯更正公告,方正證券對民族證券不予納入2014年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由此造成方正證券去年三季末的貨幣資金由267.49億元減少為190.66億元,減少的76.83億元正恰恰是民族證券去年三季末的貨幣資金額。推斷可知,上述不知去向的20.5億元,佔比民族證券彼時貨幣資金規模近三成。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方正證券公告還發現,截至目前,經相應會計差錯更正和追溯調整後,20.5億款項民族證券合計追回3.08億元,其中,2.09億元衝抵可供出售金融資産,0.99億元計入投資收益,但民族證券該筆資金的最終投向尚未查明,且仍有近17億元資金未追回,方正證券稱,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未收回資金已發生損失,不排除給民族證券的資金安全以及業務運營等帶來重大風險隱患的可能性。
對於該筆款項追回進展以及去向,方正證券相關人士今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最新回應稱,目前公司對民族證券這20.5億問題款項去向的調查進展,僅限于公告已披露內容。不過該人士透露,隨著8月啟動的民族證券的整合工作,公司對民族證券董監事會進行換屆,已逐漸掌握其財務資料。
三大問題背後
根據北京證監局出具的《決定》顯示,民族證券被指存在三項問題:
一是去年9月至今年3月的財報及年報中,均將20.50億的投資定性為銀行存款,導致相關披露違規;二是2014年9月至今,民族證券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市值與其總市值的比例超過監管標準;三是大額資金使用的決策以及相關審批存在手續不完善。
第一大問題目前剛剛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二三問題目前尚無更多披露。
對於第一大問題,有媒體報道稱,前述7筆信託投資的融資方曾在民族證券原股東政泉控股及其實際控制人郭文貴的資本運作中屢次“現身”。以鄭州熹曼股權收益權信託計劃計劃為例,該信託計劃的融資方—鄭州熹曼商貿有限公司的前身為鄭州廣益通股份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曾于2007年,從岳慶芝手中受讓盤古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盤古氏投資)的股權,而多方資訊顯示後者正是證券控股以及盤古氏控制人郭文貴的妻子;彼時一同參與受讓的公司還包括鄭州通原股份有限公司,但後來盤古氏投資的股權結構卻再度發生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郭文貴還曾以政泉控股持有方正證券的股權為盤古氏投資盤古大觀進行信託融資。據2014年11月10日晚間方正證券公告,中泰信託·北京盤古大觀項目信託計劃書中,自然人郭文貴公開確認作為方正證券市值108億元股份的持有人及實際權益人,數額與政泉控股持股方正數目相吻合。
第三方理財平臺資訊顯示,該信託計劃為“中泰·匯聚2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計劃項目融資方為盤古氏投資,融資到的資金用於投資北京盤古持有的特定資産收益權, 該特定資産收益權基於北京盤古合法所有的估值 12.99 億元的盤古大觀項目下 18 套頂級豪宅公寓所産生, 北京盤古將上述所融資資金用於調整自身債務結構,主要為償還銀行借款。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中泰信託官網發現,披露資訊也顯示,目前該信託受託人于去年11月15日辦理完畢抵押物的第二順位抵押登記手續。抵押物為盤古氏投資所持朝陽區北四環中路27號院3號樓盤古七星公館42套公寓,總面積為27540.44平方米,評估值約29.89億元。
而對於第二大問題,權益類證券,主要是指股票和主要以股票為投資對象的證券類金融産品,包括股票、股票基金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證券。《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規定,其中證券公司在自營業務中,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市值與其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5%。
事實上,民族證券去向不明的20.5億元資金涉及的單一信託計劃,並非權益類證券,屬於場外資産,不具備市場定價,就沒有市值概念,顯然與第二大問題無關。那麼,民族證券是否還存在其他二級市場的違規持倉問題,由此造成了第二大問題就不得而知了。對此,方正證券方面也並未作出有效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