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券商自查緊鑼密鼓 配資利益鏈面臨考驗

  • 發佈時間:2015-06-01 01:10: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種種跡象顯示,在監管層收緊杠桿資金的背景下,單純的傘形信託受到的衝擊並不明顯。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信託公司了解到,其傘形信託業務基本正常。某傘形信託規模位列前三的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透露,目前其公司平均一週能開一把新的主傘,近期平均每週傘形信託成立規模保持在40億元。某南方信託公司人士亦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目前其公司業務中,老傘新增子信託業務均能開展,但開新傘則視合作的券商而定,有的能做,有的不能做,每週的成立規模保持在十幾億左右。

  實際上,自去年下半年A股走牛以來,傘形信託這種此前名不見經傳的業務亦呈現爆髮式增長,並成為造就這輪“杠桿牛”的重要力量。早在去年10月,就有相關業務人士透露,傘形信託是信託資金涌入A股的最大通道,而傘形信託一度亦呈現爆髮式增長態勢。

  以東南沿海某信託公司為例,該公司在2014年6月份僅有11隻子信託成立,在行情啟動的7月份則成立了35隻,9月份成立了101隻,到了12月份其月度成立數量更是達到201隻。

  A股較高的杠桿率引發了市場監管者的擔憂。此後,監管層開始了一系列降杠桿的舉措,而傘形信託亦成為其關注的對象之一。在今年2月初,證監會就發文表示,禁止證券公司通過代銷傘形信託、P2P平臺、自主開發相關融資融券服務系統等形式,為客戶與他人,客戶與客戶之間的融資融券活動提供任何便利和服務。在4月中旬,明確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

  顯然,從目前情況來看,上述“禁傘令”收效並不顯著。業內人士認為,這與傘形信託的獨特的利益鏈有關。在傘形信託業務中,主要的參與方包括借助杠桿炒股的劣後級客戶,以及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銀行三類機構。

  就投資者而言,傘形信託較高的杠桿率和較低的融資成本有著相當的吸引力。對於券商而言,不菲的交易佣金是其參與該業務的最大動力。某傘形信託業務人士對記者透露:“我們為券商算過一筆賬,目前一把主傘的規模至少為10個億,而且傘形信託的交易相當頻繁,按照萬三的費率算,券商也能賺不少。”他説,這是在證監會兩次“禁傘令”後一些券商仍願意做這一業務的重要原因。對於信託公司而言,雖然在其中賺取千分之五左右的通道費,費率較低,但規模做大後信託公司的收入亦較為可觀。此外,作為優先級客戶的銀行理財資金,亦有著相當的積極性。

  例如,對於傘形信託配資“大戶”的某股份制銀行,中金公司就在一份研報中指出:該行明確表示,2015年將繼續增加理財對股市權益類投資的佔比。考慮到理財餘額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長,2015年理財權益類投資餘額的增長將至少在50%左右。銀行增加權益類投資的背景是理財規模快速增長,債券利率整體下行;同時,原先高收益率的非標資産難覓,所以銀行必須尋找替代性的高收益率資産。權益類投資特別是兩融收益權、傘形信託的風險很低,是理想的替代性高收益率資産。

  亦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一些信託公司的傘形信託中實際存在民間配資的影子。該人士透露説,一些信託公司為了做大規模,允許民間配資公司在傘形信託子信託中再挂傘,形成“傘中傘”的交易結構,而這類傘形信託則在近期的清查中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與券商掛鉤民間配資被重點清查

  某券商在其內部通知中表示,“對自查過程中發現、確認存在利用所提供的數據端口進行場外配資行為的,2015年5月25日起一律停止數據端口服務。”不過,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方了解到,這次清查的重點是民間配資。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場外配資主要有民間配資和傘形信託兩種形式,不過,傘形信託業務目前暫不受影響。齊魯證券之前在公告中也稱,“關於傘型信託目前只是暫停新增,存量客戶下一步研究對策,沒有要求下週一(5月25日)馬上停。下周(5月25日起)馬上停止的是民間配資直接接入公司系統的。”

  “降杠桿的大背景下,民間配資被重點清查,P2P配資進入股市的通道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深圳一家做股票配資業務的P2P負責人告訴記者,“那些已和券商合作開展此類業務、為客戶融資的平臺基本沒有什麼生存空間了,但非券商主動提供便利的平臺除外。”他説。

  上述人士稱,目前各家平臺的業務模式不完全相同,大致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平臺募資作為劣後資金,獲得傘形信託配資,也就是所謂的“傘中傘”,這類交易結構在近期清查中受到較大影響;第二種是結構化信託,即平臺募得劣後資金後,直接從銀行配資,之後獨立開設傘形信託賬戶,再向客戶配資。另外,亦有部分平臺以個人名義開戶,然後在賬戶內向客戶配資,但其交易結構亦與傘形信託相似。

  PPmoney董事長陳寶國此前在公開場合曾表示,如果平臺和券商不存在合作關係,而是直接向投資者配資,應當不在禁止之列,業務不會受影響。PPmoney公關部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券商自查場外配資的監管令對他們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首先他們的股票配資業務並非直接跟券商發生合作關係,而是在母公司內部為客戶完成配資;另外股票配資板塊的體量目前只有幾億的體量,與整個平臺上百億的成交量相比,佔比仍然較小。不過,她也承認,針對上述監管令,PPmoney在股票配資板塊會做相應的調整方案,但目前不方便透露。

  六合資本董事長李一也表達出和陳寶國相似的觀點。他認為,針對場外民間配資的監管主要會影響與券商通道掛鉤的那部分,對“與券商不存在主動合作關係、以個人名義開戶、在內部完成配資”的公司沒有太多影響,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利好。“上上週末監管消息出來後,從上週二開始已經有很多資金從券商渠道退下來,找到我們,我們的股票配資業務量同比也有了40%的提升。”他還補充道,因為原來走券商通道的資金量都比較大,基本每單在一千萬以上,而他們自己線上的客戶通常每單在幾十萬的規模,大單在兩三百萬左右,上周“猛增”的配資資金已經達到2-3個億,他預計在接下來兩周幫助這些資金找到融資出口。

  不過他也提到,資金量猛增也會對他們提出一些挑戰。“對於過大的體量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辦法全部解決這些資金的需求,我目前不想把規模做太大,因為未來行情一旦轉差,這麼大規模資金的閒置率也是令人頭疼的事,月均存量在10億左右是比較理想的情況,也是目前資金成本和風控可以承受的規模。”他稱,若未來規模超過10億,他會考慮將融資成本從月息2分提高到2分5。

  他説,今年以後成立的部分P2P股票配資平臺,有的還沒形成規模,有的業務與券商通道捆綁在一起,“一旦券商這部分的通道全部卡死,這類平臺後續發展會比較難。”

  市場波動料加劇

  “週三券商根據名單開始排查相關賬戶,週四市場就大跌,這極有可能與清理民間配資有關。”前述知情人士認為,上週四A股暴跌與券商清理民間配資有關。

  上週四,上證綜指大跌321.44點,最終報4620.27點,跌幅達到6.5%,深成指亦大跌6.19%至15912.95點,中小板收盤跌6.30%,創業板指收盤跌5.39%。一些機構人士認為,杠桿資金入市收緊這一利空消息是導致市場恐慌的重要原因之一。前述知情人士亦進一步分析認為,“民間配資的杠桿很高,之前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所以一旦對其監管有了實質性行動,不顧成本的拋售就極有可能。”

  北京某公募投資總監也認為,在目前市場點位上,前期獲利資金的“恐高”情緒已經很濃厚,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加劇市場波動,何況是監管層直接的業務指導和指令。他預計,監管層的場外配資自查指令和短期的市場震蕩會形成互為因果的互動關係,但長期看有利於充分洗掉高杠桿的資金,為後市的慢牛長牛提供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周銀證轉賬顯示A股凈流入5652億元,與前一週3719億元的凈流出資金形成對比,嚴查令也擋不住資金持續進入股市的熱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