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券商尚處於諸侯爭戰初期 中小券商當領頭羊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1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潘 敏  責任編輯:王文舉

  繼包括中信證券 、國泰君安、平安證券、長城證券、銀河證券和華創證券等獲得網際網路證券業務試點資格後,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日前披露,統一證券賬戶平臺將於“十一”期間上線。與之相配套,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也于近日公佈新版《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修訂版)》,明確逐步放開“一人一戶”限制。

  儘管券商觸網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業內人士直言,目前國內的網際網路券商發展僅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擺出的只是諸侯爭戰的棋局。

  券商的諸侯爭戰

  2013年被稱作網際網路金融元年,“券商觸網”開始成為一種時尚。

  正是在這一年,券商在網際網路創新出現主要的四種模式:一是在網際網路上自建網上商城,如長城證券;二是利用手機終端進行創新,發展“一站式”金融管理服務,如國信證券、國泰君安等;三是利用網上開戶進軍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如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四是和銀行對接,分業經營下的混業服務模式,券商代銷發行銀行理財産品,如光大證券宏源證券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最早建立的券商觸網格局開始發生裂變。

  國金證券傍上“大款”騰訊被眾人看好,最早試水網上開戶的華泰證券與網易牽手,中山證券“零傭通”被叫停後近期又與金融界簽署合作協議推出“證券通”。

  一時間,券商觸網“領頭羊”早已斗轉星移,市場的注意力由此前的大塊頭券商轉移到幾家中小券商身上。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從國金證券、華泰證券、中山證券等幾家券商尋找的合作網站來看,由於各家網站的實力差別很大,似乎也決定了這些券商日後的發展方向。

  作為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的騰訊與國金證券的深度合作被不少業界人士看好。據了解,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的內容包括網路券商、線上理財、線下高端投資活動等多個方面,相較于其他券商與門戶網站的合作更為全面。國金證券也因此被稱作“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

  “相比網易與華泰證券的合作,騰訊與國金證券的合作有著更大的空間,而中山證券與金融界的合作現在看更多的仍只是在零售業務的層面做文章。”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分析。

  除了與單純的網站牽手,近期的券商界還出現了券商與綜合性數據終端合作的案例,如國元證券與萬得的合作,大智慧收購湘財證券備戰網際網路金融。而另一邊,則是中金公司和廣發證券為首的獨立自主打造財富管理平臺的模式。此外,以東方財富網、同花順為主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始瞄上電子券商,開始挑戰傳統券商。

  正是基於目前的發展情況,對於網際網路券商發展有了新的分類方式。海通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丁文韜在研究報告中將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産業鏈分為三條主線:一是與具有流量入口的網際網路公司合作,並能對公司客戶、業績帶來實質性改變的證券公司,如東吳證券、中山證券、國金證券;二是擁有流量入口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如東方財富、同花順;三是與網際網路公司合作,謀求轉型的軟體供應商。

  券商觸網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網際網路領域發展最活躍的幾家券商,無論是國金證券、華泰證券還是中山證券都是民營的中小券商,弄潮兒不再是傳統券商的行業龍頭。

  現任中銀國際非銀金融分析師魏濤曾撰寫報告分析,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因為民營中小型券商擁抱網際網路的動機和意願最強,也最有可能成功。具體來看:第一,民營券商機制更靈活、決策更迅捷、行動更快速,更有可能把握戰略機遇;第二,民營券商觀念更為解放,更符合網際網路精神。對其來説,賺錢才是硬道理,甚至未來是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券商都並不重要;第三,網際網路公司與民營券商進行股權上的合作更加有可能。對於民營券商的實際控制人和大股東來説,股權價值最大化是其所追求的,而控股權並不是必須的,而國資券商決策流程複雜,涉及股權則難度更大;第四,中小型券商的營業網點少,因此其包袱輕、轉換成本低,便於轉型網際網路金融。

  不過儘管民營券商在觸網的過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業內人士還是冷靜的認為,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券商的發展仍處於初級的發展階段。

  安華農業保險資産管理部權益投資負責人唐飛泉告訴記者:“其實國金與騰訊的合作目前看也只是初步的,現在網際網路開戶這部分業務增加的幅度很大,未來肯定要想戰略縱深合作,如果僅是停留在目前的狀況,中長期來看發展空間並不大。網際網路開戶是新的事物,初期肯定發展很快,但很容易被替代,實際上目前國內網際網路金融中阿里巴巴與天弘基金的發展模式更應該被推崇。”

  唐飛泉更看好東方財富網、同花順等大數據融合券商的模式,並認為這應該是券商觸網的大方向。但總的來説目前國內網際網路券商發展是比較落後的,僅僅是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還是在諸侯爭戰的狀態。

  記者致電多位業內人士,持有上述觀點的為主流。魏濤在研究報告中也提出了美國和日本發展網際網路券商的案例。

  魏濤指出,美國證券業在網際網路大發展時期,美國證券經紀業務已形成了三種典型經營模式:其一,以E-Trade等為代表的純網路經紀模式,該模式完全依靠Web方式提供純虛擬的投資與服務,以盡可能低的折扣吸引對價格敏感、對服務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資者;其二,以嘉信等為代表的“滑鼠+水泥(網路為主)”模式,該模式同時提供店面、電話、Web等服務,並推出“金融超市”式的個人理財服務,客戶可自主選擇所需服務;其三,以美林等傳統投行為代表的“滑鼠+水泥(水泥為主)”模式,該模式以提供全面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為目標。

  魏濤更為看好嘉信模式(滑鼠+水泥),即線上和線下適當結合的OTO模式。而從日本的發展經驗來看,未來中國的證券行業和網際網路券商的發展格局會出現如下局面:一是證券行業佣金下臺階,網路券商集中度高;二是金融控股集團的網際網路證券會有一席之地;三是BAT一定會打造網際網路金融帝國,網際網路券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四是轉型網路券商的傳統券商以及新成立的網路券商要注重專業性和差異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