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港股頻現私有化退市 背後存三大動因

  • 發佈時間:2016-03-31 15:3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3月30日晚間,在香港上市僅15個月的萬達商業對外宣佈了一則重磅消息:擬啟動私有化,從香港退市!近年來,港股私有化案例頻現,去年,物美商業也宣佈私有化,2016年1月7日從港股市場退市。據了解,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背後主要存在三種動因。目前,不少公司股價長期被低估,而股價長期偏離合理價位會使得上市公司再融資發生困難,私有化後可使公司更容易獲得融資。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私有化方案提出後上市公司股價一般都會在短期內暴漲數倍,這對投資者而言存在很大的套利和投機空間,但投資的風險也非常大,投資者應謹慎投資,留意風險。

  港股私有化案例頻現

  據報道,萬達商業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初步考慮就H股進行一項自願全面收購要約。如經落實,萬達商業將私有化,公司將從聯交所除牌。此次萬達商業給出的不低於48港元的價格是當時萬達商業H股上市的發行價,比30日的收盤現價38.8港元高出23.7%,但折合市盈率僅4.62倍。有分析人士表示,由於香港資本市場對整個商業地産持看衰態度,萬達商業的股價處於被嚴重低估的水準。

  2015年10月20日晚間,停牌兩周的物美商業宣佈,將就H股及內資股進行自願有條件要約,倘落實,此舉將導致物美退市。該公司給出了每股6.22港元的要約價格,較停牌前的3.27港元溢價了90%以上。但實際上,物美商業的私有化只用了兩個月時間,便宣告塵埃落定,這在港股私有化的歷史上並不多見。

  2009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上出現多宗私有化個案,包括2009年電訊盈科嘗試失敗,2011年華潤微電子最終私有化,2010年初和記黃埔私有化和記電訊國際,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私有化富邦銀行(香港)等等。

  有投行人士稱,大股東決定把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最主要原因,往往是認為市場價格較低,而在港股來看,不少公司股價長期低估,多年來無法實現價值回歸;而股價長期偏離合理價位會使得上市公司再融資發生困難,私有化後相關公司更容易獲得融資;另一方面,大股東也有進一步做資源整合的需要,各種事項的通過無需上市公司的標準程式,使得行政上有所簡化。

   私有化背後存在三種動因

  所謂私有化,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東作為收購建議者所發動的收購活動,目的是要全數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買回後撤銷這間公司的上市資格,變為大股東本身的私人公司。與其他並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在於其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

  私有化以後,公司可以不再按照SEC的要求來做定期資訊披露,企業的法律諮詢費用、審計費用都可以適當減少,而公司高層和大股東施展動作也可以少了阻礙。當市值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的價值時,私有化可以讓公司行為不再以股價為中心,而是依據現金流等因素來做出決策,可以提高公司在股市外其他市場的融資能力,公司治理會更加靈活。公司可以致力於長期目標,而不是常常為短期符合市場預期而煩惱。公眾監管少了,一些敏感資訊也可以不必要披露。

  據報道,一位港股投資人士介紹,私有化通常由控股股東提出,以純現金或證券帶有現金選擇權的方式,向其他小股東全數買入股份,在港股市場上市公司私有化並不新奇。如果私有化成功,上市公司會向港交所申請撤銷上市地位。而一些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原因一般主要是因為股價長期低迷所致。“一些上市公司成交量長期低迷,甚至出現破凈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公司股票的再融資功能,此時大股東可能提出私有化方案。”該投資人士稱。

  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香港灝天金融集團投資顧問黃達東表示,有些公司是因為營運問題、業務分散等選擇私有化,最終導致上市公司不再具有上市資格,從而在港交所摘牌。而這其中就包括有企業想收購上市公司或大股東想變賣上公司,為了保證資産的完整性,港股上市公司也會選擇私有化退市等情況。

  在廣東一傢俬募機構負責人看來,一些上市公司可能認為公司估值存在低估,選擇低價私有化,再擇機重新選擇其他交易所上市來提高估值。“各交易所的公司行業估值並不相同,比如港交所的中小盤企業估值要遠低於A股市場,而藍籌股的估值則在香港市場較高。”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如是説。

  私有化存在套利空間 風險暗藏

  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私有化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利好預期,從而有助於公司股價短期上揚。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在私有化方案提出後公司股價可能大漲的同時,投資者同樣面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

  北京商報曾在對港股私有化所做的報道中援引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觀點,“在上市公司宣佈私有化之後,私有化價格與股票交易價格有一個不確定性的溢價,這是正在私有化的投資機會。”宋清輝如是説。而黃達東也認為,通常情況下大股東都會溢價收購投資者手中的股票,這對於公司股價有一定的提振效應。諸如此前通過私有化方式退出港交所的阿里巴巴也在公佈私有化消息後的首個交易日,公司股價便高開了42.49%,給市場帶來了很大的獲利空間。

  在宋清輝看來,在上市公司宣佈私有化之後,投資者要獲得投資溢價,就需要承擔一定的不確定性風險。同時,隨著私有化進程的展開,溢價空間就會逐漸變小。“通常是早期介入的投資者獲利空間較大,後期的炒作過程中,投資風險會逐漸增大。”宋清輝説。而對廣大投資者而言,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最大風險是最終不能通過。“私有化一旦中止,公司股價就會被打回原形,追漲買入的投資者可能面臨著投資收益減少甚至被套、虧損的情況。”宋清輝稱。

  同時,上市公司大股東私有化目的不純也是一大風險。“需要防範上市公司以此做市值管理的風險。”上述港股投資人士説。據其介紹,不排除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就是為了增加公司股票的成交活躍度而拋出私有化建議方案,目的很可能只是為了提高公司市值。而當公司股票市值被炒高之後,公司估值可能出現泡沫,投資者也將面臨著超過其他股票標的的投資風險。

  此外,還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在上市企業私有化之後,就可以不再按照監管機構要求進行定期資訊披露,這也不利於投資者及時了解公司的運營狀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