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港股再現18年大底 機會大於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3-14 00:26: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港股市場年初跟隨A股市場大幅下挫,經過近期的反彈之後,目前仍較年初跌一成以上(以恒生國企指數為例),相較2015年的高點更是下跌了四成。然而,若看得遠一點,我們此時此刻應該樂觀起來。因為市場流血漂櫓之際,也正是長期投資機會涌現之時,筆者以為我們或許正面臨一生中難得一遇的港股投資機會。

  港股估值已低於

  亞洲金融危機時期

  首先,就整體市場而言,港股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的低位。MSCI中國指數目前的市盈率約8.2倍,而亞洲金融危機時為8.7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為11.8倍。可見當前香港中資股的估值水準已包含了諸如中國經濟出現嚴重危機、匯率大幅貶值等非常悲觀的預期。

  毋庸置疑,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巨大。不過,我們也不可忽視一些正面的因素。一方面,政府的負債率並不高,央行也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政策騰挪空間還很大。另一方面,資本項目仍受到嚴格管制,金融行業(尤其銀行業)也受到政府的強力控制,對抵禦金融危機起到正面作用。因此筆者的基本假設是,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可能會很困難,但是出現嚴重金融危機的概率並不高,經濟有望在低增長中逐步消化過剩的産能以及債務。筆者認為如果我們以中長期的視角來看,中國經濟在3-5年內恢復到常態應該是一個比較大概率的事件;而港股的估值也有望恢復到長期均值(14倍)甚至以上的水準。即使假設盈利沒有增長,估值的擴張也能帶來每年10%-20%左右的年均收益率。

  當然,我們無法排除範式轉變的可能性,即中國經濟可能真的會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上市公司盈利出現巨大的下滑。我們也可以做一個情景分析:悲觀情形下,我們假設全市場盈利水準下降30%,則港股的整體市盈率上升到長期均值14倍左右;如果盈利下降50%,則市盈率上升到16倍,比長期均值高出15%,也在合理範圍之內。由此可見,即使悲觀預期成為現實,當前的市場估值也已經給投資者提高了較高的安全邊際。

  儘管我們對中國的經濟走勢無法準確預測,但港股目前極低的估值水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在中長期內向上空間可觀,而向下風險較小的投資機會。因此雖然港股短期內仍將波動,甚至繼續下行,但我們應該把握機會來精選個股,等待港股的價值回歸。

  重點關注高性價比的價值股

  筆者目前主要關注兩類股票,一類是估值被極度壓縮的價值型公司;另一類是估值具有吸引力的成長型公司。兩者並無優劣之分,但在目前港股的估值體系之下,筆者認為價值股的性價比可能會更高。

  對於價值型的股票,其低估值往往具有一些合理因素,例如盈利增速不佳,投資者對其失去興趣。但投資者往往會過度放大短期因素,並傾向於將短期因素無限外推,導致過度悲觀(牛市時導致過度樂觀)。由於投資者(尤其是國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過度悲觀,港股中目前存在眾多估值被極度壓縮的價值型股票。舉例而言,某基礎設施行業的上市公司,目前的市盈率水準在6倍左右,股息率在5%左右。如果我們假設五年後經濟恢復常態,估值恢復到12倍的水準,再假設五年後公司的盈利和現在持平,則意味著股價翻番,年均收益在15%-20%左右(包括分紅);樂觀一點的話,假設三年恢復到常態,則年均收益率接近30%;悲觀一點的話,假設利潤下滑50%,則12倍的估值對於一個基礎設施行業的公司來説也是正常水準,因此向下的空間並不大。此外,港股市場目前不乏手持凈現金超過股票市值的公司,而有些週期行業的領頭公司也交易在0.5倍市凈率以下。這些公司儘管目前的盈利能力不佳,但當股價已經大幅低於重置成本之後,安全邊際已經很高。與此同時,諸如國有企業改革、供給側改革等措施實際上也給該類公司提供了免費的期權。儘管我們不知道未來確切會發生什麼,但在目前的價格水準下,長期價值損毀的空間已經不大,而向上的空間很大。筆者以為,目前這類股票的性價比對於有耐心的長期投資者來説已經非常具有吸引力。

  除去價值型的股票之外,港股中的成長型股票估值也逐漸下滑到具有吸引力的水準。港股中的成長型公司主要分佈在醫藥、消費以及資訊技術行業,因為成長性高,正常情況下它們的估值也比較高,只有在市場情緒非常悲觀時,才會有相對便宜的估值。

  總體而言,筆者認為港股目前的估值已經充分反映了諸多悲觀的預期,以中長期的視角來看,港股的性價比已經非常有利。可謂風物長宜放眼量,價值發現正當時。在當前大多數投資者信心不足,充滿猶疑之時,我們應當鼓起勇氣來精選個股,重點關注估值被極度壓縮的價值型股票,逐步積累估值越來越有吸引力的成長型股票,等待價值回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