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港股 > 港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匯率戰焦點轉移 港股港幣是謀殺A股新元兇

  • 發佈時間:2016-01-20 15:2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航

  A股午盤前突然快速跳水,上證指數盤中跌幅一度超過1.5%,創業板跌幅一度跌幅超過2%。港股和港幣盤中的暴跌被認為是引發A股快速下挫的元兇。

  有分析人士認為,港幣的貶值可能是匯率戰焦點的轉移。

  對於多數A股的投資者而言,港匯和港股的大跌與A股的關係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話題,在週邊普跌的環境下,投資者可能被迫開啟避險模式。

  港股和港幣暴跌與A股

  香港恒生指數今日暴跌,盤中跌破19000點,創40個月新低。港元兌美元也一度跌至7.8228,創2007年以來新低。

  招商證券認為,人民幣貶值的風險有所下降但仍未釋放完全。未來的政策退出、經濟及外儲數據超預期下滑都有可能造成新一輪快速貶值。貨幣貶值波及港元資本外流壓力上升:美聯儲自去年12月進入加息通道後,港美息差形成倒挂,引起美元套息交易平倉,資金回流美國,形成港元貶值壓力。但由於之前受離岸人民幣兌換美元需求的推動,港幣仍保持強勢。而近期由於央行對離岸市場保匯率放利率的態度,使得香港人民幣同業拆借利率(CNHHibor)大幅飆升,離岸人民幣流動性萎縮,港元貶值壓力才得以顯現。同時美國12月非農就業數據亮眼,市場對今年美國加息預期持續強化,港幣貶值壓力進一步加大。在人民幣貶值預期、A股市場回穩之前,港股存在進一步下行空間。

  光大證券認為,新年以來,港股市場各項風險因素均有加速暴露的趨勢。一方面,A股和美股市場新年以來持續調整,將更多避險情緒傳導至港股市場;另一方面,離岸人民幣匯率和港元匯率先後加速貶值,導致港股市場資金面承受更大壓力。截至15年底,港元需求始終保持較高水準。但需求主要來自人民幣兌換和美元兌換間的流量差,港元的實際流動性累積增長則要遠遠低於截面流量水準,而在這種資金流入支撐下的港元匯率存在很強的回補壓力。

  新年以來,在港元和美元利差,人民幣加速貶值(以及離岸和在岸利差擴大)的綜合作用下,港元供求逆轉,最終推動港匯加速走軟,新年以來,由於人民幣離岸匯率的加速貶值,離岸在岸匯率的差價達到歷史高點。套利交易導致離岸人民幣開始向境內回流。隨著離岸-在岸人民幣匯差的擴大,套利需求導致了人民幣-港幣的兌換方向逆轉,從而推動港元匯率鬆動。雖然隨著人民幣離岸匯率的快速反彈,對離岸人民幣的套利交易需求暫時消失,但離岸人民幣快速反彈又導致了人民幣空頭的集中平倉需求,也使得短期內港元兌人民幣的需求不降反增。

  原有的“人民幣-港幣-美元”資金流向轉為“港幣-人民幣”和“港幣-美元”。港元需求的陡然下降,直接導致了港元匯率加速調整。如果説人民幣因素是推動港元匯率近期波動加速的主要原因,那麼美元因素的負面影響則更為本質和長久。隨著美元年內的加息進程,利差可能進一步擴大(雖然港幣會被動加息,但市場利率水準往往不會很快上升),從而給港元帶來持續的壓力。在美元下一輪加息前後,如果利差進一步擴大,港元匯率將面臨新一輪的貶值壓力。而利率(加息)和匯率(貶值)的雙重壓力,對港股的資金面將産生持續的負面影響。

  “震蕩慢熊”開始被機構接受

  1月以來,上證指數下跌一度下跌20%,但A股自身估值仍不低,創業板整體市盈率仍接近80倍。

  目前越來越多的券商分析師加入“慢熊派”。任澤平預測,在經歷了大幅暴跌之後,A股市場確實有可能在短期企穩甚至反彈,但是中期仍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未來半年更可能是“震蕩慢熊”。

  廣發證券認為,目前市場更可能在短期內企穩,然後進入“震蕩慢熊”階段。不要再抱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心態,而是要逐漸接受市場波動幅度變小、投資熱點減少的現實,以“震蕩慢熊”的心態在“夾縫”中去做投資。

  從2015年的年中高點以來,上證指數跌了45%,恒生指數跌了34%,可見港股情況比A股情況還是要好一些的。別替港股擔心了,先擔心擔心自己吧,港股出了狀況,也是我大A股傳導過去的,這是聯動作用。等大A股恢複元氣,港股自然無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