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李河君“錢緊” 0.5折拋售25億股漢能

  • 發佈時間:2015-12-29 07:49: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12月28日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牌的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主席李河君,在12月21日(上週一)場外減持25億股漢能,涉及資金4.5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從80.75%下降到74.75%。李河君這次出售每股均價僅0.18元人民幣,僅相當於漢能停牌前股價3.91港元的約5.6%。

  有分析稱,如此大比例折讓套現,背後是漢能緊張的現金流狀況。今年上半年,漢能遭遇上市來的首次虧損,利潤與去年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03.5%,近期原定合作業務叫停、高管接連辭職、兩認購股份協議實效等利空消息不斷,目前仍然沒有何時復牌的消息,香港證券市場監管部門也仍未對漢能薄膜控股做出調查結論,其全年業績令人擔憂。

  對於其未來出路,有消息稱,漢能在港交所復牌遙遙無期之下,或轉而在內地股市尋求融資平臺,初步有意籌集資金在內地收購一家已上市公司,再逐步注入部分業務。此前也有人稱,李河君擬捆綁式出售水電站資産及15%漢能薄膜股份,並已獲央企接洽收購,這些消息目前還未獲漢能證實。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開通後,漢能股價從1.8港元左右一路上漲,漲超7港元,期間一度衝高至9.07港元,總市值站上3000億高點,其大股東李河君也一躍成為內地首富。今年5月20日,漢能薄膜發電股價在短短半小時暴跌47%至3.91港元,緊急停牌。受此影響,李河君的個人財富從2486多億港元跌至1319億港元。

  此後香港證監會又對其展開調查,為了自證清白,漢能先後終止了其與母公司存在的兩筆關聯交易。自斷財路後,漢能業績直線下滑,並遭遇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漢能實現營收21.18億港元,同比減少34%;毛利14.61億港元,同比減少約46%;虧損額為5932萬港元,與去年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03.5%。

  財務壓力也是驟增。去年上半年,漢能向銀行及其他借款為7.18億港元,利息開支總額為1300萬港元。而今年上半年,其借款和利息開支總額分別達到15.2億港元及5900萬港元。

  為了從泥淖中脫身,李河君曾在公司21週年紀念日上發表“萬言書”,坦承“步子邁得太大”、過度強調規模投資、“大企業病嚴重”、人才作用發揮不夠、缺乏同業價值鏈的整合合作開發等一系列問題,表示將向移動能源戰略轉型,業務將更加聚焦,未來一兩年將推出一批市場應用潛力巨大的新産品,並且實施快速響應市場的組織變革,大肆撤並事業部和裁員。此外,還承諾漢能將放開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並開放渠道,將原來的行銷方式由直銷轉向經銷,

  但情況似乎並未好轉。與瑞典宜家集團的合作,曾被漢能視為成功第三方業務而大肆宣傳,但11月3日這家全球最大傢具和家居用品零售商卻決定終止與其簽訂的英國住宅太陽能合同。12月初,漢能薄膜發電又連發兩則公告,顯示內蒙古滿世投資和寶塔石化此前認購漢能股份的協議失效。與此同時,漢能還遭遇了三名高管接連辭職的人事波動。

  近期更是有消息曝出其連“現金牛”也要賣。李河君擬捆綁式出售水電站資産及15%漢能薄膜股份,並已獲央企接洽收購,此後更有分析揣測該央企可能是華潤集團。公開資料顯示,漢能目前或控股或參股14個水電站,權益裝機容量高達620萬千瓦,相當於2.3個葛洲壩水電站,其中金安橋水電站每天的凈現金流超過1000萬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