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港股 > 港股公司 > 正文

字號:  

“李嘉誠資本運作”成熱點的冷思考

  • 發佈時間:2015-09-18 10:13:11  來源:新華社  作者:聞一言  責任編輯:楊菲

  李嘉誠資本運作話題正在發酵,昨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就此表示,“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9月17日《北京晨報》)

  李嘉誠作為港商的代表,在內地有很多的投資項目,其投資金額相當大,橫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各個領域,具有指標性作用,成為商界傳奇,過去兩三年,李氏家族在內地、香港賣掉一些資産,加大對歐洲的投資,對此,長和發言人表示,長和集團並沒有撤資,有買有賣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

  李嘉誠怎麼運作自己的産業,是他自己的事兒。在國人看來,唯一産生聯想的是,李嘉誠的運作會不會與內地投資環境有關。這些年,內地投資環境正在改善之中,內地成為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目的地,大量外資紛紛在內地加大投資,以獲取內地大市場的利益。可作為最具眼力投資家的李嘉誠卻有反向操作之舉,難道內地投資環境變差了?

  商人謀利,天經地義,無可厚非,哪有錢賺,就躋身到哪。哪投資回報大,就投資到哪。李嘉誠的運作,倒是提醒了我們,面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過去那一套招商引資的方法是不是過時了呢?

  中國吸引投資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和層次,許多老規定、老辦法、老舉措不能適應當下投資市場的變化,特別是法治化、國際化的商業環境有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都關係到吸引和留住外商的必備條件。我們千萬不要高看了自己的市場之大,沒有了讓人青睞的投資環境,沒有了讓資本自由施展的空間和舞臺,即便是再大的市場也無法引人、留人。 

  從這一點來看,進一步改革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減少對外商準入的限制;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製造業的開放範圍,逐步過渡到實行負面清單制度,讓外商在華投資更加便利,只有從體制層面加大力氣推進改革,才能既留住舊資本又吸引新資本。

  李嘉誠內地資本運作成熱門話題,凸顯出中國經濟發展正進入一個新時期,舊的投資者正在離開,新的投資者正在進來,這種新老交替,新舊換場,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投資市場正以一種符合經濟規律的方式在運轉著。從投資的策略上看,李嘉誠近年的一些資本運作,更多的考量可能是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而是選擇了投資的多樣化、多地化。

  事實上,中國作為全球的大市場,其自身所具有的魅力仍吸引著眾多外來投資者。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我國1至8月外商投資增長了9.2%,其中服務業的外來投資增長了20.1%。同時,境內的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的規模也在增加,1至8月增加了20.8%。這種“雙向投資”,一方面説明中國吸引外資的能力有增無減;另一方面説明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

  當國內、國際投資的雙向流動成為一種常態,我們看待李嘉誠投資方向的轉移,應該更多地從投資的屬性上看待,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