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港股 > 港股大勢 > 正文

字號:  

機構市佔率下降 港股現A股化勢頭

  • 發佈時間:2015-06-25 03:22: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自從滬港通于去年11月27日開通後,內地中小投資者開始投資港股,初期主要是投資內地知名以及具有政策概念的股份,直至今年3月27日,中國證監會允許公募基金投資港股通股份後,港股成交明顯增加,資金投資方向變得更廣泛,除了上述類別外,還會投資在香港獨有的企業,以及估值較內地同業便宜的企業。

  自3月27日後,港股的成交量明顯增加,更在4月9月出現2939.1億港元成交,創了歷史上最大成交的紀錄。根據港交所公佈的資料,在10大最高單日成交金額榜中,前8位都是來自2015年4月,可見在滬港通開通後,尤其是公募基金可入市後,港股的成交似乎出現了結構性變化。整體而言,2015年4月的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為2000.97億港元,雖然5月份成交略為回軟,但每日平均成交金額仍有1552.01億港元,仍較滬港通開通前高。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從滬港通開通之後,A組行(即市場佔有率排第1至14名的聯交所參與者)的市場佔有率,有下降的趨勢。根據港交所的資料,在2014年11月,A組行的市場佔有率為54.03%,但到了2015年4月,A組行的市場佔有率已下降至51.31%。取而代之的是,B組行(即市場佔有率排第15至65名)及C組行(市佔有率排第65名以後) 的市場佔有率,由去年11月的34.25%及11.72%,分別升至2015年4月的36.1%及12.59%。

  從上述數據可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A組行,他們的市場佔有率在滬港通開通之後持續下滑,而單一機構的最大市場佔有率也由7.1%下跌至6.35%。然而,期間港股的成交金額卻持續增加,而成交都流到去以中小投資者為主的B組及C組行去。換句話説,就是機構投資者在港股市場的參與度下降,而中小投資者的參與度則上升,雖然未至於出現港股“A股化”的現象,但不能否認有這種趨勢。

  值得留意的是,自從內地公募基金可以投資港股後,港股成交顯著增加,這亦影響到市場佔有率的變化。在2015年3月,A組、B組及C組行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53.55%、34.57%及11.88%;在2015年4月,A組行的市場佔有率下跌,C組行的市場佔有率出現升幅。在C組行中,單一機構的最大市場佔有率亦由0.25%升至0.27%。要解釋這種情況,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多了零售及個人投資者入市,並都經由C組行去進行操作。另一個可能性,是2015年4月的市場集資金額達601.53億港元,較上月增加75%;其中配售及供股的金額,分別由3月的94.18億港元及18.25億港元,增加至4月的134.57億港元及67.33億港元,這或會為C組行帶來更多生意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5月,市場集資金額達1797.35億港元,較4月份再升1.97倍。若上述推論成立的話,C組行在5月份的市場佔有率或會進一步上升。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6月22日是端午節翌日,當天港股正常開市,但A股休市。當日恒指收報27080.85點,升320.32點;國企指數收報13383.68點,升197.63點,但大市成交只有905.76億港元,明顯低於平日。由此可見,在缺少中資的參與下,港股的成交量明顯縮減。可見,中資資金對港股的重要性日漸提升,話語權亦隨著成交量的增加而提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