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長熊短”揭秘港股長期走強三因素
- 發佈時間:2014-08-18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娟娟
隨著滬港通啟動日期逐漸臨近,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開始關注港股股市。成都商報記者回顧了港股市場的歷史後發現,自1964年恒生指數推出50年來,港股市場也經歷了多次牛熊交替。總的來説,“牛長熊短”。
近25年“牛長熊短”特徵明顯
觀察恒生指數歷年來的走勢,最直觀的印像是:儘管每輪牛熊交替中,恒生指數同樣波動幅度巨大,但總體來講是牛市的時間更長一些,熊市雖然來勢兇猛,但去得也快。
如果把恒生指數的時間軸拉回到1990年,最近25年恒指的年線中,實際上只有1994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8年和2011年,這8年的年K線收出了陰線,而同期滬指則出現了11根陰線。
從近10年的情況來看,港股市場強于A股市場的特徵更為明顯。
2005年滬指跌到998點之後回升,2007年最高漲到了6124點。而恒指則早在2003年于8331點見底後,迎來了一輪大牛市,2007年恒生指數漲到31958點之後才宣告見頂。
在2008年的金融風暴中,港股市場和全球股市一樣,都遭遇了股災。不過,2008年10月27日,恒指跌至11015點見底後,很快從熊市的陰影中恢復過來。上週五,恒生指數一度突破25000點,創出6年來的新高。
相比之下,滬市除2009年有過一輪翻番的小牛市行情(滬指最高觸及3478點)外,其餘年份均慘澹經營。目前,滬指仍在2200點徘徊。
為什麼港股市場比A股市場表現得更強。成都商報記者發現,這與港股市場的3個特點分不開。
國際化程度高 外來資金成主力
今年7月以來,港股市場連續上漲,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滬港通吸引海外熱錢不斷流入。資金對市場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和A股市場相比,港股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更高一些。國際化程度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上市公司分佈國際化,投資者結構國際化。
港交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度外地投資者依然是市場交易的主體,佔市場總成交金額的46%(其中,外地機構投資者佔41%,外地個人投資者佔5%),香港本地機構投資者的成交額僅佔20%,本地個人投資者成交額佔18%,而交易所參與者本身的交易額佔16%。
從外地投資者交易資金的分佈來看,美國資金佔28%,英國資金佔26%,歐洲(不包括英國)佔14%,中國內地的資金也佔了11%的份額。
因此,外部資金的流動很容易對港股市場形成衝擊。如2008年歐債危機爆發後,大量資金迅速從港股市場撤離,恒指也因此出現快速下跌。
相比之下,A股市場更為封閉一些,目前外資主要通過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渠道進入,而且受到額度的限制。
市場化程度高 行情好融資才多
港股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在新股發行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就新股發行而言,港股市場不論是IPO數量,還是發行價格,都是市場説了算。行情好了,新股上市多,融資多;一旦行情不好,新股會大面積“破發”,擬上市公司因為賣不到好價錢,自然會主動延後新股發行計劃。
由於港股市場國際化、市場化程度較高,因此受歐美股市的影響也非常明顯。歐洲三大股市、紐約股市等指數在前一晚的漲跌,往往會對次日恒指的走勢産生較大的影響。
不過,隨著近年來內地公司赴港上市數量越來越多,內地宏觀經濟、上市公司業績對港股市場的影響也開始逐漸顯現。以前港股基本上是跟著紐約股市在走,而現在港股“A股化”的跡象也開始逐漸出現。從紐約股市來看,2009年以來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已經走出了連續5年的大牛市,而且新高不斷。相比之下,恒生指數表現卻要弱一些。有業內人士指出,正是由於A股市場對港股的影響開始增大,導致近年來恒指的走勢既沒有道指和納指那麼強,但也沒有滬指那麼弱。
指數結構差異 新經濟影響更大
關於為何A股市場相對較弱,港股市場表現較強的討論,實際上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兩個市場股指結構差異。就滬指或者滬深300指數而言,權重最大的主要還是金融、地産。而恒生指數是以香港股市50家上市公司為成分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因此成分股的結構將直接影響股指的運作。雖然恒指成分股中不乏匯豐控股、工行、建行等大盤金融股,但一些非傳統行業的藍籌股,也對恒指起到很大的貢獻。像騰訊控股,截至上週五收盤,其是恒指第二大權重股。此外,博彩行業的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大消費領域,食品行業的中國旺旺、康師傅控股和蒙牛乳業,也都在恒指成分股中有一席之地。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新經濟上市公司影響力越來越大,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優質公司調入到恒指成分股中,這將對恒指的上升起到新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