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缺口顯強勢 市場轉弱言之尚早
- 發佈時間:2016-04-18 07:14: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喬宇
上周市場向上突破,各主要指數均表現不俗。不過隨著行情和人氣的不斷回暖,市場的分歧也在不斷增大。從流動性、政策面等外部因素來看,市場支撐力度依然較強,而且從1月27日的2638點以來,滬綜指已經歷三個上跳缺口,市場強勢特徵明顯。從歷史經驗上看,基本上每一輪上升行情都伴隨著數個上跳缺口,而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後,通常需要有相反形式的缺口出現,才可能判斷原有的趨勢已結束。因此,在沒有出現下跳缺口的情況下就斷定行情已結束,還為時尚早。
向上突破 分歧加大
上周,市場再度選擇了向上突破的走勢,幾大重要指數皆以紅盤報收,特別是滬指,自1月27日見階段性低點2638點以來,截至上週五,已出現三個上跳缺口,市場強勢特徵明顯。從歷史上看,這種情況比較罕見,出現時即使不是牛市或最少是中級以上反彈行情。熱點方面,次新股成為當之無愧的“表現王”,特別是藍海華騰,自3月22日上市至今,已收穫連續18個漲停板,並且尚未有打開的跡象,賺錢效應相當明顯。另外,借殼重組類和部分題材股表現也相當搶眼,當中部分個股已于近期再創歷史新高。上述現象無不在表明,市場人氣在不斷聚集,行情做多氛圍逐步濃厚。
也正是在行情不斷回暖的同時,不同聲音也在出現。有觀點依然對後市行情十分看好,也有觀點認為,指數自1月下旬反彈以來,時間上已2個月有餘,應該收穫了,市場也該調整了。
眾所週知,股市裏最靠不住的就是感覺。根據“一盈二平七虧”的定律,把時間週期稍為拉長一些,毫無疑問,能在股市賺錢的投資者一般不超過10%,這也就意味著,市場裏有約90%的觀點是錯誤的。因此,在市場中保持獨立判斷就顯得相當重要,往往只有敢於做少數派,才可能長期立於不敗之地,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一味逆著大眾化的觀點就一定正確,而是在堅持獨立觀點的同時,應當有科學而嚴密的邏輯。股諺有雲:牛市不言頂,熊市不言底。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一種趨勢形成後,在沒有出現拐點前,就不要輕易地認為趨勢已結束。回到當前,滬指自2638點上行以來,目前為止並無拐頭向下的跡象,並且上周的五個交易日裏,最少有一個交易日出現盤中創反彈以來新高的情形。這就表明,市場做多情緒仍無變化。
股指料繼續上行
正是在市場仍有分歧之時,就更應堅定信心,因為從歷史經驗看,可怕的不是分歧,而是看法的一致。筆者認為,在人氣不斷聚集的情況下,指數有望繼續震蕩上行,而此時耐心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股市的漲跌與流動性的寬緊,有最直接的聯繫。而從最新的數據可以看到,一季度信貸總額遠超預期,在多項經濟數據觸底反彈的背景下,為鞏固來之不易的經濟好轉果實,貨幣收緊的可能性極小,這給市場吃下了“定心丸”。另外,國內房地産市場方面,一線城市在政策調控下,房價漲速已明顯放緩,加上限購等原因,實際上資金再繼續流入的渠道已變少、變窄,而一線以外的城市,大部分出現相反的情況,房價不漲反跌,沒有賺錢效應,逐利資金並無興趣進入。這些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積累下來的大量居民財富,必然會再選擇投資渠道進行資産的保值增值。再加上目前債市出現拋售潮的情況下,股市吸引力大大提升。
其次,是政策的強力支援。近期有兩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政策,一是“債轉股”,二是證監會下發有關修訂券商風控指標的管理辦法,實質是對券商監管的一次“鬆綁”。上述兩個政策,看似沒有聯繫,實際緊密相關。“債轉股”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的杠桿率,初期是將銀行變成股東,實際上隨著時間推移,銀行持有的股份終有一天會流通,於是就這樣將風險轉嫁給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大幅降低銀行的風險和壓力,而券商作為證券市場的仲介機構,支援證券公司,實際上就是在支援證券市場,進而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由此可以推斷,政策對證券市場支援可能才剛剛開始。
最後,是技術形態上看股市上行趨勢明顯。打開滬指的日K線圖,自1990年的A股誕生至今,基本上每一輪上升行情都伴隨著數個上跳缺口,而每一輪下跌行情都伴隨著多個下跳缺口。基本原理在於,每一輪上升行情,都是由做多動能的持續推動,指數才會節節攀升,同理,每一輪下跌行情,則是由做空動能不斷的持續宣泄而成的。缺口,是上述動能的一種外在表現。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後,通常需要有相反形式的缺口出現,才可能判斷原有的趨勢已結束。依此邏輯,滬指2638點以來,已出現了3個上跳缺口,基本可以確定,新的一輪上行趨勢業已形成,在沒有出現下跳缺口的情況下就斷定行情已結束,似乎還為時尚早。
至於佈局板塊方面,因註冊制推遲,殼資源變得寶貴,具體上述題材的個股仍值關注,同樣,次新股也因其稀缺性而不會受冷落。此外,是金子總會發光,低估值的優質藍籌股,終會因其高性價比而遲早受到資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