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估值修復開啟春季攻勢 公私募積極佈局“確定性”

  • 發佈時間:2016-03-21 08:49: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這個春天有點遲。正當市場前期還在猶豫徘徊之際,A股市場上周以連續上漲打消了投資人對後市的疑慮。截至3月18日收盤,上證指數、深成指數、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漲5.15%、8.15%、8%和12.56%。

  “原本預期兩會後市場可能調整,目前來看比想像得要好!”上週五收盤,深圳一傢俬募基金負責人如是表達了對這波快攻的疑慮。

  疑慮、錯愕、驚喜、糾結……面對猴年遲來的“春季攻勢”,在過去的一週中,多位浸淫市場多年的公私募基金經理都經歷了如此複雜情緒的演繹。部分業內人士更是坦言,已經開始佈局那些具有確定性的行業和公司。

  A股開啟“春季攻勢”

  “兩會即將結束,神農修整完畢,復博,準備戰鬥。”3月15日上午11時,在連續停止更新部落格一個半月後,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正式宣告進入“戰備狀態”。而讓他改變的原因是,政策面對“註冊制”和“戰略新興板”表述的變動。

  考慮到涌入股市的資金與股票供給的量變,年初以來陳宇一直秉承“低倉位+聚焦品種”的投資策略,在整體經濟不景氣下,他僅以小倉位佈局科技、文化、健康三大方向,而大部隊則堅持“耐心去等”。

  與陳宇開始嘗試“轉守為攻”不約而同,北京和聚投資總經理李澤剛也透露“正在增加一些倉位”。“監管層表達了對股市的呵護,戰略新興板暫時不提,註冊制要慢慢來,這對於小股票、殼公司是利好,將形成短期的修復。”

  不過,一兩天的上漲並不意味著基本面的徹底反轉。談及創業板行情的持續性,李澤剛則出言謹慎,在他看來,創業板這波反彈,可以適度參與,但是整體不夠安全,創業板還沒有跌透,估值還是貴。

  上證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看到市場開始明顯走好後,不少此前低倉位的私募坦言正“嘗試加倉”。“我們從一成不到加到三成左右,正在逐步加倉,方向主要是新興産業,包括醫療服務、網際網路、教育等。”有私募透露稱。

  “創業板重回2000點,最主要原因是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提升,一是和貨幣政策相關的流動性,二是和改革創新有關的風險溢價,短期這兩個要素都存在對過度悲觀預期的修復。”上海某知名私募機構的基金經理分析稱。

  在上述私募基金經理看來,美聯儲加息延後是上周行情爆發的“催化劑”,這意味著央行在貨幣政策上可以騰挪的空間變大,加上多數機構倉位很低,蘊藏了較大的加倉動能,這都對投資者投資情緒起到很好的緩和作用。

  萬家基金投資研究部研究總監助理李文賓也認為,經過了1月份到3月份的創業板連續回調,之前擔心的創業板估值泡沫已經得到相當程度的釋放。從目前市場的交易情況來看,也支援創業板走出一個比較好的反彈。

  在華商基金基金經理吳鵬飛看來,從長期投資週期看,經濟進入繁榮週期的條件並不具備,但短期經濟數據存在企穩可能,而資本市場將成為國內的主要資金配置市場,權益配置的權重將明顯提升,所以要堅定地看好資産的權益轉移。

  “在市場經過幾次洗禮後,機會將更傾向於業績能經受住檢驗的公司,藍籌與成長均會存在機會。”吳鵬飛稱,儘管這些配置方向可能存在估值過高與業績證實的問題,但發展方向上肯定會持續向上。

  在受訪基金經理看來,市場短期已經卸下“最大的包袱”,人民幣貶值預期相對平穩,市場存在一定的反彈需求。

  估值修復與市場驗證

  毋庸置疑,過去一週的久違大漲,是註冊制放緩、週邊壓力釋放及錯殺股估值修復等多重利好累積反應,但人氣修復並不會一蹴而就。接下來市場,是“階段性反彈”還是見底反轉,仍有待估值和基本面的驗證。

  “即便是創業板內部,估值分化也很大——有成長性好,且估值僅30倍的股票,也有純概念炒作的,估值卻仍高高在上的,還有些小市值公司,通過轉型並購,可以實現非線性發展的。”談及當前市場的估值,上述某私募經理稱。

  在這位私募經理看來,接下來,創業板會在分化中消化高估值,部分高成長公司通過內生成長消化,部分小市值公司通過並購轉型非線性成長消化估值,還有一批公司則只能通過股價下跌來消化高估值。

  無獨有偶,北京某大型公募策略分析師也持謹慎態度。他表示,從長期看,創業板依然很貴,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因此,不要對反彈的高度和時間抱太大希望,他認為市場或許是短期反彈。

  短期市場估值修復性反彈,但中長期仍分化——這一觀點,在基金經理中頗具代表性。在經過上周快速反彈後,陳宇認為“春季攻勢”已過勝負轉捩點,接下來“部隊繼續追繳逃敵,清點戰利品,指揮部開始轉移作戰中心”。

  相比而言,陳宇更看好新三板市場的機會。在他看來,現在的新三板就像2011年的創業板,已經迎來了戰略性投資機會。上周,他們投的一個家居電商已經成功登陸新三板,此外還有幾個網際網路企業項目在洽談。

  “我不知道新三板明年會怎麼樣,但是我可以説3年後新三板的流動性將會非常驚人。”陳宇對新三板的信心,來自國家發展新三板的基本邏輯,而此時由於供給量激增,總是有漏掉的金子,以沙土的價格在賣。

  李澤剛則給出“箱體震蕩”的斷言。“2016年很可能會回到類似2012年到2013年這樣的低位盤整期,波動相對較小,不同的是,今年波動的中樞肯定要比2012年前後的2000點左右要高。”他稱。

  李澤剛對市場信心來自縝密的邏輯分析。在他看來,經過前面三輪股災後,目前的估值風險已經得到很大的釋放,環顧周邊市場的多個指標,A股目前三千點之下的狀態,已經比較充分地消化了深度悲觀的預期。

  在受訪公私募基金經理看來,儘管就目前的估值來講,部分成長股的整體估值仍偏貴,但是估值可以通過盈利高增長來降低,一種是內生性增長,另一種是外延式增長,但無論哪一種,真正的成長股最終都將“水落石出”,而那些徒有概念的“高估值”泡沫,也終將難逃市場的驗證與洗禮。

   捕捉混沌市場中的“確定性”

  無論是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貪婪與恐慌”投資哲學,還是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鐘擺理論”。市場時常處於一個混沌紊亂的估值體系中,投資者只需掌握最基本的估值方法,克服心理魔咒就能大概率找到市場的“確定性”。

  面對紛雜錯亂的資訊與眾多不確定性,任何投資人都無法斷言市場接下來是漲還是跌,但對於追求“絕對回報”的私募基金經理而言,此刻無需過度關注盤面上的變化,趁著年報披露季調研上市公司,並不失為一種明智策略。

  春節以來,私募機構加大了上市公司調研的力度。統計顯示,僅今年2月私募就調研了125家上市公司,其中百億級私募共調研了39家上市公司,定增、並購重組概念股尤為備受追捧。

  北京一家去年新晉百億級的私募就調研了19家上市公司,其中17隻股票涉及“定增”、“並購”等概念。從行業上看,化工、電子、電腦等佔據著半壁江山,其中電子行業最受百億級私募青睞,佔比達14.40%。

  陳宇對調研的目標公司有著嚴苛的標準——第一,鎖住的行業要有比較大的前景;第二,最重要是要有足夠便宜的價格和安全邊際。

  “當前價格那麼便宜,買就行了,短期價格波動不重要,關鍵是過幾年能賺多少錢。”陳宇表示,當前是佈局新三板的最佳時機,但主機板市場也存在機會,只不過主機板賺取的是貝塔收益,新三板賺取的是阿爾法收益。

  面對渾濁的市場環境,李澤剛表現出十足的淡定,歷史一再重復一個現象,當下的紊亂的定價體系中,很多資産價格是扭曲的,這會給投資人帶來很多“套利機會”,在這一方面他們已在逐步佈局了。

  談及2016年市場節奏,李澤剛認為這取決於六個變數:失業率和人民幣匯率兩個宏觀變數;大宗商品價格和房地産市場兩個産業變數;以及信貸增速和股票供求關係兩個金融變數。目前最後一個變數得到釋放,算是個好消息。

  不同於“人工選股”傳統模式,北京艾億新融董事長張家林更推崇“機器人投顧”的交易模型。儘管金融市場的複雜性遠超西洋棋,但開發出戰勝大多數投資經理的“機器人”依然具備十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

  “2016年會成為機器人投顧爆發年!”張家林預測,近兩年國內外進行機器人投顧研發的企業不在少數,目前他們旗下的資配易公司,已經與幾家券商展開了針對投資策略的合作,目前看反饋效果不錯。

  對於相對收益的公募基金而言,益民基金明星基金經理李道瀅眼中的“確定性”,則是逐步提升服務業的持倉。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錶,股票市場結構也是國民經濟結構的晴雨錶,目前A股服務業股票市值佔比僅35%左右,空間很大。”

  為此,李道瀅的“股票池”也重點關注技術創新(如雲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無人駕駛、高端裝備製造、移動支付)以及新興消費(如文化傳媒、體育教育、娛樂休閒、醫療衛生)等領域的投資機會。(陳俊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