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林慶:市場進入“左側” 估值體系需“重建”

  • 發佈時間:2015-09-14 01:31: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李良  責任編輯:王文舉

  9月12日,在“2015年中國建設銀行基金服務萬里行·中證金牛會福州站”活動現場,富國文體健康基金經理林慶表示,市場已經進入“左側”,投資仍具有一定風險。他指出,目前,A股市場整體的估值體系需要“重建”:一方面,市場缺乏新龍頭;另一方面,小股票沒有新投資故事,估值不便宜,而大股票無泡沫,卻沒有好的投資邏輯。與此同時,市場資金供需的新平衡需要“重建”,出現了新的供求均收縮的緊平衡:需求方面,IPO、再融資、大小非減持都被控制;而供給方面,場外配資和兩融正在去杠桿化,公募基金髮行不盡如人意。

  總體而言,市場信心需要“重建”,投資者對於改革和新經濟發展的信心恢復需要時間。

  林慶同時指出,需要警惕高風險資産業績下調的風險。他表示,二季度單季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出現一定改善,但高風險資産業績仍低於前期樂觀狀態下的一致預期。另外,關注收入增速放緩,需警惕業績下調的風險。不過,若以2015年盈利預測為基準,上證PE估值則處於中間靠後位置,傳統週期行業估值已基本回到歷史均值之下,而新經濟和轉型成長的估值依然偏高。A股市場市凈率估值也趨於合理。

  林慶認為,中國從“物質消費”到“精神消費”的浪潮已經到來。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當社會從溫飽階段向小康、富裕階段轉變後,社交需求、情感需求將取代原先的生理需求,身心健康也成為居民最關注的焦點。未來,中國的文化、體育、醫療健康等新興消費將進入“掘金時代”。一方面,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後,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消費結構將更多向文娛、健康、養老等方向演變,剛性需求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