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降息降準穩定市場預期 反彈需看兩大信號

  • 發佈時間:2015-06-29 07:20: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 穎  責任編輯:陳娟娟

  上周A股市場出現大幅重挫,上證指數失守4200點整數關口,尤其是上週五出現恐慌性暴跌,滬深兩市有超過2000隻個股集體跌停,創出1月20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7.40%。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等四大指數均已跌破60日均線。從周線上看,上證指數周跌幅達6.37%,創業板指周跌幅達11.89%,成交略有萎縮。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在經濟未見明顯企穩信號之前,通脹與房價仍在下行階段,這使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繼續寬鬆的信心依然存在,牛市格局的“供需均衡”也暫時沒有被打破,因此市場在短暫的宣泄之後將重回上漲態勢,但是,短期的暴跌需要時間去消化和整固,市場在二次探底完成之後,將開啟真正意義上的反彈行情。

  利空放大重挫A股

  可以看到,近兩周的時間裏,上證指數已下跌973.48點,累計跌幅達18.84%。

  A股市場的連續大幅下挫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前期大盤呈單邊上漲行情,期間並未有像樣的調整行情出現,隨著指數漲幅的擴大,滬深兩市調整的壓力同樣在逐步增加。其次,A股IPO節奏的加快以及中國核電國泰君安等大盤股的上市融資增大了市場心理層面的壓力。同時,上週三證監會下發了新一輪28家公司IPO批文,新股發行速度不減重挫股指。第三,管理層對場外配資的清理,使得市場資金面受到直接衝擊。第四,兩融餘額三連降縮水逾600億元,降杠桿效應初現打壓股指下行。第五,近期市場對國內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同樣增強了各方的拋售意願。

  另外,業內人士認為,近期市場對消息面的反應,存有利空放大、利好弱化的趨弱特徵。前期監管層加強兩融監管,要求券商自查場外配資,意在維護證券市場健康發展、降低交易風險,並無擠兌市場運作趨勢意圖。

  值得關注的是,上周經濟數據與政策面利好不斷。上週二匯豐公佈6月份PMI初值為49.6%,不僅高於5月份終值0.4個百分點,還創出近3個月以來新高,顯示自去年以來政府各種穩增長措施已對中小企業經營産生了積極作用。分項指數看,生産、新訂單和採購庫存指數上升是推升PMI的主要因素,新訂單指數已止跌回升至50.3%,為近4個月來首度擴張,新出口訂單也出現回升,顯示內外需均有所改善。供給端有所擴張,企業採購備貨活動較為積極,企業開始補庫存,生産和採購指數繼續擴張。不過,就業和價格等指數較弱,6月份就業指數大幅下滑1.9個百分點,創六年來的新低,顯示PMI回升的態勢仍然不穩固,仍然需要政策的進一步加碼。上週三,國務院會議通過取消銀行業75%存貸比紅線,進一步釋放銀行的活力,會議還部署“網際網路+”行動,確定推進“網際網路+”在11個重點行業的發展目標。

  “雙降”釋放積極信號

  在市場一片恐慌和投資者情緒極度低迷之時,6月27日下午17時,央行宣佈自6月28日起實施定向降準0.5個百分點和降息0.25個百分點。

  對此,有關專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央行此次降息、降準是和資本市場出現的暴跌,極度不穩定有關的。流動性方面,對穩定市場預期有正面作用。

  分析人士預計,在央行“雙降”的重大利好影響下,市場急跌局面已然過去,接下來市場有望逐漸回歸理性,三季度將震蕩走強。本週為橫跨6月底和7月初的一週,既是迎來新股發行的一週,也是經濟數據開始披露的一週。經過連續大幅下挫後市場存在企穩反彈的可能,需要密切關注兩個止跌信號:一是一線城市房價漲幅趨緩;二是市場出現放量長陽。

  總之,本次市場急速的下跌,在歷史上也有多次發生,不管是2009年8月份3478點之後的下跌,還是2007年的“530”大跌,以及1996年12月份的大跌,均讓投資者膽戰心驚;這幾次下跌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速度非常快,而另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又都拉了回去,大多數還刷新了前期的新高。分析人士表示,近9個交易日的下跌讓投資者的熱情迅速冷卻,幾乎不敢憧憬牛市還將繼續,但站在更長遠角度來審視,目前的下跌不過是中國證券市場的一次花絮。漲漲跌跌是股市的自然規律,急速的下跌更能夠起到徹底洗盤的作用,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的態度看待本次下跌,風雨之後的中國股市將繼續健康發展。投資策略方面相對看好代表新經濟的成長板塊,主題方面繼續關注國企改革投資機會,以及中報業績超預期概念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