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八年滬指重上4000點 改革新棋局再造A股新牛市
- 發佈時間:2015-04-15 06:59: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陳娟娟
滬指重新站上4000點,讓人不禁有“昨日重現”之感。但此時的4000點傳遞出的卻是新內涵。對比同樣誕生4000點的兩個時間節點,無論是經濟基本面、宏觀調控政策還是資本市場,乃至投資者結構都已發生巨大變化。2006年至2007年,在投資主引擎驅動下,房地産産業鏈是核心的主導産業,疊加人民幣升值的資産重估效應,資源、基建類股票漲幅居前。2015年,改革紅利則成為股市上行的主要動力,“一帶一路”、網際網路+等主題賦予行情新的特點。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匯豐晉信科技先鋒基金經理李元博認為,和上一輪牛市相比,本輪牛市處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正在觸底回升、增速將重新企穩的大環境下,改革成為本輪牛市重要的推動力。房地産等行業投資領域回報率下降,居民資産配置重新向權益類資産遷移,為A股帶來了規模巨大的增量資金。
2007年前後,國內經濟增長加速,經濟處於復蘇期並走向快速發展,加之人民幣處於升值週期中,共同催生了一輪大牛市。相較之下,目前經濟增長中樞下移,下行壓力較大,但各項改革措施相繼落地,經濟增長步入提質增效新階段預期強烈。一些分析師認為,經濟新常態意味著經濟正處於一個健康週期的起步階段。“網際網路+”、“一帶一路”、國資改革形成中國經濟新週期的“金三角”動力模型。正是基於此,市場的短期調整無法預料,但是長週期向上的預期正在形成。第一創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興韻表示,本輪牛市是在經濟增速換擋、經濟結構調整中展開的,遵循了費雪邏輯,即新産業、新産品和新市場的出現,使經濟出現了異常現象,調動了大眾的投資熱情。
證監會主席肖鋼在今年兩會期間曾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舉措穩定了市場預期,是股市上漲的主要動力,投資者信心明顯增強,反映了投資者對改革開放紅利釋放的預期。改革紅利將是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健康發展的最強大動力。專家指出,改革提升了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交通銀行(行情601328,諮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一些過去被認為難以推動的改革都一一向前推進,這種改革態勢前所未有。特別是金融改革,如存款保險啟動、利率市場化加速等,這些政策都會在股市上得到反映,並對未來産生趨勢性影響。
資本市場含金量顯著提升
“多層次資本市場”這一提法在2007年就已出現,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多層次資本市場變得更加立體。從著手研究到正式建立,如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較幾年前發生明顯改觀。以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以及新三板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多層次股票市場結構已基本形成。專家指出,在經濟轉型與産業升級過程中,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將是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主渠道,隨著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實施、資産證券化的擴容,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縱向深化等改革紅利的逐步釋放,以股權融資為主要構成的直接融資有望步入快車道,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將穩步提升。
實際上,無論是新“國九條”對資本市場在經濟改革中作用的定調,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資本市場“適時啟動‘深港通’試點。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等86字的表述,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地位變得愈發重要。彭興韻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擴大直接融資不僅僅是股票或債券發行規模的擴張,更是通過股票和債券發行結構的變化,使金融資源更好地切合中國經濟轉型與打造新引擎的時代要求,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加油助力”。
貨幣環境有望持續寬鬆
上證綜指站上4000點時,雖然貨幣政策都定位為穩健,但內涵有所不同。在2007年至2008年,央行開始收緊貨幣,存款基準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處在上升週期中,存款準備金率也在上升。在2007年三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已有“實施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的提法,尤其是第四季度開始,控制物價、抑制通貨膨脹已成為首要關注的問題。在2007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2008年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2007年CPI全年同比上漲4.8%,GDP增長14.2%,M2餘額40.34萬億元,比2006年末增長16.72%。此外,當時的房地産市場也呈現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央行全年6次加息、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儘管當時國家層面出臺多項政策抑制房地産過熱,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全國共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額25280億元,增長30%,增速上升7.4個百分點,高於其他行業的投資增速;佔城鎮總投資比重高達21.5%。
而2015年,經濟仍處在增長週期的底部,通貨緊縮的陰影若隱若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運作在下降的軌道上,貨幣政策有可能進一步寬鬆。民生證券分析指出,短期隨著經濟逐步探底、豬價和油價衝擊緩解等因素的發酵,通縮的壓力有所緩解。但長期來看,經濟仍面臨增長動力轉換的調整壓力,通脹仍將在低位運作,不會成為掣肘貨幣寬鬆的障礙。未來穩增長、調結構以及防風險均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具體而言就是及時配合地産政策放鬆和支援信用擴張,支援新興産業融資,降低債務維繫成本。對股票市場而言,在新股發行衝擊緩解之後,貨幣政策將繼續吹“風”,股權投資盛宴遠未結束。
投資者結構更趨合理
對比兩次4000點,雖然都出現了類似的居民入市狂潮,但不一樣的是投資者結構已有顯著變化。
“死了都不賣,不給我翻倍不痛快,我們散戶只有這樣才不被打敗。”2007年6月,一首改編歌曲《死了都不賣》,成了彼時股市中散戶心理的真實寫照。統計顯示,新增股票賬戶數最高的為2007年5月11日那一週,新增數量為178.37萬戶,其中新增A股開戶數為165.85萬戶。
2015年3月23日至27日兩市新增股票賬戶166.93萬戶,相比前一週的113.92萬戶暴增46.53%。其中,A股新增開戶數為166.8萬戶,創2007年以來新高。今年3月以來,新增A股開戶賬戶數連續五周處於高位,分別為66.19萬戶、72.08萬戶、113.85萬戶、166.92萬戶和156萬戶,短短五周共有超575萬戶新增A股股民入市。
在投資者結構方面,儘管目前中小散戶等個人投資者仍佔主體,但逐漸形成的包括證券投資基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QFII和RQFII等在內的多元化、專業化機構投資者共同發展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資者結構。以滬市為例,截至2013年底,按自由流通市值計算,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佔55%,專業機構投資者佔29%。
安信證券研報認為,從2013年A股流通市值角度上看,一般法人機構是最大的市場參與主體,佔比約為65%,並且隨限售股解禁,近幾年來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個人投資者仍然排在第二位,但佔比已從2011年的27%下滑至20%。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保險、社保、陽光私募、境外投資者等)佔比約為15%,整體相對穩定。2013年以來擴張最明顯的是陽光私募;QFII、RQFII為代表的海外機構投資者規模也在穩步擴大。
牛市新基因
近期股指連續上漲,如今的牛市行情似乎複製了2006年、2007年時的光景。不過,從上市公司角度來看,當前的A股市場又與此前有很大不同。目前A股的市場結構、行業景氣度、增長方式已經發生較大變化,中小板及創業板公司的市場地位不斷提升,以TMT、醫療為主的新興産業成為帶動業績增長的新動力,國企改革、“網際網路+”等戰略的提出則奠定了未來牛市的基因。
中小公司重要性提升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A股市場結構不斷完善。特別是在藍籌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浪潮過後,中小板、創業板擴容的速度不斷提升,已經成為支援A股市場發展的又一力量。
數據顯示,目前A股已有166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4年年報,這些公司2014年共實現營業收入22.67萬億元,同比增長5.9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7萬億元,同比增長6.44%。
分板塊看,滬市共有649家公司披露了年報,業績同比增幅為5.34%;深市主機板披露年報的287家公司業績同比增幅為10.06%。此外,中小板、創業板分別有446家、280家公司披露年報,業績分別同比增長23.24%、23.38%。2014年中小板、創業板的業績增速高於滬深主機板公司,正恢復高成長的特性。
廣發證券(行情000776,諮詢)分析師指出,主機板公司2014年年報業績增速回落主要源於宏觀週期的下滑,而創業板年報業績加速則源自成分公司的抗週期性以及大量外延式兼併收購的資産並表。
2014年IPO重啟,共有125家公司登陸A股。其中,來自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公司共有82家,成為IPO新軍的主力。2015年A股仍在不斷擴容,年初至今兩市已有71家公司首發上市,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數量仍佔據半數江山。
相比之下,2007年同樣是市場快速擴容的一年,當年共有126家公司登陸A股市場,新增藍籌公司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統計顯示,2007年包括中國石油(行情601857,諮詢)、中國人壽(行情601628,諮詢)、中國神華(行情601088,諮詢)、中國平安(行情601318,諮詢)、中國遠洋(行情601919,諮詢)在內的一大批“中字頭”大藍籌登陸A股,建設銀行(行情601939,諮詢)、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行情601998,諮詢)、興業銀行(行情601166,諮詢)等銀行新股的加入也讓金融類上市公司的市場佔比大幅提升。
國有大型企業回歸A股,令2007年A股總市值快速增加。同時,中小板市值也從2005年的不足500億元,提升至2007年的萬億元規模以上。按照2007年年底的數據計算,中國石油當年的總市值達到56663.29億元;建設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神華2007年的總市值規模也在萬億元以上。
總體來看,2007年時藍籌公司是A股市場耀眼“明星”。此後隨著創業板推出、中小板不斷擴容,到了2014年時中小公司已發展成為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景氣行業“風水輪流轉”
行業景氣度的變化同樣見證了A股市場結構的變遷。多年前,金融、地産、採掘等行業一直充當著A股業績增長的“穩定器”,但隨著我國經濟轉型,行業景氣已經發生轉變,電腦、電子、醫藥等新興産業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逐步成為帶動業績提升的重要動力。
2007年正值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之際,也是新會計準則實施後的首個年報披露期,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表現十分搶眼。數據顯示,2007年時1503家上市公司全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239.97億元,同比增長51.08%;各細分行業均實現同比增長或扭虧。
銀行、採掘、非銀金融、交運、鋼鐵等行業曾是2007年業績貢獻大戶。其中,僅中國石油一家公司在2007年的凈利潤就達到1345.74億元,佔到A股上市公司業績的14.6%。上市銀行則發揮著業績穩定器的作用,2007年14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凈利潤2809.64億元,同比增長58.25%。凈利潤整體規模排在前列的非銀金融、交通運輸、鋼鐵等行業的業績同比增幅則分別為194.14%、121.26%、27.71%。
在主營業務穩健發展、成本費用控制良好、投資收益持續增長、新股大藍籌推動等多重“利好”的助推下,2007年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和每股收益等創下當時的新高。由於2007年我國正處工業城市化發展期,因此汽車、地産等上市公司實現了100%以上的整體業績增速。
近幾年,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並逐步進入網際網路資訊化時代,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正從傳統産業向TMT、醫藥等新興産業轉變。從目前披露的2014年年報看,曾經輝煌的採掘、鋼鐵等上游行業正持續低迷,而電腦、電子、傳媒、醫藥等新興産業已經成為A股市場中的“明星”。
統計顯示,2014年銀行、採掘、地産等行業儘管從盈利規模上仍然佔據各行業前列,但在業績增速上已經不再具有優勢。目前,傳媒、家電、通信、電腦等行業的整體業績增幅保持領先地位。受益於股市火爆以及創新業務的發展,券商等非銀金融行業的公司在2014年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可以看到,11家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2014年業績同比增長7.09%,85家房地産公司業績同比增長4.05%。而傳媒、家電、通信、電腦等行業的整體業績均同比增長20%以上。採掘、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2014年盈利則出現同比下滑。
從目前披露的2015年一季報及業績預告來看,增幅較大的行業仍集中在家電、電腦、醫藥等相關行業。
外延式擴張發力
2007年A股市值增幅領跑全球股市;2014年至今,A股同樣走出新一輪牛市。如果説股權分置改革等制度變革締造了2007年的牛市基礎,那麼以國資改革、“網際網路+”為主的戰略方向則奠定了未來牛市的基因。
回顧2007年,股權分置改革的制度效應深入擴散,無論是國有大股東、民營控股股東還是中小投資者都對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2014年新一輪國資改革更被業內視為新的發展機遇。
繼中國石化(行情600028,諮詢)油氣銷售業務引進民資、打響混改第一槍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企嘗試改革。僅從上市公司來看,計劃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家數就已有百家以上。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只是國企改革的第一步,伴隨著企業層面改革落實的加速,國企改革正在進入第二階段,市值管理將成為這一階段改革的突出特點。
同時,以並購重組為主的外延式擴張也成為帶動公司業績提升的重要動力。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地區企業並購交易創歷史新高,交易量達到6899宗,交易金額達到4070億美元。科技、消費相關和金融服務行業成為戰略投資者並購交易的重點行業。
外延式擴張的成果已開始在部分公司業績中有所體現。從2015年一季報預告看,海翔藥業(行情002099,諮詢)、冠福股份(行情002102,諮詢)等多家公司均因為完成收購或資産重組,使公司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
此外,“網際網路+”的戰略也為一些A股公司的轉型升級指明瞭方向。“‘網際網路+’將打破以往傳統行業的生産關係,未來商業模式的核心將是以人為本或以終端用戶為本。”德勤成長企業市場與服務全國主管合夥人周錦昌表示,有三類企業更容易在短期內有所突破,第一種是輕資産類型的企業;第二種是提供不受時空限制的商品或服務的企業,如金融、新聞、培訓、資訊傳輸等行業;第三種是企業的某些業務環節可以進行網際網路改造,如零售裏的銷售環節等。
從上市公司業績表現看,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旅遊等産業的相關公司業績表現搶眼,同花順、立思辰、眾信旅遊等公司2014年業績均實現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