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飆漲邏輯
- 發佈時間:2014-12-05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這幾日A股氣貫長虹,來得突然,漲得迅猛,以至於大多數股民連呼“沒想到”。那麼,此番A股連漲動因何在?邏輯何在?
A股連番暴漲,短期資金推動特點明顯,但從長期來看,本質上是金融改革引發市場無風險利率中樞下移,從而使得中國居民龐大的家庭資産産生了重新配置的需求,而股票市場在資金推動下産生的賺錢效應,則正在加速這一進程。這應該是此輪A股上漲的基本邏輯。
從10月31日到12月4日短短25個交易日之內,上證綜指暴漲逾500點,3000點關口近在咫尺。市場情緒也越發狂熱,繼12月3日創下9149億元的天量成交之後,4日成交達到了8700億元,單日成交量達到1萬億也似乎近在眼前。對於大多數股民來説,今年10月份以來這一輪突如其來的大漲,多少有點摸不著頭腦。但是,看到周圍一個個“股神”的出現和指數的瘋狂上漲,入市衝動很難抑制,伴隨著大量新股民和新資金的涌入,整個A股市場徹底進入了癲狂階段。
基礎決定高度。在這一輪上漲的背後,有一些關鍵的因素值得引起投資者的重視。
去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在試圖降低市場的無風險利率中樞。從政策制定者角度出發,此舉主要是為了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前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包括定向寬鬆、降息、打破剛性兌付等的內的政策,均反映了這個意圖。這些政策給普通居民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的收益不斷降低,信託産品風險也加大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居民家庭財富有了重新配置的需求,因此一旦股票市場表現出賺錢效應,就很容易吸引大量場外資金進入,進而推動股指上漲。實際上,縱觀包括銀行理財産品、貨幣基金的崛起歷史,無一不是在股市低迷的情況下實現的,從居民資産再配置的角度出發,這些資金都可能向股票市場轉移。
市場無風險利率中樞的下移本質上是高層為了應對宏觀經濟“新常態”而進行金融改革所要達到的目的。2010年至2013年,A股股民忍受了漫長的熊市寒冬,究其根源,就在於為了消化前期的四萬億刺激措施,利率過高、政策偏緊,同時整個金融體系風險上升、改革遲緩,居民普遍通過購買信託和銀行理財向房地産在內的舊增長模式輸血,致使股市失去賺錢效應,陷入存量博弈困境。
因此,短期來看,在整個宏觀基本面上,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包括GDP增速、企業盈利等一系列指標還沒有能夠看到拐點,A股牛市資金推動的性質非常明顯,投資者應當警惕短期股指或者板塊漲幅過大引發獲利了結帶來的調整風險。但從長遠來看,如果順利的話,金融改革的紅利將持續釋放,證券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最為便捷和有效的場所,其功能將日益完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今日區區33萬億的市值或遠非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