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把握市場節奏 佈局年底行情

  • 發佈時間:2014-11-02 09:25: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迎接全面做多行情

  本週市場強勢回歸經過上周階段性回調後,本週A股市場重振雄風,成功站上2400點上方,並將之前的六根陰線全部收復。

  未來行情需要觀察兩點:一是軍工等改革概念板塊上漲持續性;二是會否出現自貿區“炒地圖”行情。前者觀察的是改革預期是否重燃,後者觀察的是新的改革概念能否獲得市場認可。值得一提的是,不排除近期軍工、核電、高鐵等概念股大漲是受改革預期重燃推動,未來幾天需要觀察其持續性。如果軍工概唸有重來一波苗頭,則説明此前消退的改革預期已被新的政策動向所點燃。操作上,繼續把握好航太軍工股機會。另外,券商、醫藥還有物流也都值得深挖。

  三方面因素助推 本週股市出現大漲,主要受三方面因素推動:一是資金面出現改善,第五批新股申購資金解凍,加之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央行抗擊通縮的需求等多因素,都在貨幣環境層面對A股形成支撐;二是有消息稱香港的證券監管部門已批准滬港通項目;三是第二批地方自貿區的批復進展名單近期將出爐。據了解,除天津外,福建、廣東也可能在第二批地方自貿區名單中。建議投資者未來可以繼續關注自貿板塊。此外,高鐵、核電、軍工等政策持續加碼的行業未來也可繼續關注。

  把握年底定律注意風險

  把握“年底定律”本週市場再度恢復三十四家個股漲停水準,在如此良好的賺錢效應下,市場投資熱情有望維持較高水準。後市股指可能會出現震蕩,但個股炒作熱情已被激活,要積極加入新一輪牛股接力大戰當中。

  未來,可以從兩條思路著手:一是由“大”國向“強”國轉變所涉及主題。例如高鐵、衛星導航、體育、再教育等主題,這類公司更容易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框架,出現爆髮式投資機會;二是從三季報一路戰到年底的小盤業績成長股,年末行情高送轉是每年必炒的主線,跟上三季度的業績浪並順利進入到年底高送轉,把握今年的“年底定律”行情。

  百點反彈後注意階段風險本週大盤出現超百點的強勢反彈行情,投資者可以從近期處於低位,並具有一定炒作題材的股票中選擇重點關注的對象。展望後市,目前大盤已接近前期高位阻力區,更多會選擇橫盤震蕩。希望投資者可以抓住最近的賺錢機會,不要高位追漲,珍惜這幾天高位止盈派發機會,畢竟盤中已出現級別較大的分時線高點。

  重點關注潛力板塊

  謹慎選擇中小盤股近期活躍的大盤股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前期超跌的個股,比如受滬港通推遲影響而出現重挫的券商股;另一類則是主題題材機會,比如近期的高鐵、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自貿區概念。

  伴隨著年末來臨,前期炒高的中小盤股將面臨業績和估值壓力。與此同時,部分股票可能還會面臨年底機構結算壓力,因此對於炒作過高,而且又沒有太多實質性改變的中小盤股,目前這個階段最好還是少碰。但這並不是説市場的“小強大弱”的格局將要發生改變,一方面宏觀經濟滯後制約了權重板塊的活躍,另一方面從每年年底定律的經驗中發現,關注年報高增長、高送轉的個股依舊是不二選擇。很顯然,在目前能夠擁有這樣雙高可能性的個股,還是來自於中小盤股。因此,如何選擇中小盤股將變得尤為重要。  五線佈局短期金股五熱點值得重點關注:一是成長股。三季報已披露完畢,能保持業績穩定增長或具備轉好預期的個股顯然更容易被資金關注。因此,三季報業績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準且年報業績預增幅高於三季報,以及三季度得到機構投資者積極買入的個股值得重點關注;二是次新股。每年11月中旬,市場便開始預熱年報高轉送行情,而現金流充沛、流通股本較小的次新股無疑具備高轉送潛力。次新股一方面體量較小,對資金面變動的反應相對遲緩;另一方面,缺少歷史“包袱”的次新股也更容易被資金運作;三是刺激政策受益股。市場預期經濟刺激政策將會在近期陸續出臺,預計核電、高鐵、建材、農林水利及區域經濟板塊在年內獲得微刺激政策支援可能性較大。但在實際操作時,不能盲目追高熱點概念股,持股股民在相關個股漲到壓力位時要敢於拋出;四是低估值低價股。低估值低價股更容易受到資金青睞,同時在大盤回暖情況下,低估值超跌股也存在一定估值修復空間,投資者在近期可重點關注業績穩定、估值低於行業平均水準、近期成交量逐步放大的品種;五是自貿區概念股。自去年上海獲批設立自貿區以來,重慶、廣東、天津、福建等地輪番申請自貿區,而醞釀多時的天津自貿區方案呼之欲出,或將成為中國北部的第一自貿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