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依法治國”利於A股長期走牛

  • 發佈時間:2014-10-24 07: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作為主題,是首次在中央全會上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問題,其背後的意義與影響自然不言而喻。實際上,如果單從資本市場層面來看,依法治國對於A股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因為它是A股走牛不可缺少的一項制度保障。

  無規矩不成方圓,對目前的A股市場而言,雖然有規定,但規矩似乎並不夠規範和全面。上市公司虛增虛假利潤,被查證後只是對上市公司罰款幾十萬元,相關責任人罰款幾萬元或者十幾萬元了事。而上市公司則可能通過造假保住了上市資格,那麼這樣的懲罰意義何在?顯然造假的成本極低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頑疾。雖然證監會一直在加大對違法違規情況的查處,但是最終的效果依然是各種造假、各種違規不斷。

  説到底,上市公司違規情況屢禁不止的原因還是在於缺乏制度保障。按照目前的證券法、公司法等規定,監管層迫於無奈只能對有污點的上市公司做出無關痛癢的處罰,而上市公司也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將投資者的利益置於腦後。如此而來,部分問題企業就成了A股市場的“老賴”,由於它們的存在而影響了整體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諸如內幕交易等違規做法更是傷透了投資者的心。一個讓投資者傷心的股市何來走牛之説?

  而如今依法治國概念的提出,讓A股市場的未來充滿想像。既然是依法治國,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細化到資本市場領域,就是要修訂《證券法》,而對其中的一些已經不適合當前社會階段的法律法規做出調整,加大對上市公司違規的處罰力度,如果是情節特別嚴重的,甚至可以做到“一罰到底”,讓相關上市公司在對投資者做出相應的補償之後,傾家蕩産地退出A股市場,讓法律的權威性與威懾性起到更加突出的體現。

  實際上,從A股市場而言,今年以來上市公司高層領導被調查的數量明顯增多,這已經是依法治國的提前體現,隨著依法治國的進一步深入實施,更多的A股蛀蟲將被挖出,而沒有了蛀蟲的上市公司將會變得更加健康,經營業績也會更加向好,而這才是一家公司股價上漲的持續動力。當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在穩健經營發展之時,A股市場也將離牛市不遠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